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2017-03-11于红兰
于红兰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吉林德惠 130300)
世界文明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更不是独立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文明消失了,有的文明在与其他文明摩擦的过程中也丢掉了一部分。当今世界各国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频繁,各自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更为明显。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之后,国民思想相比之前更加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新一代的接班人却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离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他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忽略甚至鄙视的态度,严重削弱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发展的生命力。
1 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质和特性都是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中形成的[1]。中国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也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
时代在发展,我国的国民教育也跟随着世界的脚步在发展。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我国一度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脚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我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文化,但是也因此造成了之后我国轻传统、重外来的教育思想。我国作为礼仪之邦,重视基本的仁义礼智信,传统的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而当代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许多父母一味地宠溺孩子,导致许多年轻人连最起码的尊重、基本的礼貌都做不到。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时刻学习新技术,避免自己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文盲,但是又有多少人因为丢掉了传统文化而成了“传统文盲”,面对包罗万象的传统古籍,难以识读文章内容,有的竟然连常用的成语都会用错,更别说学习古人留下的美好德行。
2 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再一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就包含了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重新拾起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加快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步伐。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传统文化传递的就是我国优秀的人文精神,二者是高度统一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语文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育人,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人更好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更紧密,我国许多经典的传统文化都来自先贤伟人的事迹和著作,但是高中以前学生理解经典著作还有一定的难度,而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理解力和思考力,高中语文教材可以涉及更多的经典著作,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完全可行的。
3 有效途径
3.1 开展诵经典读名著的活动
诵读经典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经典名著是经过几千年的磨砺才筛选出来的优秀文化读本,学生通过诵经典读名著的活动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记载于经典著作之中,《论语》是对孔子思想的总结,而孟子的思想留在了《孟子》中,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道德经》去了解。先贤圣人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考验,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他们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论语》,我们懂得尊师重道、仁义孝悌;学习《孟子》,我们明白应该如何取舍义与利;学习《道德经》,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豁达。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数不胜数,而古人也喜欢劝人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修身。我们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要读一切古文典籍,而是要通过读经典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学,懂得我们的根之所在[2]。
3.2 传统文化进课堂
无论是学习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学生最主要的学习途径就是课堂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方法也是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进课堂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3]。一方面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显性教学,即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单独进行讲授。比如,《百家讲坛》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新颖的一档节目,教师可以选取其中适合高中生观看的片段让学生专门学习,节目中的《弟子规》《论语》等,这些都是简单易懂却又在平时不被人注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是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隐性的教学,例如,高中课本会涉及许多文言文、古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课文收集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或者介绍文中提及的古代风俗、礼仪等传统文化。
3.3 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对于影响人发展的四大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能操控的因素,比如说环境[4]。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除了教育以外,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思想的形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在校园内和教室里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学校可以从校园到教室共同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首先,学校可以在校园中添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可以在校园内布置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的名言,或者设置专门的宣传栏,做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在教室开设读名著乐园,提供经典名著书籍。其次,学校定期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发言,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教室可以每个月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专题的板报,并且在年级中进行评比,选出板报设计、选取题材最优的班级。
3.4 发扬家乡传统化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分布广泛,我们的身边就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只有让学生真正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们才会对传统文化有感情。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就是行走着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关注,那么这些传统文化就永远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我们居住的每一方土地都有它的历史,每一个地名也许就包含着我们不知道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也可能我们所在的地区过着别的地区不过的节日,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研习性的活动,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
4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在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才具有现实意义,只有把传统文化注入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总而言之,语文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只有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让国家在学生的心中具有鲜活的形象,让学生对国家充满热爱之情。
[1]熊霞.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2017(2):16.
[2]卿文杰.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34):55.
[3]张琳.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高考,2017(9):126.
[4]黎彦虎.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6(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