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以广东地区师范院校为例
2017-03-11袁铱琳
袁 铱 琳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以广东地区师范院校为例
袁 铱 琳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调查显示,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偏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共同着力:国家层面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扶持,社会层面应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可,学校层面应加强专业推介与宣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认识,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树立学生就业的信心,坚定其从事学前教育的信念。
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感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内容、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既反映了个体对职业的认识和评价,也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许,它是个体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的的心理基础。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是学前教育学生对该专业的职业认识、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能力的总和,反映了其对该专业的接受程度和喜欢程度,是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发现,职业认同感与自我肯定呈显著正相关,与忧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1],拥有高职业认同感的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业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及较少的未来担忧[2]。学前教育的本科生,毕业后将有很大一部分成为未来的学前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影响着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状态,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高低极其重要。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事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本专业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来源于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认识、入学后的角色定位以及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社会地位及社会评价等方面,零碎且片面,随着学习的深入,职业认同感也会呈动态变化,喜欢、认可、接受该专业的学生职业认同感会逐渐提高。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
职业认同感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3]。为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笔者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广东地区师范院校不同年级的300名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调查维度为专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认识、职业能力等四个方面,同时考虑了不同生源、性别、年级、学科背景的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差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2份,其中有效卷289份,有效回收率为96.3%。采用百分数、李克特式5点计分法、EXCEL和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30,信度较好,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调查使用。
(一)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偏低
学前教育本科学生有其群体的特殊性。就目前而言,他们属于幼教师资培养的最高层次,因此该群体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对自己未来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社会评价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社会反馈的信息并不如意,学前老师曾一度被称为“看孩子的保姆”,加上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机制落实不到位,让很多学生心理落差大,对将来从事幼教工作信心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仅为55.8%,总体水平偏低。
(二)女生职业认同感高于男生
女生因其天然的母性而更容易亲近小孩,也更受小孩的喜欢,加上教师职业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家庭、配偶等对女性从事教育行业的期待也更高,因此女生对学前教育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调查结果达66.3%;而男生一直被赋予“家庭顶梁柱”“要成就一番事业”等高期待,其社会期望值更高,男生也更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怕会被认为是没出息、没能力,还要忍受“男阿姨”、“男保姆”的称呼,因此不甘心从事天天与小孩打交道的职业。调查显示其职业认同感仅为43.6%,明显低于女生。
(三)文科生职业认同感高于理科生
一般而言,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善交流;理科生理性,逻辑性强,做事严谨,喜思考。学科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兴趣,文科生更喜欢从事一些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理科生更喜欢从事一些与物(数字、机器等)打交道的工作,由于学前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并且还是幼儿,需要很好的耐心及交流能力,因此,更适合文科背景的学生,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往往高于理科生。从调查结果来看,文科生的职业认同感为68.3%,理科生的职业认同感为41.6%,也佐证了一点。
(四)农村学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城市学生
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认同感为64.7%,城市学生为53.2%。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总体没有来自城市的好,他们更期望自己能早点毕业进入社会,自食其力,为家庭减轻负担,而幼教老师也算是一份稳定的职业,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这对农村生源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满足自己的职业要求,这是农村生源学生职业认同感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城市学生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不急于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其将来就业的选择面也比较大,可以考研、可以创业,还可以选择其他行业或等待父母的安排,因此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职业认同感较低。
(五)志愿报考生职业认同感高于调剂生
调查结果显示75.6%的志愿报考生满意现在就读的专业,并对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充满信心,而调剂生的这个比例仅为38.5%,志愿报考生职业认同感远远高于调剂生。志愿报考生基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而他们在学习上比调剂生更具主动性,更接受目前所学的专业,职业认同感更高。而调剂生对学前教育了解不多,兴趣不大,认为调剂到这个专业学习非常无奈,又碍于无法转专业,只好硬着头皮学下去,先“混”个文凭,将来再考虑从事其他行业,学习上很被动,甚至有学生认为本科生教幼儿园是大才小用,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将来从事幼教工作也兴趣不大。
(六)高年级的学生职业认同感高于低年级学生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前教育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逐步加深,自身能力也随之得到增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也逐渐消除,加上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事业,教育投入加大,体制机制逐渐理顺,工资福利逐年提高,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学生对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得以增强,职业认同感逐步提高。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63.1%,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仅为40.6%,两个比例之差表明高年级的学生职业认同感高于低年级学生。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职业认同是学前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学前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前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4],它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对未来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5]。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层面共同着力。
(一)国家层面:加强学前教育的扶持
1、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仅为55.8%,总体水平偏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考察幼儿园时强调“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国家政策的引导及社会效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理顺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级政府与政府各部门间职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健全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6]。管理体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突破这些障碍,理顺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居主导地位,承担起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合理设置、布局、投入和管理,促进学前教育朝着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改进和创新办园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更多地提供普惠性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3、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8.6%的学生认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学前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起点,最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应尽可能让孩子们公平地享受到教育,防止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建立起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控制好家长在幼儿入园支出中的占比,缓解城市“入园难、入园贵”的困境;同时,建立和完善城乡困难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建立困难家庭学前教育补贴制度,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入园保障机制,让所有的儿童都享有学前教育权利。
4、完善学前教育后勤服务体系
学前教育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孩子们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整体支持度。在问及“你对学前教育后勤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吗”这个问题时,仅有32.3%的学生回答“满意”。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相关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学前教育后勤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后勤服务覆盖范围,在学前教师住房保障、职称评聘、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帮助,消除学前教育从业者的后顾之忧。
(二)社会层面: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可
1、关注及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多年来国家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学前教育的普及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全社会应该创设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环境,积极参与办园、师资培训、安全管理、后勤服务等环节,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2、关心爱护学前教育从业人员
在问及“你觉得学前教育老师受人尊重吗”这个问题时,回答“受尊重”的比例为31.8%,学前教育老师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编制少,社会地位不突出,还要面临养家糊口、职称评聘、个人发展等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农村及不发达地区,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能坚守下来的老师实在不容易,他们是用“心”在教育,用“爱”在行动,社会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支持鼓励他们坚守学前教育。
3、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价值。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及其家庭有利,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公民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重要性不亚于义务教育,社会应给予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三)学校层面:科学规划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
1、加强专业推介与宣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认识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该专业不了解,在调查过程中,当问及你了解所学专业情况吗?回答“了解”的学生仅占34.8%,基于此,在入学前,学校有关部门应加强专业推介和宣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入学后,学校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从思想上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职业地位和作用。在操作上,可以通过参观学习、专业实践、邀请优秀校友作报告等形式达成,尤其要重视学前教育领域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邀请他们回校作宣讲会,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学生从事幼教事业,让学生以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自豪。
2、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发展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师资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这也就对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2%的学生具有专业基础,作为学前教育未来的从业者,只有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健康的体魄,才能胜任未来的学前教育事业。因此,高校应根据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7],另外,应结合目前幼儿园中发现的教师自身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如对幼儿心理研究的不足、音体美等技能与修养的不足等,加强学生在幼儿心理解读、沟通方面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加强歌唱、器乐、绘画、舞蹈、体操等实用技能的培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与完善,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以满足其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的需要。
3、树立学生就业的信心,坚定从事学前教育的信念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3.3%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信心”,学前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幼苗茁壮成长的重任,其社会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客观看待社会舆论,不要让社会的偏见影响自己对本职业的认同。学生自身也应
[1]王鑫强,张大均.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2, 5(4):62-67.
[2]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6):120-127.
[3]王杰,薛钰川.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3-4.
[4]闫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探究,2009(4):78-80.
[5]张英彦,苏旭,万贝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该重视自我的价值,增强从事学前教育的信心和责任心,认真对待学前教育这一职业,坚定地走学前教育事业的道路,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关乎幼教师资队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认同感,帮助他们进行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树立学习信心,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让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关心关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5(6):10-12.
[6]庞丽娟,范明丽.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12 (4):39-43.
[7]王艳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困境与消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135-137.
(责任编辑:张建蓉)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aking Guangdong Norm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YUAN Yilin
(College of Education,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
It shows that generally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leve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low.Thus cultivating their occupation identity needs a common focus to pre-school education: national support should be strengthened,social approval should be improved,on the school level,the professional promotion and propaganda should be progressed,training plan should be detailed to improve students'profession awareness,as to cultivate their solid professional basis,establish their employment confidence,and firm belief in preschool education as well.
preschool education;undergraduate;profession identity
G651;B841.7
A
1006-4702(2017)04-0025-05
2017-02-26
袁铱琳,女,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