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
——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演进
2017-03-11段治文
段治文,杨 光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
——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演进
段治文,杨 光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事关党执政地位的高度、放在保持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前沿来思考。正因此,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要求,并且着力开辟基层组织建设新领域。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得到了全面发展。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不断推进,形成了前后相继、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浙江工作期间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浙江实践;全面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的基础,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肩负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重任。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非常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高度重视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03—2007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
第一,“基层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形成的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包含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大部分。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不久就强调“基层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组织的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石,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他说:“我们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在三湾进行部队改编时,首创‘支部建在连上’。从那时起,我们党不仅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重要原则,也确立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制度。”[2]111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使散布在各个地方的中共党员都凝聚起来,使每一位党员都有归属感,都能置身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下,从而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执政为民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类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党的基层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心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基层,“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各种冲突也可能最先在这里酝酿、爆发。”[3]党只有通过基层组织的建立,才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倾听人民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才能够真正了解基层的各种问题,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防患于未然;才能够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因此,习近平指出:“正是依靠党的基层组织,使党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顺利地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包括村委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2]111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前沿和关口”。党的基层组织既承担着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和贯彻实施,又承担着向上级反馈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的重任。习近平说:“正是依靠广泛的基层组织,使党有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也正是依靠党的基层组织,使党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顺利地实现党的领导。”[2]111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着上传下达的功能,对人民群众而言,党的基层组织是了解、认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自身正当权利的重要窗口;对上级党组织而言,党的基层组织是上级及时把握人民群众动态,了解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组织。因此,他指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整个党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前沿和关口。”[4]357
二、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关于基层 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与实践
正因为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并付诸实践。
第一,形成了“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的新理念。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5],“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哪里的经济就发展,社会就和谐稳定。”[1]因此,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坚持“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首先,执政重在基层。基层就是基础,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党的宗旨,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夯实执政基础,就必须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来检验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党的工作,是否拥护支持党的领导。他说:“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111其次,工作倾斜基层。要求各级党委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他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着上传下达的功能,“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各种矛盾的焦点和工作落实的重点。基层工作在客观上就有比较大的难度,最需要上级的支持和帮助。”[2]110对基层工作的倾斜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对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建设方面,“要把基层干部队伍选拔好、培养好、建设好,让基层干部更好地做工作。”[2]110二是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方面,上级应“既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切实指导帮助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并尽可能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作适当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2]110三是对困难工作的解决方面,“我们要明确,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凡是基层能够解决的,基层要尽心尽力地区解决,基层解决不了,上级要则无旁贷地帮助解决。”[2]435再次,关爱传给基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转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其基础建设或是干部队伍建设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同时,基层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工作中,面临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因此,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大着力点,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对基层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要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敢于为基层干部担责任。”[2]90“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支持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分担责任、共渡难关”[2]112。
第二,采取了“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实力、强服务”的新举措。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把深入开展“先锋工程”,作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大力实施‘先锋工程’,以‘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实力、强服务’为目标,全面提升乡镇党委和村级组织建设水平。”[1]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组织。首先,号召全省各地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增强基层干部的实力。其次,不断丰富完善便民利民的服务建设。乡镇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各县(市、区)普遍建立行政审批中心或行政服务中心等。再次,推行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200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2004年开始,省委坚持每年从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等单位选派党员干部,进驻全省各个行政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同时,针对当时全省农村普遍薄弱的集体经济情况,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要切实指导帮助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作适当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2]110在2005年至2006年,省委采取“五个一点”办法,并从2005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切实为村级组织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第三,提出了“理想常在,信念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的新要求。习近平强调:“党员的形象就反映了党的形象,特别是基层群众看我们党,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身边的党员来看的。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2]136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要求广大党员要做到“理想常在,信念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成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6]亲自指导基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先进性教育清除广大党员思想上的“病菌”和工作中的“疾患”,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和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推向基层领导管理岗位的“党员人才工程”建设,严把党组织的进口关,实行发展党员由党员、职工群众、团组织民主推荐,再由党支部确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三推一定”制度。
第四,开辟了基层党建工作新领域,提出党建要“不能有死角、盲区”。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作为新的组织形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份力量。从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党的基层组织在新领域,特别是在非公企业、城市社区、新社团组织的存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重视新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只要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领域,都要建立党的组织。不能认为单位小就觉得没有必要,更不能因为目前条件不具备就主动放弃。”[4]359对于如何在新领域中建设党的基层组织,习近平同志也进行了思考,指出:“必须结合新领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原则,合理规划、分类指导,真正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4]359首先,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采取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大带小、以条带块、以点带面”、探索大部制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等办法,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基层组织的建设。其次,在城市社区中,“要适应社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在组织形式、领导方式、活动内容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要从城市社区特点出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来开展工作,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4]359浙江工作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省委的大力倡导下,杭州普遍开展了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区“三级联创”活动;全省各地都建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联系指导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全省积极推进“一社区一支部”建设,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服务网络。再次,在新社团组织中,推行支部建在楼道上、项目上、专业协会上等做法,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4]359
三、全面从严治党时期习近平关于 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全面发展
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从基层组织的重要性、范围领域的扩大性、保持广大党员的先进性以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全面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基层组织建设对加强基层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性,他强调:“基层工作很重要。希望大家都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关心基层党员,为基层搞好工作创造条件。”[7]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要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8]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要求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解决基层组织无钱办事问题,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全面覆盖新社会、新群体、新领域的党组织建设。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领域不断形成,新的社会群体不断产生。“这使得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9]109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党的组织覆盖范围,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是基层党建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工作需要大家来落实,你们很辛苦。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7]要求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注重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的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非公有制企业、新社团组织、城市社区等新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首先,加强党在非公企业中的组织覆盖,强调“凡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都要抓紧建立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10]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法,“不能采取一个模式,要注重分类指导,对民营、外资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0]其次,加强党在群团事业中的组织覆盖。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群团组织要积极作为、敢于作为。”[11]他指出:“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要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11]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妇联真正成为广大妇女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团组织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青年之家”。
第三,全面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12]351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机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2]352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基层组织的重要战斗力,他们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坚强,业务能力是否合格,工作作风是否清廉,直接关系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就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培养链、选拔链,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把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第四,全面提高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事业就无往而不胜。我们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一项永久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13]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取向就是要服务群众。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14]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服务就是要既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按照群众的具体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要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在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我们国家的真正稳定,靠我们基层的同志。”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管理能力就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努力建设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的“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结 语
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总结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习近平关于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是前后相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浙江实践为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从严治党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其中很多源于浙江工作期间的思考和实践。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更多地关爱传给基层”、新领域党建“不能有死角、盲区”、基层先锋队建设等一系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和方法。在全面从严治党时期,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等。可见,两个阶段是前后相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全面从严治党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与时俱进,是习近平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一以贯之的主线。首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要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开始,习近平同志与基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党的领导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习近平同志与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不论是在浙江工作期间,还是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都格外注重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要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各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接地气”,向群众学习“充充电”,反对“作秀”,对待群众决不能虚情假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切实做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其次,要求与时俱进,完善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开创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领域不断形成,新的社会群体不断产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一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直面新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新领域党建“不能有死角、盲区”;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依然关注新领域党组织建设问题,要求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完善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创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局面。
第三,习近平基层工作经历形成的基层意识、忧患意识与民众情怀,是形成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1969年1月,习近平到延安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他第一次下基层,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中国最基层最真实的社会现象。在这里,习近平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乡亲们结下深厚的感情。1982年,习近平主动放弃北京优越的条件,再次下基层,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从1982年到2007年,习近平在基层干了25年再次回到北京。正是从基层起步,习近平一步步成长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只有那些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才会了解人民,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对此,习近平就深有体会:“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15]丰富的基层经历,增进了习近平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也让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作为从基层做起的党的领导人,习近平的基层意识、忧患意识与民众情怀,是形成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
[1] 习近平.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奠定坚实基础[J].今日浙江,2004(13).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鲍洪俊.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越和谐[N].人民日报,2006-09-25.
[4]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 习近平.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夯实社会和谐之基[J].求是,2006(21).
[6] 周咏南.争做贴心人 建设新农村——习近平千里迢迢看望“为民好书记”郑九万[N].浙江日报,2006-06-01.
[7] 新华社.习近平春节前夕赴甘肃看望各族干部群众[N].人民日报,2013-02-06.
[8] 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30.
[9] 郭亚丁.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论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10] 习近平.以更大力度扎实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J].党建研究,2012(4).
[11] 新华社.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07-08(1).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 习近平.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6).
[14] 新华社.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N].人民日报,2011-02-24.
[15] 李章军.我的上山下乡经历[EB/OL].(2010-10-20)[2016-09-28].www.rmlt.cn/News/201010200901299035.html.
(责任编辑:陈尚真)
From Zhejiang Practice to the Idea of Full Development:The Progress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DUAN Zhiwen, YANG Guang
(School of Marxism, Zhen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ngjiang 310028,China)
When he worked in Zhejiang province, Xi Jinping had paid highl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considering its importance as concerning to keep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o maintaining Party's advancement and energy of practice. Xi Jinping ha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ideas, new measures and new deman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inspired by his Zhejiang practice, and worked hard on opening the new realm of the construction. After the 18th National Cngress of CPC, Xi Jinping's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 From Zhejiang practice to the idea of full development, Xi Jinping's idea has been progressively completed as a continuous and integral one. Xi Jinping's Zhejiang practice and his consideration becomes the pivotal basis to his strict rule over the Par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
construction of Party'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Zhejiang practice; full development
2016-11-08
段治文,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A851.6
A
1006-4702(2017)01-0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