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启迪
2017-03-11檀江林
檀江林 吴 超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女排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启迪
檀江林 吴 超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崛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时代缩影,中国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信仰,对全面深化改革有着助推效应。女排精神中蕴涵的敢于亮剑、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精神力量与技术之力的合力,强化全面改革的路径选择;团队精神与灵魂人物的互动,凸显改革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耦合。
“女排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 启迪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017年2月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1〕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特别致敬”大奖颁给勇夺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的中国女排。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正如颁奖词所称:“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2〕女排中蕴含的“敢于亮剑与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精神魅力与技术魔力的相协传统”“团结进取与灵魂人物的相得益彰”的精神传统,对当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迪。
一、中国女排勇于亮剑的拼搏精神
(一)敢于亮剑的女排精神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赢了,赢得的不仅是一颗宝贵的金牌,更是对“女排精神”复归的一种盼望与肯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排就成为中国体育崛起的代名词,“女排精神”就逐渐流行开来,它以“拼搏团结”“永不言败”为精神内核。几十年来,队员更迭,人员流动,但“女排精神”都一直被传承着,并不因时光的流失而黯然失色,反而伴随时间积淀越发的展现其独特魅力。几代女排人感动大中国,正如cctv2016最佳团队奖的颁奖词所称:“有你,我们就有信心,有力量,有梦想;有你,我们就有敢冲,敢拼,敢为天下为先,中国女排,时代烙印的民族精神。 ”〔3〕
女排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亮剑精神”的完美诠释。女排姑娘并不会因为对手强弱而放松警惕,而是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与其说是一种气魄,不如说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女排告诉我们要想到达胜利的巅峰,就仰仗这种“亮剑精神”:里约奥运会1/4决赛场上,中国女排以3-2的比分击败巴西女排,在巴西球迷具有挑衅行为的倒彩声中,女排姑娘们毫不退缩,在赛点面前坚决、果断;半决赛,中国女排依靠对关键分的掌握能力,3-1完败荷兰女排;决赛之中,以3-1“复仇”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冠,历史上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女排精神,再次振奋亿万国人心。
回顾里约奥运征程,虽然多次都处于败北的边缘,但是一场场的顽强拼搏将女排不断从悬崖边上拉回战场,完成一次次不可思议的反败为胜的壮举。女排姑娘们所传承的“敢于亮剑,迎难而上,不屈不饶”的精神,正是促成其“背水三战”在局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制胜的法宝。相得益彰的是,我们国人也会在暂时落后时给予鼓励,领先时不骄不躁,他们把自己的热情奔放与理解支持,化做鲜花和掌声,激励女排队员们抵抗场外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包括责难和叫骂。里约奥运会女排赛场上弥漫的是一片“中国红”,中国女排精神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信仰。这种精神不是队员与观众独有的,而是让每个国人都值得铭记在心。
(二)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传统
女排始终彰显坚韧不屈、永不言弃的精神传统。凭借这份坚持和坚韧的不屈精神,使得实力本不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女排靠着这股气坚持到最后。回望女排姑娘们的“魔鬼训练”,她们经常在地上摸爬滚打,即使摔得遍体鳞伤,却依旧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比赛;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用胶布粘贴......她们用自己还称不上钢铁之躯的身体去抗衡一切艰难困苦;条件再苦,也没有阻碍内心涌动着的拼搏奋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4〕掷地有声的号召代表了华夏儿女的渴求。1985年第五期 《当代》杂志,第一次提到“女排精神”这四个字。《人民日报》在社论中发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号召,为祖国荣誉而战,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作为“女排精神”的代名词自此响彻中华大地。受到“女排精神”的激励,北大学子更是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直击那一代学子灵魂。
女排精神铸就的时代背景,正是国家当时正处在一个经济薄弱、物质匮乏、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亟需一种精神力量砥砺前行。女排夺冠后,国人都沸腾了,这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民族自豪感。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感叹:“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5〕毫无疑问,正是女排姑娘们为国家奋斗的拼搏精神,照亮了那个时期在艰辛摸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人们。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历经几十载,尽管队员们换了一代又一代,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女排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愈挫愈坚,越战越勇,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从未停步。女排精神经过30年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30多年来的中国女排经历了高峰期与低潮期,但在起起伏伏的进程中,女排精神从不曾离开过。无论以后比赛成绩如何,女排都是中国体育的旗帜。我们不会因为中国女排的输赢,来定夺女排精神是否存在与改变。
(三)全面深化改革亟需主动“亮剑”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全面继续深化改革刻不容缓,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要求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六大作出“20世纪头20年是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以来,当下已经到了这个重大战略机遇期的最后关键,继续用足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的最后几年,对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显然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的路上还有诸多困难。矛盾与利益交织,要求我们厘清与通畅改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带着哲学思考,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改革的措施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多次论证,步子也得稳,保证各项领域改革互相配合、互推互进。更要重拾“亮剑精神”,要敢干、敢试,改革真刀真枪,大刀阔斧,涉险滩,动奶酪,啃硬骨头,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6〕。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对一些重大改革,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世界各国腾飞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分裂中进行的,只有各族人民大团结,才能形成一种凝聚力量,这是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重要保障。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心往一处使,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才不会那么孤单与无助,才会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惟有牢牢把握具有十三亿中国人体量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团结各民族为一体,把智慧与力量汇集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在改革进程中攻坚克难。
二、精神力量与技术魔力的相协互生
(一)女排成功中的精神力量
回望国门刚刚打开、追赶世界的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中国充满偏见。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战绩,向世界呐喊“中国人能行”,极大地激励了国人的自信心,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女排的胜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阵爱国热潮,海内外中华儿女从未这么集中的表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正是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使命感在身,中华儿女不断谱写时代壮歌,而且迫切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大任,彰显女排精神具有时代意义,形成凝心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女排精神凝结着追赶、变革、创新的价值目标、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不论是30年前,还是当下,从未改变。30年来,中国女排屡创佳绩,屡创奇迹,成为国人的骄傲,是中国拼搏精神的象征。“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6〕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诠释了女排精神的动因所在。女排队员正是依靠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得以3次成功夺冠,而中国也是通过学习女排精神,得以迈上世界舞台,并逐渐走进舞台中心,在多个行业领域执世界经济的牛耳。
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观看中国,大力弘扬女排精神,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她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想要在世界竞争中夺得先机、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从女排精神中获取丰富的精神滋养或不可缺。女排精神的核心理念团结一致、持续创新、奋勇拼搏等,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起着引领作用,女排精神成为当代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精神力量与技术之力的耦合
不能把精神作为比赛的决定性要素甚至是唯一要素,更不能拿比赛结果来衡量精神的存在和缺失。体育比赛本身,虽说战术、心理、智慧等储备和发挥都不可或缺,在一场具体比赛中,胜负的天平随时倾斜,但技术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场比赛的输赢胜负既取决于团队中彰显的精神力量,更与科学系统化训练与人性化管理密不可分。女排的团队化与职业化带来的精神力量,事实上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不但在中国女排的全部实践中所彰显,也在五年前刚上任的排管中心领导的新方法论中所践行着。正是因为新任领导们对中国体坛的某些体制性弊端的深刻体会和对郎平曾经所经历的切身之痛,才会在关键时刻近乎无条件地接受了郎平的具体条件,尝试性地让她在中国女排这个“特区”里,启行拓荒之旅,才得以成就了里约奥运的女排的辉煌。
“郎平模式”带来的不仅是中国体育模式的脱胎换骨之精髓,更在于摆脱了传统体制的种种束缚。中国体坛过于重视论资论辈,而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市场化道路模式等,才是中国女排能够再寻辉煌的溯源。刚组建中国女排时,郎平反复强调要夯实技术,给女排时间,相信她们。因为在女排身上,既有精神力量的传承,更有高超技术的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加以融合与深化。而女排的技术不仅仅是队员们的天赋,更多的是通过刻苦训练、苦心钻研,从虚心学习、坚持不懈的训练中而来。女排姑娘以自己的毅力和意志,苦练、巧练、实练,展示的是基础性技术,还有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冷静从容、坚定自信的心态是精神性技术。在郎平的团队里,不仅有训练水平过硬的美国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设置了数据分析的专业岗位。有了这两种技术,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无论局势多么不利,女排姑娘也能攻破种种困境赢得胜利。所以,中国女排能再次获得奥运冠军,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努力拼搏的励志故事,实际上更缘于尊重团队、尊重技术、尊重科学系统训练的专业实力。郎平的国际视野,使得她在训练手段,队伍管理,指挥艺术上都具有国际风范。
竞技比赛当然要争输赢,但绝不能单纯以结果论定英雄,赢了就有精神,输了就没精神。女排前两届奥运会成绩不佳,所谓不谈女排精神,2016年奥运会成绩斐然,于是女排精神又回来了,这既不科学更不公平。正如郎平所强调的:“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7〕女排的顽强斗志、取得不凡的战绩,是基于超人一等的技术基础、战术素养和坚强的团队精神作支撑。
(三)精神激励与技术合力助推改革进程
“女排精神”时刻都在更新变化,与时俱进是长盛不衰的体育精神。女排精神对凝聚人心、提升士气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精神食粮,也给社会各界领域带来了很多破冰式的经验总结。30多年来,“女排精神”影响着一批批体育健儿与各行各业的人。顽强拼搏、永攀高峰激励着不同职业的人们。中国能有今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女排精神”散发的独特魅力,成为个人成就事业、国家繁荣昌盛的精神食粮。精神力量虽有提升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但在竞技场、商业竞争乃至科技创新领域,要拔得头筹,技术依旧起着基础性作用,没有技术支撑的精神力量只是空洞的教条。
奥运期间,巴西里约到处可见“中国制造”,小到衣物,大到科技产品,中国从未如此密集展示过。同样在世界各地,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品牌”持续登上世界舞台,华为、中兴、格力、联想等品牌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深层次的原因是有着一批有担当、有热血、有抱负的国人,他们不畏险难,积极投身科技竞争,勇闯科技新国大业。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前几年是打地基、架柱梁的时期,2016年基本完成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题框架已经基本确立”〔8〕,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覆盖”的阶段性成果。改革撑起四梁八柱不易,还需要砖瓦石料填充;构建了大纲要目,还需要细密条款充实;深化改革需要配套细则,只有每一项举措都加上若干操作性很强的细则予以充实,改革才不会流于形式或者口号。通过添砖加瓦填石料等具体细则,改革的尺寸之功才能让民众体察到,才能助推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 “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不断提高“改革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三、团结进取与灵魂人物的相得益彰
(一)女排精神中彰显的集体力量
女排取得的胜利离不开整个团队的辛苦付出。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分工明确,二传、主攻、接应、副攻和自由人,暂停时均有专人提点,能有的放矢地指出和解决场上问题;场外的教练团队会有专门人员通过比赛数据,科学地分析临场比赛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并及时反馈,便于主教练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助教也需要兼顾视频拍摄与剪辑和数据整理反馈,作为备战研究对手进攻线路的第一手资料;比赛进行中都会有国内外的医疗团队全程监控,包括小组赛魏秋月不小心拉伤肌肉、杨方旭意外扭伤脚踝、徐云丽和颜妮出现伤情反复等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她们都是处于一边比赛、一边治疗的状态。这是一项极具实效性的工作,既能及时地控制伤病恶化,更能尽快地帮助运动员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残酷考验。
女排当年从低谷处向上攀登,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力合一。正如郎平所强调的:“只有平时刻苦训练、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正是在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持下,我们即使暂时大比分落后也绝不放弃,直至反败为胜。”〔9〕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坚韧不拔都是卓越的女排品质。学习女排精神,就是要学习其精诚团结、凝聚人心与谋事合力。
女排的胜利不是某个英雄人物努力的成果,而是属于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结晶,排球拼的是团队,当然朱婷非常重要。但队伍的紧密团结与精诚合作,场上每个队员各就个位,发挥了最大作用,团队项目,团队的精气神也更重要。女排能取得一个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对每场比赛都保持不服输的态度。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的中国女排凭借这口气一点一点始终坚持、不放弃并最终获得胜利。每个人都积极应战,才是大球的魅力。一传精准、二传合理调度、扣杀刚劲有力、拦网果断干脆、自由人防守积极、前后排轮转自如、主力替补态度坚决。得分时互相给予鼓励,不气馁、不放弃;失分时也不互相埋怨,主动承担责任,相互鼓励。女排夺冠后,朱婷就表示:“获胜靠大家,虽然感觉是看是我打,但传球、防守靠大家,我们小组赛打得不好,但这几场很团结,无论落后、领先,我们都杀红眼。 ”〔10〕可见,优秀集体的魅力在于其肥沃的土壤,能为优秀人才的培育提供沃土。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的团队,都需要士气当头,敢打敢拼、精诚合作,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哲理。
(二)灵魂人物的敬业爱岗精神
女排的成功,关键在于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干。郎平重视女排精神的延续,更强调团队管理,这无疑是她从做女排队员到教练员的数十年经验之谈。女排姑娘能在现场一片倒彩中“逆袭”巴西队,不得不承认,与“铁榔头”郎平现场指导能力密不可分,在关键时刻的部署用人,充分体现了郎平的技战能力。“女排精神”中蕴含的,其实就是一种“核心力量”。没有抽象的女排精神,而是郎平代表的一种务实的精神。郎平的核心力量的得以发挥,体现在排管领导充分放权,给郎平足够大的自主性,自建团队,筑建“大国家队”模式,在用人和后勤制度都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对国家队的体制弊端加以改进,让“懂行”者去参与训练与管理,而不是让“有权”者无理管制。女排表现出的技战术能力,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实际是郎平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唤醒并创新当年的女排精神,在于能把队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进取,在于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低头,秉持永远不服输的精神。
女排的成功,更离不开郎平的专业的排球训练。这需要调动教练组群策能力,实施高效的科学训练。无论是任职于欧亚职业俱乐部,还是执教中、美女排国家队,敬业永远是郎平组建队伍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主教练的郎平并不会选择独断,就算是在平时训练中发现问题,也会通过教练组广开言论来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力量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在队员培训上强调因材施教、明确分工,由特定技术教练各自带队针对性的训练特定队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练团队的集体智慧和经验,从而让平时的训练变得轻松、愉悦、高效、科学。正是拥有自主领队的秘诀,郎平才能够在身处逆境时,凭借专业的科学团队和超群的现场指导能力,不断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奇迹。正如郎平在 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的获奖感言:“中国女排不是世界体坛最强的队伍,但一定是困难面前最团结、最有战斗力、最坚韧不拔的队伍。”〔11〕
在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女排依然是我们的精神良药,郎平心胸开阔,视野广阔,亲和力强,成为中国体育界的精神领袖,更是激励国人不断前进的源动力。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何才能带动全社会复苏女排精神。当代中国社会并不缺少领导人物,欠缺的是带领全体的领袖性人物,拥有人格魅力。既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奋发有为、尽责担当,皆为本分。而如何让郎平式的人物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这是体育界助推社会价值观的更新。
(三)全面深化改革中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互动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矛盾与利益交织,这就要求我们探察与畅通改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具有大局观,观时事能力,同时兼顾统筹,科学的具体实施,全面改革进程才能在计划中稳步实施。
深化改革亟需一批具有强烈公仆意识、懂经济、善管理以及能够精准运用各项经济战术的带头人,按照法规法纪和市场运作规则,审时度势,高质量做好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各项服务、协调和引领工作。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铲除腐败、棒喝平庸,以及培养选拔高素质公仆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创新机制。
克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离不开改革的顶层设计。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中要求,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牵住改革“牛鼻子”〔12〕。关系全局的改革,特别是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要统一行动,任何时候不能放松。顶层设计,这就要求全局视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打基础,谋长远的制度性改革,应重点搞好制度设计,抓紧细化落实;对切口小、见效快的具体改革,应盯紧抓牢,逐条跟踪落实;对面上改革提出原则性要求,鼓励引导性的可行举措。要注重社会面引导,形成合理改革预期;对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应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及时推广;对一些矛盾和问题多、攻坚难度大的改革,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合力攻坚。
改革要强调顶层设计,更不能忽视基层积极探索。顶层设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基层探索,瞄准的是纵深改革,在没有任何可靠规律借鉴的情况下,先做好“摸着石头过河”,有效弥补经验的不足,要力争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之间的有机耦合与良性互动。需要我们在不同领域突破利益藩篱,最大限度地吸纳广大民众参与改革过程。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就要从群众所关注的热点寻找突破口,让改革的硕果能惠及广大民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就需要我们勇于突破利益藩篱,最大程度地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汲取民众智慧。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与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在当今这样一个创新变革无处不在的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大变动时代中,要跟上历史的步伐,取得实质性发展,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依赖每个个体的创新潜能的挖掘和激发,更需要合理利用并积聚起社会创造的无穷能量,不断为发展提供力量源泉。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前进的道路起起伏伏,经济发展也遭遇暖冬与寒流,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也对中国发展施以重压,带来严峻考验。改革越深入越要碰硬骨头,越要面临深水区的不确定因素,也需要更坚定的决心。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在向前的过程中持续深化改革精神,打好各种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心态突破藩篱,就一定会不断收获改革硕果。
注释:
〔1〕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N〕.人民日报,2017-02-07.
〔2〕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揭晓特别致敬中国女排.人民网2017-02-09.
〔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7/0209/c202237 -29067775-2.html.
〔3〕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揭晓特别致敬中国女排.人民网2017-02-09.
〔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7/0209/c202237-29067775-2.html.
〔4〕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N〕.人民日报,1981-11-17.
〔5〕郎平.激情岁月〔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236.
〔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新华网 2016-03-22.〔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2/c_1118409089.htm
〔7〕关于奥运金牌和运动员表现习近平这样看.央视网 2016-08-26.
〔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826/c1001 -28668487.html
〔8〕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6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评〔N〕.人民日报,2017-02-03(01版).
〔9〕郎平.奋斗精神永不过时〔N〕.人民日报,2014-03-03(05版).
〔10〕惠若琪直言夺冠像做梦 朱婷:我们杀红了眼.华体网2016-08-21.
〔EB/OL〕http://we.sportscn.com/viewnews-2116728.html
〔11〕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揭晓特别致敬中国女排.人民网2017-02-09.
〔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7/0209/c202237-29067775-2.html
〔12〕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6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评〔N〕.人民日报,2017-02-03(01版).
〔责任编辑:王生怀〕
檀江林,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吴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