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2017-03-11王智超
王 智 超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谈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王 智 超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在国家、地方、高校不断优化完善的资助政策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学生得到了切实帮助。然而,在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重经济资助、轻精神资助,重资助政策研究、轻对实际效果的关注,过分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问题,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提高其实效性,可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中找到启发,建立以人为本的资助体系,关注学生的各种需要,形成集经济、心理、学业、就业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切实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资助育人;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
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出台的2016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中提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针对大学生形成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的资助体系,使无数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切实的实惠和帮助,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经济资助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容易滋生诚信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因此,需要广大教育者反思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不足,促进资助体系的科学化,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经济资助,忽视精神资助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更多强调经济资助,注重在物质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助,解决了贫困生最迫切的经济压力。但是,贫困生的问题绝不仅仅出现在经济方面,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不可忽视。已有研究显示,受其特殊生活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伴随诸多心理问题,对经济问题和家庭情况更敏感,与普通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自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差于普通学生。大学阶段恰好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引导,而仅仅按照当前的资助模式,只重视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背负沉重心理压力,害怕受到歧视,形成焦虑、抑郁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大削弱资助工作中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效果,或认为学校及外界资助是理所应当,不存在任何感恩心态,甚至形成对外界资助的依赖,失去了通过自身努力探索改变生活环境的主动性,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初衷,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注重研究资助政策,忽视对实际效果的关注
在高校实际资助工作和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研究中,大多只关注如何实现资助整体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性,保证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围绕如何认定贫困生、确定贫困程度,如何保证名额分配的科学性、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资助发放的及时性等开展工作,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制定规范化、统一化标准上,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内涵的把握不准、定位不明确。忽视学生的心理诉求,使整个高校资助工作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受助、不主观努力的惰性。同时,对于受到资助的学生缺乏后续的关注和教育,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合理规划使用资助资金,沉迷消费,使其他同学失去对高校资助工作的信心。还有的学生受到学校资助后,出现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犯学校纪律等问题,或者出现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甚至形成自私自利,无视他人的需要,向辅导员老师“要资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价值定位的缺失,严重削弱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过分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学校掌握着资助工作的话语权,是规则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在资助过程中常常发挥着指向性、决定性作用,以是否完成资助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维持秩序稳定为衡量资助工作效果的标准。在资助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通常在学校下发资助相关文件后,根据学校的规则、标准提交资料,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程序后即可享受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这种做法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无法深刻领会资助政策的精神内涵,弱化了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承担的主体责任,使很多受助大学生认为走完程序即可享受经济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是高校应尽的义务,在出现困难和挫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向别人求助,不能通过主观努力积极探索提升能力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使高校资助工作仅仅停留在“授之以鱼”的尴尬阶段。
二、心理学视角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开发,正是因为人们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使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在教育观点上,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指出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能自动化的得以实现,即强调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给予人文关怀和帮助。
1.弱化工具作用,强化人文关怀
应用于资助工作中,就应该做到不仅仅给予学生“冷冰冰”的物质帮助,还应给予受助学生“热乎乎”的情感关怀,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问题、家庭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关注,把解决经济问题与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相结合,为贫困生建立成长档案,定期与其进行谈话,并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宿舍长组成的监督和干预体系,及时了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真正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资助体系。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老师的温暖,体会到对他们沉甸甸的情谊和期许,让资助既能雪中送炭、温暖人心,又能鞭策激励,成为他们奋发图强的动力。
2.关注学生需求,促进潜能激发
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不仅具有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指导我们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既注重对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满足其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又要关注其追求自我实现、渴望被人接纳、融入团体、受人尊重的需要。体现在实践当中,应该尊重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多采用隐性资助等新兴资助形式,通过信息网络和信用制度等有效途径认定贫困大学生资格,采取隐形方式一对一地给予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多关注贫困生在集体中的适应状况,使整个班集体形成包容、接纳、互帮互助的氛围,充分满足贫困生渴望被人接纳、融入集体的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尊重和肯定这些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在向贫困生解读国家的资助政策、评选标准和细则时,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重视他们的反应,提供多种交流平台,鼓励贫困生对资助育人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并改进工作。在学习生活中,给予贫困生方向上的指引和帮助,与他们平等对话,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实现其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激发。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为基础,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通过充分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人的潜能,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对以往的“消极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消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以往研究中大多关注贫困生在经济问题背景下产生的学业问题、人际适应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等,而在实际中,受其特殊生活经历影响,某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积极的心理特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困境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反而成为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独立性、责任感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更好的心理弹性和抗挫能力。
1.突出意义宣传,强化育人效果
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在保证评选过程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尽量淡化规则和评选标准,重点突出和宣传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贫困学生认识到资助工作的初衷是出于善意帮助,目的是通过经济资助让学生形成自强自立、懂得感恩的个性品质,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对不知感恩、不讲诚信的行为感到可耻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质资助仅能解燃眉之急,要长远发展必须靠自己奋发图强,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积极探索改变生活现状的方法途径,调动其个人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构建物质资助、心理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为一体的资助体系
积极心理学还启示我们,虽然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状况不可否认,但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还是应更多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和个性品质,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构建集物质资助、心理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为一体的资助体系。
提高必须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资助的奖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形式的比例,或要求受助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勤工助学才能获取资助,有效培养、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之心和内在动力,保证物质资助的实效性。在心理资助中,针对贫困生封闭、敏感、自卑等显著特点,通过心理资助中心和院系合作,采用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心理交流沙龙、网上匿名咨询等形式,为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让他们敞开心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心态,逐步完善其人格。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高校贫困生学习资源匮乏,学习基础一般较差,而他们为应对经济压力,还需拿出更多时间用于勤工助学,对他们的学习时间产生影响,使本来就较差的学习基础面临更大障碍,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自暴自弃、自卑等问题,因此,在做好经济资助、心理资助的同时,还应为高校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业资助和就业资助。通过给予学业指导,建立学习交流小组、为其提供免费学习培训班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成为勤学、好学、会学的榜样。同时,针对贫困生还应给与适当的就业资助,通过指导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其共同分析、探讨行业发展潜力、所需人才特质等,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目标,真正体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1] 肖建伟,石国兴.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 109-112.
[2] 刘镇江, 黄建美, 王国平. 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2,(5):25.
[3] 田筱鸿. 高校贫困生心理辅导与经济资助互动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
[4] 邓子龙, 程芳, 甘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20(1): 154-156.
[5] 王云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 57-60.
[6] 肖雪丽.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 132-133.
[7] 车荣华.浅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 (5): 92-94.
[8] 李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406.
(责任编辑:张连军)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1.009
2017-01-12
王智超(1989-),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G641
A
1009-2080(2017)01-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