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构建历史课程文化的一种尝试与思考
2017-03-11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小聪
厦门外国语学校 林小聪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构建历史课程文化的一种尝试与思考
厦门外国语学校 林小聪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人和事,但是并非所有的历史对我们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对我们真正有着重大意义和特殊关联的,乃是这样一种历史:它经过时光和实践的沉淀,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内心情感的深处,内化为我们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领域中;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着它的影子,它透过它们与我们交谈。这种历史和着我们的血和泪,流淌着我们的欢乐和痛苦。它特别能触动我们心中的某一根弦,让我们的心头激荡不已。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如果我们愿意倾听,我们甚至可以依稀看到自己将来要走上的征途。这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①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天府新论》2004年第5期。它构成了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背景,是活着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史和现实,深刻塑造和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它实际上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文化空气。它与历史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其核心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传统。特定区域内的历史发展最后积淀为地域文化,然后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影响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具体到历史教学中,对地域文化范围的界定要考虑到两个标准:一即学习者生活的范围;另一个就是相对客观的有着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本身。如笔者教授的学生主要是厦门市的学生,另外还有一部分泉州和漳州的学生,那么地域文化的范围就主要界定在厦门文化,适当扩大到闽南文化。
正因为地域文化与历史及地域范围内的学习者都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具有若干优势。
一、渗透地域文化,促使外在的历史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求知动力
并不是每一样历史知识对学习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那些与他有着切身联系的历史知识,那些成为他们生活的文化要素的历史知识,才会增加他们对自己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因而也最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解宋代的社会风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中有关传统习俗的部分,就引导学生思考厦门的日常习俗及其由来。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举出了很多例子,如“天公生”,即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厦门人民诚心虔意地敬“天公”,源于300年前当地百姓庆祝成功地迫使清政府取消“剃头令”。“三月三”敬祖节,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光辉业绩有着密切的关系。“陷城祖”旧历八月二十六日,同安城关居民纪念300多年前扶明抗清的死难军民等等。笔者还鼓励学生回家向家长和长辈询问有关习俗的由来。其中“正月初三忌拜年”这个习俗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很深。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相传,明朝嘉靖年间,一次大股倭寇乘百姓过年之际攻城,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笔者鼓励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对自己生活环境中文化传统有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它的了解。这直接提高了他们对生活和历史领悟的能力,契合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渗透地域文化,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贯穿情感和价值教育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地域文化的渗透在这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些在当地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构成了地域文化的核心。他们活动的历史空间就在学习者身边,他们的故事还在当地人民中流传,他们活动留下的历史遗迹历历在目。这种难得的历史情境,正是进行历史情感和价值教学的最佳条件。笔者在讲解《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时,就从鼓浪屿上那巍然屹立、刚性十足的郑成功的雕像说起,让学生畅谈第一次看到这一雕像的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这尊雕像背后的故事,追思那些跟随郑成功奋勇杀敌的八闽弟子。然后提示他们,这反映了厦门人民和厦门文化的何种特性。学生们踊跃发言,说到爱国主义,厦门人的刚性,责任感等,谈到当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厦门文化,对厦门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很多学生课后还递交了小论文,更有些同学自发组织再游鼓浪屿的活动。另外一些学生则进行“重走郑成功收复宝岛征途”活动,寻找郑成功发兵的地点,在海边听涛声阵阵讲述伟大的故事,凭吊先辈的英雄事迹,感怀他们博大的爱国情怀。笔者也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从郑成功看爱国主义和厦门文化的刚性”的研究性学习,并把成果做成小报,与同学们共享。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增强了对厦门文化的了解,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熏陶。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自豪感高涨,个人人格也得到了充实。
三、利用地域文化,更多地开发利用充实国家的历史课程
一方面,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讲述本身就是国家课程的重要内容。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文化和危机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当地文化理解这段历史和它的文化涵义,必然会加深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的讲解和学习,加深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如在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思考古代厦门人们的生活情景,进行对比性研究学习。通过博物馆的历史材料,以及联系厦门现在的实际情况,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同时又根据厦门的沿海文化的特性,找出一些海岛文明的特征。这样,通过具体的实例,从同与异两个方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如,笔者在讲述《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时,就联系到这一历史事件对厦门文化的影响。先提示学生厦门方言别具特色,是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1972年美国先驱者将地球上60种语言带入太空中,在所选两种中国语言中,就包括厦门话。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这就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关。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然后,讲述东晋时大批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福建,把古汉语带到了福建。经过一系列演变,最终发展成厦门话。这样一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江南地区开发的领域带到了文化层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历史过程的理解。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细心总结,就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中丰富的历史资源。它们体现为各种历史遗迹,名人故居;也包括各种研究保存地域文化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还表现为各种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以及语言、地方文化标志。把地域文化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可以极大地拓展历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领域,充实和丰富国家历史课程。笔者在进行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在讲授秦汉时期的佛教文化时,就给学生简单地介绍厦门的南普陀寺,并建议学生去实地参观,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各种习俗、建筑中学习历史知识。
四、渗透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增强历史课程文化的民主性
学生自身就生活在地域文化之中,对它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对渗透地域文化的历史课程有着更多的发言权。再者,他们也可以直接接触到第一手的材料,这使得他们可以摆脱教材和教师的固定思维,可以更多地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例如,笔者在第一次给学生讲述历史的作用时,就组织学生进行“厦门一日游”设计活动,为厦门旅游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学生根据自己对厦门历史和现实的了解,规划了许多文化历史旅游专线。有些学生甚至还参照其他城市的范例,结合厦门历史文化特点,对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前景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真正自主地参与到历史课程的构建和实施过程。这有利于增强历史课程文化的民主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和认识中的民主意识。
五、融通地域文化,努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公民
历史是以一种环状的结构展开的,最里面的是个人的成长历史和家族史,随后一层则是他生活在其中的地域文化的历史,而后才是更高一层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个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也遵循这样一种环状结构。人们首先认识那些与他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历史和文化,进而把它们内化认同为自己的文化和能力,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思维。地域文化所处的地位尤其特殊,它是个人面对的第一个脱离血缘的生活世界和历史对象。人们通过对它的认同,才真正地实现了把自己和外界历史和文化融合,进而在此基础上认同于更大范围内的国家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乃是通过对地缘文化的认同而获得意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历史文化具有审美、政治和认知维度。①约恩·吕森:《历史文化——论历史在生活中的地位》,綦甲福译,《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因此,要构建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同,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地域文化教育。同样,学生也只有从地域文化中吸收精神和价值财富,才能获得行动所需要的能力。在这种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感受、内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对他人、社会和民族的责任。这些能力、价值和责任感最终构成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一个既具有历史责任感,又有个性的公民。
笔者在渗透地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想要构建这种人格饱满的个性公民。首先,经常提醒学生对厦门文化的自豪感。如指出厦门方言与古汉语的内在关联,使学生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感到骄傲。向学生讲述先辈的爱国情怀和丰功伟绩,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议学生探寻,重走先辈的征途,感受厦门文化的伟大豪迈。并通过小报和论文的形式把它们保存下来,进行共享。其次,也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苦难和艰辛,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如倭寇残害先民,留下“正月初三忌拜年”的习俗,②叶时荣编撰:《厦门掌故》,鹭江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这时时提醒我们这些后人要牢记国防安全和保持先进的重要性。再次,也向学生讲述厦门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如在讲解宋代社会风貌时,笔者引导学生讲述厦门食文化的特色,结果大家总结出来,素菜和小吃是两大拳头产品。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厦门佛教文化盛行;厦门靠海,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成就了厦门菜在闽菜和中国食文化中的地位。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持个性,从实际出发,保持多样性和创造性,方能获得成功。正是通过强调保持个人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强调文化自豪感,强调对地区和民族、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地域文化在历史教育中的运用培养了具有自我个性和责任感的人格完善的公民。
六、践行地域文化,反思国家课程与乡土历史融合于课堂的取舍度
在渗透地域文化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渗透地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本人对教学环境内的地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体悟。而笔者并非厦门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在这方面存在着不足。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当不在少数。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更加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有关部门和学校一起编写更为适用的具有更高学术水准和教学实用价值的地域文化教材。其次,已有的地域文化教材,更多地集中在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叙述上。这一点无疑很重要,但是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研究地域文化与更广大范围内其它文化的互动关系,如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地域文化与全人类文化的关系等。研究地域文化如何丰富和构建民族文化(如中华文明),它对民族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使命,进而研究各民族各国文化对全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意义上,惟有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在它们的互动中,在它们彼此的承认和互相影响的历史演进的图景中,各种文化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否则,就会成为对自己地域文化的孤芳自赏,或者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最后,笔者认为已有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教材,学科性太强,不利于学习者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地域文化强调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生活的历史,自然为这些土地上的人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生存空间,而当地人们则世世代代改造着这块土地,让其富于生机。人和自然互相影响,天人感应,反映在地域文化中是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敏感和重视。人们对当地的自然变迁十分关注,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实际是提倡一种人和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历史观和发展观,正是地域文化的长处。但是,很多已有地域文化教材,局限于传统对历史的理解,偏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忽略了对地域文化跨学科的概括和考察,实在是一种缺憾。联系到今后的历史课程文化改革实践,笔者决定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要努力理解当地文化,加深对所在地地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地域文化历史课程的建设。如积极参加学校有关乡土历史的校本课程的编写;也可以加强与其他更高学术机构的联系,向他们反映历史基础教学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建议,以期为地域文化课程建设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之,地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历史课程的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国家历史课程。还可以把历史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生活能力,更好地进行历史情感和价值教育,实现课程实施的民主化。这最终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增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有历史责任感和个性的个体的历史课程文化,从而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这代表了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有可为。在地域文化课程的建设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突破学科限制,更多地研究地域文化和其它文化的互动,正确处理好国家历史课程和乡土教材关系,应该成为今后历史教学中地域文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责任编辑:李月琴)
林小聪,厦门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邮编3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