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面塑活动的定位

2017-03-11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旗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面塑小班事物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旗幼儿园 杨 茹

一、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习面塑的主要特点

(一)小班阶段(3-4岁)

小班幼儿在塑造技能上处于最初感知面土阶段。由于这个年龄幼儿的手部肌肉的发育不够,认识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在塑造时没有目的,只是无目的地玩面,在任意拍打、摆弄的过程中,他们会自己觉得像什么就说是什么,于是给自己的作品进行命名。在小班的后期,幼儿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转为初步的尝试。他们常常在塑造前就会说想要做个什么,然后很快动手塑造。通常会依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实物和游戏中玩耍的小玩具,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

(二)中班阶段(4-5岁)

中班幼儿在小班塑造的基础上,初步具有了立体造型的意识。正如日本幼儿心理学家崛崛内所说:“(在黏土造型方面)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了较好的有意造型的倾向。”中班初期,幼儿还不了解立体的东西,他们主要以图画式的半立体形式表现事物,成为一幅作品。

在中班后期的幼儿面塑活动中,由于幼儿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的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同时还学会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他们会用混合的方式组合一些比较简单的立体物体。

(三)大班幼儿(5-6岁)

大班幼儿塑造、表现主题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其面塑造型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立体性的表现能力都逐步发展起来,运用面塑表现情感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由于儿童手部精细肌肉力量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因此他们会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所以用作品来反应。

大班后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及技巧的学习。幼儿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想象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得到进一步的发育,因此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表现物体的特征。

总之,我认为,幼儿面塑能力的发展最终受幼儿心理发展的制约,并伴随幼儿感知能力和感知经验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由于生活环境及教育影响不同,因此个体表现出的差异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掌握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不同年龄段幼儿面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师为了提高幼儿的面塑能力,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水平和兴趣、需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同时为幼儿创设各种有利的情境,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推动幼儿塑造能力的提高。实践中,我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一是依据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选择幼儿身边的熟悉的并可以用面塑表现的事物作为塑造的主题;二是采用各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三是营造和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材料,支持幼儿自由塑造;四是不同幼儿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五是注重引导幼儿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丰富其塑造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还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探索出适合小、中、大班面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在游戏情境中开展,激发面塑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塑造特点及水平,教师应更多地为其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感知面土。

小班幼儿学会揉捏、打击、揉碎、撑拉、分块等技能,让幼儿用手接触面土,了解面土的特性,感知面塑的乐趣。另外,教师可直接加入孩子的活动,引导幼儿用面土堆山、挖洞,鼓励幼儿把一块块的面自下向上堆,再来挖山洞,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中感知面土的特点,锻炼幼儿手的配合和控制能力。

总之,小班幼儿还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的阶段,教师应采取多种游戏方式,激发其塑造兴趣,鼓励其大胆地玩面。

(二)中班:丰富知识经验,提高面塑水平

在了解了面土性质的基础上,中班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结合幼儿塑造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观察事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事物的特点形态。简单研究表情个性。

可结合幼儿喜欢饲养的小动物进行描述、交流。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一学小猫走、小猫伸懒腰,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狗喜欢干什么等,从而使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及性格特征。再鼓励幼儿运用塑造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启发幼儿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塑造。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积极地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小伙伴,在探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大班:精心设计活动,提高面塑的表现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班幼儿面塑水平和表现事物内在精神。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深刻理解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感受这些因素采用的各种造型。大班幼儿更喜欢感知和描绘熟悉的物体,以及令人愉快的人和事,因此,教师要精心营造环境和设计活动,吸引幼儿运用塑造的方式表达,使幼儿从中提高审美能力。

在大班塑造活动中,要不断地让幼儿在动作的参与中获得进一步的体验,动作参与最能激发幼儿情感,把握塑造事物的明显特征和姿态,最终提高幼儿面塑表现的能力。

总之,幼儿的潜力非常大,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耐心启发,多带幼儿观察、感知事物的变化,将活动融入幼儿学习中,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去给予幼儿。

猜你喜欢

面塑小班事物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美好的事物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