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感恩教育初探

2017-03-11赵来英

辽宁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社区小学生学校

◎赵来英

小学生感恩教育初探

◎赵来英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然而,生活中,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感恩教育的关注。沈阳市教育局曾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与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己成为德育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生在感恩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一)淡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孝”就是支撑历代王朝乃至整个社会的基石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处在从家庭到学校的过渡时期,经济上完全依靠父母,生活上还需要父母的照顾。然而一些小学生却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从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不知道回报。

(二)漠视教师的培育之恩

小学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孩子成长成才的起步阶段。居里夫人曾经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记住是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多数小学生能做到尊敬老师,从心底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然而,在小学校园里,上学迟到、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老师教导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甚至有些同学看见老师绕道走;还有些同学因为老师生病而高兴,认为这样就可以不上课了。

(三)忘却他人的救助之恩

“谢谢”是我们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可是在部分小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令人担忧,例如,一些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救助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漠视宝贵的仁爱和友情,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受个人或单位资助念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学生从不与资助方联系,有的甚至连一封感谢信也没写过。

(四)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也是当代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苗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不可能参加很多的社会活动,因此校园是他们较家庭而言较为频繁的活动地点。然而仍有少部分小学生对学校感情冷漠,不能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以及自己对学校肩负的责任。不爱惜学校的公共财物,在课桌上乱写乱画,学校白色的墙经常成为他们的写字板,不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懂得保持学校的环境卫生。

二、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不能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体四位一体的德育框架,整合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教育精神,从而使当代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

(一)重视家庭教育

感恩教育更应注意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活动等,不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影响和带动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父母感染,学会感恩。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应该涉及精神领域,关注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并注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发现孩子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家长要及时给予校正并加以正确引导,而不能纵容其继续发展。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要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情,还应经常组织学生学习感恩的思想事迹,上好感恩课,开好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教会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说一声“谢谢”做起。利用各项感恩活动,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怎样感恩,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了解感恩,学会感恩。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发挥自己的身教示范作用。在感恩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做到先正己,后教人。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是感恩教育的主要课堂,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他学科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音乐等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找到切入点,利用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赏析,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例如《背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为自己操劳的父亲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让儿子感受到面对死亡时的勇气和力量,这些都是感恩教育的好教材。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氛围

教师可利用影视媒体,播放有关感恩方面的影视剧或公益广告,从而引起小学生的关注,启发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弘扬知恩报恩美德,塑造鲜活的感恩典型,宣传一些在施恩报恩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逐渐树立以知恩报恩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道德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区已经作为人们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家中活动之外,还有很多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社区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区应与家庭、学校一起,共同配合开展小学生感恩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一个社区有着浓厚的感恩氛围,生活在这个社区中的人们也会自觉主动地进行感恩,这对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感恩文化

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人们的民族精神、滋养人们的灵魂等诸多方面都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而不科学、不合理的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却起着阻碍作用。因此,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的感恩思想,继承和弘扬其中优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华,摒弃己过时的、被历史淘汰的糟粕,为感恩教育的开展挖掘更肥沃的土壤。

(作者单位:抚顺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社区小学生学校
社区大作战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学校推介
我是小学生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