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

2017-03-11林彬秀

辽宁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青少年

◎林彬秀

加强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

◎林彬秀

校园欺凌是学校法制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校园欺凌严重破坏学校整体教学秩序,给校园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在校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恐惧上学和厌学辍学心理,阻碍学生学习成绩稳定发展。所以,学校应该从根本入手,有效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建设文明法治国家需要抓住青少年时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捍卫法律的公民意识,防止出现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不和谐音。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校园欺凌,多以肢体攻击、言语侮辱、人际孤立等形式出现,男生倾向人身攻击,女生多施加人格侮辱。在国家专项整治和校园重点防治之后,校园欺凌现象有所减少,但并未根除。校园欺凌引发法律纠纷,激化家校矛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趋势呈现低龄化和女性化

参与违法犯罪的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小学生趋多。女生参与校园暴力、抢夺财物等违法犯罪日益增多,有些女生从被害者转变成施害者,引诱、教唆、胁迫和组织他人犯罪,案件数量较大,日趋明显,令人堪忧。

(二)影响范围扩大化

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待业在家,多闲散在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常常与在校学生来往,容易伙同在校生做出违背法纪的事情,触动法律准绳。青少年好逞强,没有法律意识,欺辱他人时,希望引发在场人员的围观;有的想在朋友圈里树立威信,将违法犯罪的照片或视频,分享给他人,通过圈子或网络平台宣传,表达虚荣,赢得“尊重”。

(三)犯罪情节恶劣化

未成年人有意模仿成人犯罪,受暴力、惊悚电影的影响,认可自己的成人身份,具备实施成人化恶性犯罪的能力,导致情节恶劣,手段残忍。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

(一)个人缺乏分辨能力

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进入成人世界,对物质世界充满好奇和怀疑,喜欢猎奇。但是,青少年没有较强的是非判断能力,叛逆心理很强;没有对法律的价值形成积极认识,很容易受到社会消极思想的影响;没有形成对待物质和金钱的正确观念,如果误交损友,受到不良误导,很容易走弯路。

(二)家庭教育引导失范

家庭教育倾向于满足青少年的物质享受,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或长期外出务工,疏于对孩子监管;有的家长物质观念和行为方式失当,让孩子盲目模仿;有的追求奢侈享受,希望通过金钱解决问题。

(三)社会现象不良影响

负面的不良文化对校园形成思想上的冲击。嫌贫爱富、追名逐利、攀比虚荣的思想影响了校园里的读书氛围。青少年对外界充满好奇,甚至跟随社会人员出入夜场。

(四)学校教育过于片面

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激化未成年竞争意识,造成和放大自私的心理;学习困难的未学生得不到细致关照,叛逆心理严重。

三、法制教育措施

(一)建立法制教育基地

我校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教师队伍,聘请法律专家坐镇校园,保障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良性建设。我校遵循《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聘请法制副校长的通知》,聘请了司法所里有丰富法制教育经验的司法助理作为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多次应邀来到学校为学生举行法制讲座,演讲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明确怎样依法保护自己,如何知法用法,并设有听众提问环节。学校专设法律干事,负责设计板报,制定普法内容,负责征集学生想了解的法律常识,安排学校法制教育活动。

(二)开展系列普法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方针,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法治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级各类法律法规,如《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都是宣讲内容。学校着重选讲学生关心的法律时事与条款,选取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进行设计题目,安排学生具体学习国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相关意见,落实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通知。在学生中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普法剧等系列活动,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具体准确宣讲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法普法活动中,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捍卫法律的意识。

(三)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家校大联合”活动,在社区、乡村、家庭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影响,广泛开展普法活动,宣传国家最新法规,防止未成年违法犯罪,为国家整治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呐喊助威。学校师生互相配合,共同排查未成年人违法和安全隐患,尤其是调查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路途的安全隐患。例如,未成年人是否遭受家暴,是否受他人欺负、侮辱、殴打,是否接近或加入小团体,团体中是否有社会闲散人员。未成年人在活动中,认清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感受对前途命运的影响,感受集体力量和法律威严的存在。

(四)联合家校践行法治教育

学校联合家长对学生实施法治实践教育,把法律知识融入生活活动之中,共同捕捉和深入分析热点问题和社会舆情,共同发现和及早帮教有问题的学生,把案例当做教材,把惩治当做教训,向学生警示国家法律对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督促学生守法。当发现需要及时教育和帮助的学生,学校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互相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共同协商教育和处理办法。家长对孩子的监护范围延伸到校园之内,让学生们遵纪守法的同时,也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

(五)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打造健康良好的校园环境固然重要,但学校周边环境的维护也很重要。学校协同政府和社会各方,配合和加强镇政府宣传部、团委、文明办、司法、广播电视台等部门的综合宣传力量,紧随中央政策和社会舆情,加强校园暴力犯罪等案例警示,扩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实现法制教育的舆论覆盖作用,让学校、教师和学生时刻处在法律大伞的保护之下,安心生活,健康成长。

法制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学校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不但要用案例说话,还要有内心触动,让未成年人加强道德修养,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够有事找法,守法用法,自觉抵制教唆和犯罪。

(作者单位: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