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规则意识调查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

2017-03-11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纪校规规则

苟 艳

(川北医学院 思政部,四川 南充 637000)

大学生规则意识调查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

苟 艳

(川北医学院 思政部,四川 南充 637000)

大学生规则意识是社会规则意识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持社会和校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规则意识具有规则认识缺乏全面性、规则知行缺乏同步性、规则遵守轻视正义性、规则维护缺乏主动性的特点。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同时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校规校纪自身的乏力也是重要原因。为此,要完善高校规则教育制度,强化规则的理论教育,拓展学校规则教育的方法,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规则意识;大学生

“规则”表现为习惯、习俗、传统、道德、法律、制度等,“规则意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公民对规则的内在价值认同,进而把规则有效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遵守规则的自主自觉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和规则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讲规矩”“按程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而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更为重要,它引领了遵守规则的风尚,一定程度代表了未来社会遵守规则的状况,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规则意识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换与变迁,必然引发规则的转换与变迁”,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也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基于此,笔者对四川省成都市的四所高校,即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280份,对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实证的方式来揭示出大学生实际的规则意识状况。

一 、大学生规则意识及其现状

(一)对规则认识缺乏全面性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规则的认识也比普通社会个体更为全面和深刻,然而大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仍然有失偏颇。在“您认为规则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的问题中,79.64%的同学认为规则的重要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秩序”,但也有13.93%的同学认为是“实现个人的发展”,更有2.5%的人认为“除了约束个性之外没有好的作用”。“您怎样看待你们学校的校纪校规?”有累计87.14%(10.71%+38.93%+37.50%)的人持有“规矩太多太麻烦”“作用不大,关键靠自觉”“对学习生活有一定作用,但一定程度会抑制我们个性的发展”的观点。可见,大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不全面,很多同学对校规校纪表现出漠视的倾向。

(二)规则知行缺乏同步性

规则认识是规则意识形成的初始阶段,经历了情感和意志的阶段外化为遵守规则的行为。为此,我们设计了交叉列表,意为探究表现为有规则意识的人是否会遵守规则。在“您认为是否有必要用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过马路时,红灯亮了,过往车辆很少,您是否会遵守交通规则”的交叉列表中,在145位持规则“非常有必要”观点的受访者中,有42人没有在行动上遵守规则,占比38.5%。可见,虽然大学生规则的认知上能做到正确认识规则,实际行动中往往背离规则,规则认知和规则行为缺乏同步性。

(三)规则遵守轻视正义性

在“若遇到一件会违法的事,为获取利益或达到目的,您会怎么做”的问题中有65%的大学生表示能做到“坚决不做并举报”,共计35%的大学生不能坚持这一基本原则,甚至有5.7%的大学生选择了“坚决做下去”,这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法律规则的践踏,轻视社会规则,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潜在不安定因素。在“在规则面前,您倾向于”这一问题面前,选择“主持正义”的仅有16.79%的大学生,而其余83.21%的大学生表现出动摇的趋势,其中41.43%的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这实际上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功利化,依据实利而不是规则的正义性来决定遵守规则与否,不再将自己视为思想的引领者。

(四)规则维护缺乏主动性

在“您遵守校规校纪是因为什么”的问题中,有235人次集中在“别人遵守,自己也跟着遵守”“舆论压力”和“综合测评加分”等因素,占总响应的49.7%(13.7%+13.3%+22.7%),而选择“心理自愿遵守”的仅占比39.2%。这反映出很多大学生规则意识的从众心理,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易于动摇,遵守规则不是因为规则本身的价值基础,而是迫于外部环境的强制压力。

二、 大学生规则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发展也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市场经济引领了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发展,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讲求规则,必然要求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以及理性的市场主体,然而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规则体系和理性的市场主体都没有完全培育起来。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市场经济还不能支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物化,人对物的片面依赖。违反规则的行为随处可见,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样传播到了大学校园,助学金贷款拒还,信用卡危机,甚至网上流传的裸照借贷等现象并不罕见,这其中模棱两可的校规校纪,规则执行的乏力助长了这一风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规则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只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规则,健全利益制衡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讲规矩的良好风气,遵守规则才能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也才能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中真正培养起来。

(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根据调查,我国的家庭教育更加强调对强制性规则显性法律规则的教育,忽视隐性的传统道德规则。现代心理学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认知和思维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往往伴随终生。而反思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一方面,父母普遍缺乏规则教育的意识,难以给孩子正确的规则认知引导,另一方面,家长遵守规则实践的缺乏极易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行为示范,造成孩子实然规则意识和应然规则要求选择的无所适从。

学校是受教育的专门场所,然而根据调查,大学生否认了学校规则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规则教育的各个阶段来看,中小学阶段更为强调学业成绩,大学阶段的规则教育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广义规则的道德、法律和制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缺乏系统性专门化的规则教育。从横向的规则建构角度来看,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各自为阵,没有形成规则教育的合力,社会的违规现象也消解了规则教育的正价值。事实上,家庭是规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是规则教育的主渠道,良好的规则意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遵规守纪的大环境,只有不断探索三者结合的可能途径,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规则教育的有机结合,规则教育才能获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而真正使得规则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三)校规校纪缺乏监督和执行力

规则能否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规则的遵守情况。学校的规则只要符合上述原则,更易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而校规校纪是否反映大学生的愿望和意志,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规则的评价、遵守,大学生不仅关心规则的内容公平正义,也关心规则制定过程的程序正义,期望规则能体现自己的意志。首先,我国的大学校园并不缺乏规则,规则体系一直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然而校园的规则多以惩戒为主,缺乏激励性的规章制度,规则的制定过程也缺乏学生的参与。大学规则制度站在学校管理者的立场,以学校安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目的,在规则的实施过程中必然更为强调对校园整体秩序的维持。这种程序规则,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我国高校的规则往往模糊而笼统,难以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更是缺乏严密的监督和监管机制,这无形中降低了规则的权威,削弱了规则教育的影响力。

三、加强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高校规则教育制度

良好的规则意识的树立依赖于具有合法性的规则,哈贝马斯的交往规则观认为,在多元现代社会社会的整合依赖于人们的平等性商谈,“有效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关者作为合理商谈的参与者有可能同意的规范性规则和行为防守,才是可以主张合法性的”,在这里规则的“合法性”并不是狭义上的法律规则合法,而是指规则需要被人们认知,认同和内心的心悦诚服所具备的合理性。由此可见,要实现规则的合法性必须让规则的接受主体同时也是规则的创立主体。因此,首先,要吸收大学生成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体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意志。让大学生参与规则制定成为可能。例如可以选出学生代表来参与学校校纪校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邀请学生列席,班集体的班规班纪的制定也可以集群策之力,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建立和完善规则的奖惩和监督机制。合法性的规则是规则意识的必要条件,而规则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完备的机制建立需要建立起详尽的奖惩处罚条例,剔除规则中模棱两可的内容,让规则的奖惩能够落到实处;将规则的遵守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范围,引起学生的重视;与社会规则衔接,与社会规则的奖惩同步化,为学生顺利适应社会规则铺好路。总之,规则的奖惩机制应该依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到灵活多变,探索更为本土化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强化规则的理论教育

规则的理论教育是规则意识培育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初始的环节,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学校并非大学生了解规则的主要渠道,他们更多依赖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学生对学校的理论教育更是有诸多不满,规则的理论教育亟需加强。一方面,要强化规则认知的教育。我国高校的规则教育集中在新生入学对校规校纪的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道德和法律的学习,而这也是大家普遍诟病的地方。针对规则教育的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开展灵活多变的实践课。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法院庭审,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感受法律规则的权威。因时制宜的进行规则教育,提高规则教育的针对性。在新生入学时应更多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在低年级进行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在高年级进行专门的职业规则的学习。另一方面,将学生遵守规则的主体意识作为重头戏来抓。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既有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培养起学生发现规则、学习规则、遵守规则的能力,能够正确看待我国社会的各类违规现象的社会历史土壤,形成明辨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树立起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主体意识。当然,思维方式的训练不在一朝一夕,更多依赖于各门具体课程的潜移默化,这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塑造大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三)拓展学校规则教育的方法

在对规则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更应该重视规则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是规则教育的起点,学校是规则教育的主场所,社会是规则最终的落脚点,因此,家庭和学校教育要尽可能和社会规则衔接,克服其固有的弊端,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消解大学生对规则的误区,实现教育合力的最大化。其次,教师以身作则遵守规则。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教师应率先垂范成为遵守规则的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再次,重视多样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学生规则意识不是对规则的盲从,而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对规则的认同和自主自觉的遵守,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意采取能调动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更多的采取启发式、研讨性教学,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规则教育的效果。最后,重视规则的实践教育。规则教育只有落到实践中才能生根、发芽,实践是规则教育的土壤。要杜绝让实践流于形式,拓展实践的平台,建立起常规的实践基地,实现实践的常态化,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并及时的对实践成效进行评估。

(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构成,带有鲜明的本土印记,对大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也内在的包含了制度,这与规则教育不谋而合,成为规则教育的有益补充。因此,要注重校园风气的营造,倡导崇尚规则、遵守规则的校园风气;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规则的宣传教育融于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起到隐形教育的目的;要培养起优秀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陈忠.规则论——研究视阈与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贾新华.当代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3] 付凯利.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J].理论观察,2016,(3).

[4] 杜文豪.大学生规则意识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2016,(3).

(责任编辑:高 曼)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GOU Y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rules, and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ampus.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cking comprehensiveness in understanding rules, neglecting sense of justice in observing rules and lacking initiative in maintaining rul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arket economy has affected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meanwhile, the lacking of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lacking in strength of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itself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we should perfect the rules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education of rules, build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and develop resultant forces.

rules; consciousness of rules; college students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1.007

2016-12-30

苟艳(1988-),女,四川南充人,川北医学院思政部助教,硕士研究生。

G641

A

1009-2080(2017)01-0032-04

猜你喜欢

校纪校规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校规校纪如何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校规校纪如何制定—写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出台之后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校风校纪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校纪校规的制定与执行都要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