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2017-03-11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邵春瑾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注入强大动力。教师即课程,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要不断创新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1]。《意见》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注入强大动力,为中小学在新时期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推动学校摆脱劳动教育被弱化、学生不劳动的现象,将学生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的最优选择,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也是最优选择。劳动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劳动素养的内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课时,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乍一看,劳动与技术教育与过去的“劳动技术”课(简称“劳技”课)没有区别,但仔细思考之后可以发现,一字之差带来的是课程内涵的巨大变化。
“劳动”这个词由“劳”和“动”组成,“劳”的含义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的含义是做、操作、劳作,“劳动”的意思是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技术”这个词由“技”和“术”组成,“技”的含义是操作,“术”的含义是方法,“技”与“术”合在一起就是操作与方法。
“劳动技术”这个词是偏正式的,“劳动”占主导地位,“技术”占附属地位,理解为劳动的技术。而劳动与技术中,“劳动”与“技术”处于并列关系,没有主导和附属之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劳动技术”改为“劳动与技术”意义深远,将技术独立出来,扩大技术的内涵,将更多的技术纳入课程之中,将学生的技术素养作为与劳动素养并列的核心目标呈现在课程目标之中,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正确认识“劳动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有效继承从1981开始开设的“劳动技术”课的宝贵经验,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劳动素养的内涵
《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因此劳动素养也就成为劳动教育这门课的目标,深刻理解劳动素养的内涵是有效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
劳动素养既包含身心素养,也包括业务素养,一般属于人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条件范畴。劳动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态度,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深刻认识劳动是人类活动基础的劳动美德。
三、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即课程,教师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机部分,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实践者和课程的开拓者。承担劳动教育教学的教师决定了劳动教育教学的水平。
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劳动教育是一门课程,课程实施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有一种观点是课程即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是课程的中心。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有效开展教学,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要设置专任教师承担劳动教育教学任务,要设置专人从事劳动教育教研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和开展劳动教育。
2.积极开展培训
教师要发展,就需要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从知识的角度说就是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培训是教师知识与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知识培训。培训要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紧密结合,紧抓教师需求,注重实践探索。
教师培训的结果是教师知识的增长,教师知识增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知识可以分为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方面。基于劳动实践基地的教师培训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教师理论性知识乏力的问题,讲解学科基本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技术知识、应用技术支持教学的理论知识等。
3.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交流、探讨教学方法、观摩名师授课、聆听专家教诲。教研活动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如集体备课、公开课、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要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紧密结合,开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开展基于真实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是发展实践性知识的良好途径,让主备教师、辅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自己作为主备、主讲教师的体验,在这种基于真实课堂教学创造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的教学问题并不断地反思,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
4.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角色显然是不合适的[2]。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变主讲人为引导人,激发和维护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实践新方法、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好劳动实践基地,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劳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设计一个包含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升知识水平。问题教学法是设计一个包含教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回答问题而获取知识。案例教学法源于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分析课程,通过将一个真实的案例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案例并试图给出客观的判断,从而提升知识水平。项目教学法是设计一个包含教学内容的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制作出一件作品,从而发展知识水平。
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共性,在细节上有所不同。相同的是这些方法都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个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发展知识水平;任务、问题、案例、项目都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能引发学生对任务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四、总结
教师即课程。基于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注重基地本身的特色,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和教研员队伍,积极开展培训,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1]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DB/OL].[2017-03-0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 _197068.html.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24.
ResearchonConstructionofTeachers’TeamBasedonLaborEducationPracticeBase
SHAO Chun-jin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Harbin150080,China)
In 2015,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jointly issued’ the strengthe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abor education’,which put a powerful forc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Curriculum is the teacher and the teacher’s level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labor education teaching.With the practice base of labor education ,we need to build teachers’team,innovative method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abor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base;labor education teaching;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451.2
:A
:1008-6714(2017)09-0119-02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53
2017-05-15
邵春瑾(1972—),女,山东海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