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7-03-11胡海霞

辽宁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品德师资教学质量

◎胡海霞

农村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胡海霞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战略部署,不少地方先后实现了“法治教育进课程”的目标,使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地落地,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但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法治教育工作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学校有必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优化农村小学法治教育效果,提高农村孩子的法治素养。

一、农村小学法治教育的问题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

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领导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使得法治课仅仅从属于品德课程。在课程表上,法治课往往是以“品德与生活(含法治)”或“品德与社会(含法治)”的形式出现,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学校几周才安排一节法治课的做法,使教学时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而学校对教师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也流于形式,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师资力量不强

法治专业师资短缺是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学校只能采取请品德学科的教师兼任法治教师的做法,以便缓解燃眉之急。这样做,虽然暂时解决法治教师空缺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法治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法治教育进课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三)教育形式不多

对比城市学校法治教育形式的更为多样化——除了课堂教学,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参观法治展览、观看专题教育片、参与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学习,农村学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其他的学习方式变得极其有限。

二、优化农村小学法治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独立设置课程

“全面依法治国”和“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新形势,需要我们把法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尤其是农村小学领导,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有效实现“法治教育进课程”、全面提高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要把法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列出来,安排专门的教学时间,从而提高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法治师资

首先,农村小学需要配备更多的优质师资。“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业素养好的法治教师,不仅能有效充实法治教师队伍,还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影响、带动原有的兼职教师,让大家共同进步。其次,要加强兼职法治教师的培训。学校在不断补充专业师资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现有兼职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有效提高其法治教育专业素养。

(三)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教育形式

在学校层面,一是要通过设置法治教育长廊、建设法治教育园等,为学生法治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二是要通过邀请法治辅导员来校开办法治讲座、举办校园电视台法治讲座、开展法治手抄报比赛等举措,丰富法治教育形式。

在社会层面,地方各级政府应通过开办法治大讲堂、举办法治专题教育巡回展、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引导学校与公检法机关结对等举措,为学生的法治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杨宁)

猜你喜欢

品德师资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