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摘
2017-03-11王子晨
中外文摘
警惕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渗透
新自由主义战略与金融危机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实现机制大体是:政治战略—投机赌博—利益勾结—金融创新—利用暴富效应和对美国的盲目信任、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盲目崇拜—大肆掠夺—泡沫破裂—套现走人—金融危机—强迫各国埋单。新自由主义成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榨取全球超额垄断利润的意识形态工具。
首先,资本积累金融化与全球财富大规模转移。金融资本家直接跳过生产过程,仅仅凭借拥有实物资产所有权或货币索取权证书,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国债、衍生品工具等,就能分割和占有职能资本家在现实资本循环中所攫取的剩余价值,从而充分体现了资本的“以钱生钱”的纯粹逻辑。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借助债务危机和 “金融恐怖主义战争”敛财,美国政府并没有遏制这种势头,反而鼓励虚拟经济的发展,而贪婪和膨胀的资本又缺乏有效的规制。
其次,运用美元霸权的货币垄断,形成所有国家用本国的真实物质财富向美国“纳贡”的“金融货币帝国主义”。1972年到1974年间,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即将来欧佩克的石油销售只用美元来计价。正是这种石油美元的特殊地位,以及美国金融化积累模式,使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货币,并成为美国将国内经济问题转移给其他国家的工具。
再次,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进行掠夺。在全球推行私有化浪潮,以利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侵吞和占有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权。由于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以及由于资本泛滥,导致货币超发已极为严重,特别是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致命威胁。
总之,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推行,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和泡沫经济现象,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其经济变得脆弱,出现了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不仅不能强化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反而加速恶化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渗透,尤其是对金融业的渗透非常明显。目前,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中,有的学者仍然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是政府监管过度、干预过多、国有金融企业垄断,由此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扭曲,应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坚持金融业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金融自由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国家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中国金融业盲目实行自由化改革,不结合我国实际,必然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的不稳定因素,遭致国际金融投机资本攻击。
目前,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一是农村金融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以及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反映了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金融理论及对策的不可持续性;二是货币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现象非常明显,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冰火两重天”,这是金融业私有化和市场化发展的结果;三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各行其道,实体经济不景气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业的相互竞争,已经背离了发展规律;四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反映出资金具有“趋炎附势”的特征,过剩了的人民币资金到处寻找投机的场所,在市场缺乏投机的机会时,过剩的资金同样会恶化银行资产状况。
新自由主义已经影响了我国金融改革,金融业为了向公有制企业输血、为了保增长和政府的投资需求,不断被推向危机的深渊。例如2015年的中国股市,融资融券的推出并没有减少市场的波动,而是加大了市场波动。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从来都鲜见使用衍生品工具对冲了风险而躲过灾难,反而有的是金融百年老店因衍生品交易被断送前程或被重创。我国采取的试图消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仍然是用一个新的问题去掩盖一个旧的问题。反思市场与政府、效率与公平这些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既要避免重走极端市场化的新自由化老路,也要避免全面重拾政府干预。正确的做法是,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调有为政府,更加注重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因此,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逐步降低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让金融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角色上来。
作者:方虹,翟柱玉,原文《警惕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渗透》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1期。(王子晨 摘)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其一,在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中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继承了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理论认识,把创新放在核心和引领地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强调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和利用;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协同关系,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刻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阐明了科技创新对于当代中国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新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其二,深刻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科学阐明科技创新与经济规模之间的辩证关系。科技创新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是因为技术落后,不取决于经济规模之大小。近代以来,我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我们不是输在规模上,而是输在技术落后上。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世界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经验,指出创新不足和技术停滞也是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古代大帝国最终走向衰败和解体的重要原因。在湖北、上海等地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了人们在科技创新与经济规模之间关系问题上的糊涂认识,在实践上对于扭转唯 GDP的错误倾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三,明确提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战略机遇,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对重大战略机遇期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从而赋予战略机遇期以深刻的科技创新内涵,并明确指出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包括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等等,而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上突出强调抓住机遇、赶上时代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我国历史上先后三次失去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教训极为深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了机遇,我们国家和民族才大踏步赶了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间关系的重要论述,既为我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提供了判别标准,又为我们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重要指南。
其四,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全面立体地提出我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自主创新上。既要从当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努力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上开辟新前沿新方向,准确把握并着重强调了量子调控和人造生命等基础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又要从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上。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重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来的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强调推动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延伸科技创新链条,促进产业更新换代,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还要特别关注水资源、能源安全、农业发展以及海洋科技、大型客机等突出问题,强调深地、深海、深空以及先进材料、创新药物研发等的关键领域。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 16个重大专项中,要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对于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着极为深远的指导意义,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选准方向和题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五,结合国情实际,准确把握、深刻阐述了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基于对我国科技实力水平的深刻清醒认识和科技创新历史发展的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科技创新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我们要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作用。第二,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第三,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六,准确判断我国科技创新大趋势,科学设计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基于这一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重视不掉队问题,也要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只有这样,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一种战略安排,契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符合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操作性可行性都很强。
其七,坚持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导向,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纵深和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协同关系,明确指出认为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突出强调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密切跟踪、迎头赶上。强调要紧紧抓住当代产业技术变革中一些带动性强、影响面大、能够代表一国综合实力的核心关键技术,要求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对新技术新领域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这样一些重要判断和明确要求,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部署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
其八,明确阐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之间的关系,强调两者对创新发展来说同等重要。习近平同志一向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期间多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对科普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2012年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时明确要求,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进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其九,突出问题导向,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调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点火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一是把科技和经济相结合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链部署资金链,切实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是明确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立一个好的体制保障,要求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做好 “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即政府和市场分工、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中央和地方分工,同时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三是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其十,突出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以用为本,要因类施策,重点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放手使用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方式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要营造好用人的条件环境,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同时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到“名利双收”。并要求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敞开大门,广招四方之才,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把创新发展的重点从发挥“物”的作用转移到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培养人才转移到使用人才、从在13亿人中选人才转到从全球70亿人中吸引人才上,进一步拓展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视野,指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方向,是深入挖掘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遵循。
作者:王春法,原文《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刊发于《学习时报》2017年1月23日。(王子晨 摘)
政治意识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为了使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担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意识是根本,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增强政治意识不仅具有深层的理论逻辑,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多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政治意识具有深层的理论逻辑
整个人类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认识世界,另一个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必须基于认识世界这个基础:一方面认识世界为改造世界提供规律性认识和理论指导,这就是事实判断;另一方面认识世界为改造世界提供方向和价值,这就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对应的是“实然世界”,价值判断对应的是“应然世界”。整个人类实践活动就是促使“实然世界”不断向“应然世界”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同志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比喻成望远镜和显微镜,这形象地说明了认识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望远镜是要我们看清方向,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迷失价值,解决“应然世界”的理性问题;显微镜要我们脚踏实地,不要看不清脚下而好高骛远,解决“实然世界”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望远镜就会沉迷于工具理性不能自拔,而缺乏价值理性;如果没有显微镜就会陷入空想,而缺乏工具理性。
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必须树立政治意识,不仅要用显微镜在现实实践中解决好如何团结一致、共同发力、改造世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用望远镜在理想目标上解决好如何达成共识、统一意志、认识世界的问题,提供价值理性,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回答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遵循的最根本的价值理性应该是和其基本立场相一致的,其深层的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人民大众的立场。
这个立场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就是为了人民大众的解放和自由。早在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克思的这一理想就已经基本确立。1835年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以非常优美的语言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这一崇高理想,其中这么一段话至今仍然被我们广泛传颂和引用,“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这是什么,这就是人民的立场、群众的观点,就是为了人民大众的自由和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一政治立场和人生理想正式表达为这么一句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正是始终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立场,不断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从胜利走向了更大的胜利。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到列宁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些重要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基本的政治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
(二)政治意识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政治意识在当代中国最基本的时代要求。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这个价值理性也一直处在人类共同价值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和纲领体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灵魂,社会主义是载体,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根本的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就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它只能成为空想,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如果社会主义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丢魂,就会走邪路。所以,社会主义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手段,也就是说要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要为人民大众的解放而进行制度设计。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解放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实现人对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有效控制,把人从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第二,通过革命性实践摆脱社会中阶级的奴役和压迫,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让人民大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共享和追求共同富裕为己任,一直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科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相贯通、互相交织,最终统一到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实践中。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通过制度变革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不断推进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通过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让人民大众吃好“蛋糕”,共享发展成果,这些论述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即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科学道路,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共享”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站在“造福人民”这一共同价值的制高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实践。
(三)政治意识对于伟大复兴的实践价值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这一政治属性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牢固的政治定力。“四个意识”集中体现和贯穿着鲜明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第一,政治意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理想是鼓舞中华民族奋力前行、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我们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解决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时代课题的基础上,“强起来”的时代课题就摆在了我们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前所未有”来表达我们所处的方位: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我们怎么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通过共同的理想信念,树起一座精神灯塔,指引全国各族人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好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我们共产党人要承担历史使命,就是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力量凝聚起来,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这就是我们始终要牢记的政治方向。
第二,政治意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明确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来自人民回答了来自谁的问题,反映了党的本质属性;植根人民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揭示了党的动力之源;服务人民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宣告了党的奋斗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和爱戴,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成员。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第三,政治意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明确的政治定力。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根本政治问题上要有坚定的战略定力。什么是战略定力?就是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我们所有行动都以这个梦想实现作为判断标准,不要被任何风险所惧,也不要被任何干扰所惑。凡是有利于这个梦想的事情我们坚决要做,凡是不利于这个梦想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新形势下,不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践行新发展理念,不管是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还是打赢扶贫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攻坚战,都要求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其中,坚定的“政治意识”,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强劲动力。只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而以信仰的力量凝聚意志和共识,同时以铁一般纪律凝聚力量和统一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而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作者:董振华,原文《政治意识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刊发于《学习时报》2017年1月23日。(王子晨 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质量效益的路径
当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未来中国谋求更大的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转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快新旧动力转换的安全阀和助推器。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匹配。国际经验表明,合理的城镇化进程能够成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城镇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人均GDP水平通常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引擎。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首先,城镇化会带动城市建设扩张,引发大规模投资。在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并逐渐成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城市区域的规模必然会扩大,带动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房地产业的扩张,从而为城市带来巨大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其次,城镇化能间接推动消费增长。虽然当前农民工本人在城市的消费占其收入比远低于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但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整体消费率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城市户籍居民家庭相当。再次,城镇化还可以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要素投入效率,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的积累和聚集,使劳动力市场更大、更高效,进而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的传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的规模每扩大一倍,其生产率将提高10%。在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之后,上下游产业关联效应会放大。不过,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经济效益会发生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若无良好的政策配套,伴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交通拥堵、污染等“城市病”的负面效应很可能会抵消集聚效应。为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避免土地城镇化过度超前人口城镇化。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和效率提升的共同体现。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的增长,但由于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发生转变,依靠高要素投入增长的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并且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已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严重的 “结构性”问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提高过渡,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要素的效率而不是数量为目标。重点应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在技术研发、技术吸收和技术追赶的核心变量。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控制高污染、高消耗项目建设,防止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第三,加大产业工地投入,强化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倡导工匠精神,培育本土产业基因。
创新驱动和专利权保护相结合。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的累积,国际金融危机后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已经不再可能依靠要素规模驱动支撑经济发展。在创新驱动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尤其是自主创新。随着我国技术水平日益接近前沿国家,只有更加注重原始性创新,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保持长期较快增长。当前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比较弱,阻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选择问题;二是政府的增长目标干扰。因此,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至关重要,完善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是关键保障。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政策激励机制,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财政对研发投入的力度,对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适当补贴。其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再次,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建立专利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机制。
产业升级与战略性产业相协调。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标志,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在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首先,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只要传统产业能够实现转型升级,摆脱原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仍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积极应用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低碳和低能耗产业升级,从低加工环节向高加工度环节迈进,努力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其次,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在争先恐后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物联网、高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产业,抢占经济、科技、产业制高点之时,中国在资源禀赋优势衰退的情况下必须紧跟形势,释放供给端活力,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再次,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摈弃主要依托重化工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想,推进工业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生产性与消费性服务业全面发展。要把握消费者基本已经走完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特点,瞄准多样化、个性化消费主流,加大健康、养老、旅游等消费领域的巨大潜力。
体制机制和金融体系改革并重。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渐进式改革的推进,通过市场手段分配社会资源成为了配置效率最优的方式。然而,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地方财税分权与官员政治晋升激励机制的特殊背景之下,政府既作为经济人参与市场竞争,对相关行业造成了垄断,扭曲了价格信号,又作为政治人干预市场,导致市场要素配置扭曲。因此,未来的体制改革包括以下几个任务:首先是简政放权,矫正由行政配置资源造成的要素配置扭曲。凡是能够依靠市场调节产生效率和效益的地方要让市场做主。政府把更多精力用在完善市场环境上,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等,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信号改善企业市场预期,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与质量。其次是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要发挥扶持作用。向市场机制转变并非要完全放弃政府管制,而是政府退居到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作用。重点改善交通、能源、通信和其他有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公共设施,做到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降低企业成本,释放生产力,扩大税收优惠受益面,在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强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当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发展。再次是中央政府要改革以 GDP为标杆的晋升激励机制。将有关人文、环境、民生等方面指标纳入到业绩考核体系中,防止地方官员唯GDP是从的短视化行为。最后要全面实施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围绕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更新监管理念,完善长期投融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塑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资产负债结构,维持金融稳定。
民生工程建设与消化过剩产能。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重要方面。通过差别化的政策推动特定目标区域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各地区政府谋求经济增长的对策。在特定的发展阶段,这种政策具备一定合理性,但其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如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区域间的不公平等。针对收入差距问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让群众“能”消费。这既要求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劳动者报酬,又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制度,减轻低收入者的教育、养老、医疗和住房负担,以体现发展的均衡性与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由于发展方式的局限,与重工业化、房地产投资等比较,我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城镇化中外来人口消费需求的供应缺口始终很大。为此,在当前阶段要加快以民生为导向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能稳定经济增长,又能消化过剩产能。
作者:吴福象,原文《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现状与问题的思考》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1期。(王子晨 摘)
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微信、微博、杂志、影视中泛滥,并呈现新特征
从世纪之交到现在,在思想多元化和改革开放扩大的背景下,以学术面貌为外衣,全面歪曲否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为主要表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于新媒体,在我国流毒甚广。至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然是2016年度危害巨大的错误思潮,在网络、微信、微博、杂志、影视中泛滥,并呈现新特征。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否认和批判有着较为明确的政治诉求,政治指向清楚,且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掌握了一部分阵地,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主导权,俘获了部分群众。一些人攻击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是干预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他们与“法律党”相勾结,在法律上互为策援,攻击我党用法律捍卫英雄名誉是政治干预学术自由;一些侵犯英雄人物的言论,打着“学术”的旗号,以诋毁、诽谤、戏谑等不当方式故意丑化英雄烈士的形象,例如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董存瑞等革命先烈,都成为了其攻击的标靶,不仅严重损害了其名誉,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也是对民族精神、民族信仰的背离。
其次,在手法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史观和主观主义为手段,以“还原历史真相”和“重写历史”的名义,否定党史和国史的主流和本质。一些人围绕“文革”发动50周年,否定毛泽东、否定改革前30年历史、否定当前意识形态政策;围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否认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否定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切进步事物和正面人物,替中国近代统治阶级翻案,把近代历史上人民群众的斗争视为“暴乱”,对统治阶级的行为给予“同情式理解”,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镇压视为维护社会秩序之举。
再次,围绕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一些人发出这样的论调:“列宁的 《帝国主义论》不只是个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他对资本主义的估计不正确。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是想当然,实际上资本主义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蓬勃发展,还会继续发展下去。”更有甚者,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 “以英美为师”的所谓“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路”,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不仅如此,这些人还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主张全盘西化。
此外,还有一些人攻击党在改革开放前搞的是“国家威权史观”,进而攻击中国共产党在搞历史虚无主义,“对民众隐瞒真相”。历史虚无主义遵循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运用的是主观主义的方法,对史料抓住一点便歪曲发挥而不及其余,或是无中生有、肆意编造,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只看现象不抓本质、只看偶然不看必然,以片面否定整体,以断裂性否定历史的连续性,有意将历史中那些抽象、片面的部分抽离出来,并对其进行刻意地放大、渲染并加以宣传。历史虚无主义本身就具有片面、孤立的特点,因此其所“制造”出的理论和“历史”,也是建立在一种残缺而又主观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站得住脚。
最后,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青年学生盲目跟风,认为历史教科书是“伪史”、经典马克思主义过时,从而对革命英雄形象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造成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但颠倒了历史,也给当前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诬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有着较大的迷惑性,在其片面、破碎、随意的本质之上,披上了一层客观公正的虚假外衣。它声称还原历史真相,但却故意颠倒历史、混淆是非,不仅错误地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也给我国当前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造成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被严重边缘化;丑化中共历史及共和国历史上的正面人物,美化反面人物,形成对中国社会历史认同及整个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冲击,对社会公共价值观造成严重危害;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民族的心理积淀,冲击和颠覆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历史记忆,严重伤害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血污游魂归不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歪曲和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美化西方和精神殖民,造成自我矮化和精神依附,加剧了党“挨骂”的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颠覆基本共识,影响政治稳定,制造社会分裂。新中国一路走来,形成了固有的根基和血脉。历史虚无主义要做的,就是啃掉它的根基,咬断它的血脉。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易使国家成为无根的浮萍,社会成为精神上的一盘散沙,多元化堕落成无底线的撕裂和内斗。失去了基本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社会将会重新变成“丛林”,历史虚无主义所鼓吹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广泛,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土壤,极易成为西方通过互联网“扳倒”中国的工具,甚至制造社会的分裂和对立,威胁到我国的政治稳定。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2015年8月,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虚无主义渗透到教科书、学术著作、讲坛、论坛等方面,易导致哲学社会科学一些领域混淆是非,分不清界限,影响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清楚地了解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于当下而言有着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严肃政治斗争。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历史上不管中国与外国,凡是不应该否定一切的而否定一切,凡是这么做了的,结果统统毁灭了他们自己。”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违背人民的意愿的,注定要破产,我们对此要充满信心。
作者:龚云,原文《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1期。(王子晨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