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制度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
2017-03-11敖华
敖 华
建设制度文明 坚定制度自信
敖 华
只有建设制度文明,才能坚定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有必要明确提出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积极推进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从经济建设要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从政治建设要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文化建设要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社会建设要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从生态建设要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五个方面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全面发展、高度文明。
制度自信 制度文明 全面发展 高度文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以后,在新时期新阶段所提出的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性历史任务。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有必要加快建设制度文明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对于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制度自信从何而来呢?只有建设制度文明,才能坚定制度自信。不搞制度文明建设,哪里来的制度自信?不加快建设制度文明,而奢谈什么制度自信,如果不是假话、大话,那就可能是空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1年3月16日《求是》发表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关键在于落实》,提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重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012年12月7—11日,习近平视察考察广东再次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既然提出了要坚定制度自信,就完全有必要实实在在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努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实在在地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而是靠实干干出来的。干,才是改造世界的直接力量。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性。“讲空话、唱高调,连野猪也骗不了”*1992年2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多干实事》谈到一个故事:“湖北神农架野猪为患。有人想了个办法,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天天播放狮叫虎吼的录音,吓唬野猪。开始果然有效。后来野猪听多了,总不见狮虎的踪影,识破是假的,便把电线杆拱倒了。当地人说,讲空话、唱高调,连野猪也骗不了。”2012年12月10日,刘云山在北京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也特别谈到了这个故事。,又怎么能说服西方人放弃其“制度傲慢与偏见”呢?简而言之,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少说空话,多做工作,多干实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必须对西方的“制度傲慢与偏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科学的态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
那么,什么是制度文明呢?制度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成果,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制度发展状态和进步程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思想、观念、理念等意识形态等。制度文明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从低级的文明形态向高级的文明形态、从比较不成熟的文明形态向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从比较不完善的文明形态向比较完善的文明形态发展进步的。建设制度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制度文明形态不断发展进步,使之不断完善、更加成熟、更加成型。
二、加快建设制度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这里指狭义的社会文明概念,即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系列成果,包括民生问题显著改善、社会创造活力增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等。广义的社会文明概念,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狭义)、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等多种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文明”似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不是社会建设成果意义上的概念。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一体两翼”开始起步,当我们提出政治建设任务以后形成了“三位一体”(十二届六中全会)战略布局,当提出社会建设任务之后形成了“四位一体”(十六届六中全会)战略布局,当提出生态建设任务之后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我们可以期待,当我们党提出制度建设任务以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来看,制度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从静态的横截面的视角来看,制度文明与文明形态的关系又是非常简洁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就好像修建一所适宜人居的农家宅院,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1)宅基地。要求地势平坦、明堂开阔、地基厚实。这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要发达,物质要丰富,家底要殷实。毫无疑问,高度的物质文明属于经济基础,其他都是树立其上的所谓上层建筑。
(2)屋宇。即宅院的主体工程,主要由柱、梁、檩、椽等四种要素构建而成的宅院骨骼和支撑系统。这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加快建设制度文明,就是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固的制度支撑和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制度(体制、机制,以及非正式制度)就像柱、梁、檩、椽一样纵横交错、相互联结、相互支撑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屋宇”结构,树立于经济基础之上,支撑着各种文明形态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制度文明本身也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由比较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由不成熟向比较成熟发展进步。
(3)门、窗、墙、檐、瓦。这是宅院的门面,特别是大门系宅院的灵魂。大门方向决定宅院的坐向,决定宅主和家庭事业的气运前途。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和政治文明发展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4)宅院整体性容貌。包括空间格局、建筑风格、气派大小等。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宅院整体容貌如果气宇轩昂,则精神饱满,气概不凡。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风貌。
(5)宅院内外的活动空间。包括人居庭院、禽畜舍栏以及通道等基础设施。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狭义)建设范畴,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舒适程度、便利性大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6)宅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常见的“四象”格局,本质上就是协调宅院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美丽宜居的宅院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简而言之,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六位文明先生“一个都不能少”,他们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所谓文明生态,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等各种不同文明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存在和发展的状态。社会主义文明生态论不仅要描述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状态,而且要阐明各种文明形态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生态的结构和功能。所以,社会主义文明生态论是关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生存和发展的“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参见钱学森:《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5期。。在这个文明生态系统中,制度文明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构件。如果没有制度文明作为“屋宇”支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位”难以联结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即“一体”)。加快建设制度文明,就是要积极推进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就是要力争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于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三、加快建设制度文明,深刻揭示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建设成果上的典型表征,集中体现了各方面加快建设制度文明的根本要求。
从经济建设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加快经济方面的制度文明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有多高速度的增长,不在于有多大的GDP规模,而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是否能够实现民族复兴。1986年,邓小平曾经有一个论断非常值得深思:“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196页),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019美元,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490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543美元,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共同富裕问题没有解决好,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棘手问题。这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显示。邓小平反复强调:“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他还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出现,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加快建设经济方面的制度文明,进一步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在经济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上轨道”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方面的制度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消除两极分化,消除“丰裕中的贫困”问题,消除“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限,促进实现由追赶型经济发展向优越型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形态。
从政治建设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加快政治方面的制度文明建设,就是解放和发展政治生产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理想更进步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的主要源泉。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政治建设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但制度文明建设并不等于政治体制改革。除了政治体制改革以外,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的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法治实现形式的发展完善,等等,这些都属于政治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范畴。要把加快政治方面的制度文明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巩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多种形式民主*主要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民族区域自治民主、基层群众自治民主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方面就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多种形式民主共同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化方面就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基本文化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要在这个根本前提下,着力改进人民民主、协商民主、依法治国的具体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实现民主法治的运行体制、运作机制、工作方式等。着重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个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证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加快政治方面的制度文明建设,有必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形态。
从文化建设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文化方面的制度文明,就是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快建设文化方面的制度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所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本任务。、多种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大众文化等。共同发展的基本文化制度;要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改革文化体制,加快形成文化产业化发展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着力改革科技体制,实现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对接,进一步优化科技生产力转化机制,拆除妨碍新技术使用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实现由追赶型经济发展向优越型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加快建设文化方面的制度文明,进一步发扬科技民主、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一切科技生产力充分发挥、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一切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现代科技硬实力、先进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文化方面的制度文明,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 “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生活舞台,更加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加快建设文化方面的制度文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形态。
从社会建设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加快建设社会方面的制度文明,就是解放和发展人的个性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保障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加快社会方面的制度文明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加快形成具有社会活力、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城乡基本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社会基本救助制度等,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建设社会方面的制度文明,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型、动态化、灵活有效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全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设社会方面的制度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文明形态。
从生态建设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未来中国发展要证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必然是社会主义的。这就是“生态文明”前面之所以还有“社会主义”四个字的根本原因。所谓生态文明时代,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一切成就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制度文明,并引领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历史使命,是中国由追赶型经济发展向优越型经济发展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由一个地区性大国发展成为国际性大国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中国和平崛起必须占据的人类道义制高点。这是一项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加快建设生态方面的制度文明,着力改造既有的物质文明形态,发展出一种更加高级更加先进的物质文明形态,即致力于形成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物质文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从根本上彻底扬弃传统的“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经济发展的旧方式,从根本上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的旧模式,以求得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同步改善。“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末端治理模式既走不出“工业文明”时代,也走不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加快建设生态方面的制度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形态。
上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建设要求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八个字:全面发展、高度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度文明”这个概念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中共十二大提出的高度文明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容,不包括政治文明。直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个历史任务以后,“高度文明”的内涵扩展到政治文明。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但没有针对“社会建设”明确使用“社会文明”,所以所谓高度文明仍然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个方面。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任务以后,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建设布局,“高度文明”的内容扩展到了生态文明。本文这里所阐述的“高度文明”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制度文明和社会文明(狭义)。只有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的高度文明,才是真正全面发展的文明。。加快建设制度文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文明更全面更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即经济更富裕一点儿、政治更民主一点儿、文化更先进一点儿、社会更和谐一点儿、生态更文明一点儿、制度更成熟(完善)一点儿,从而制度自信更坚定一点儿,所谓“七点”。
四、总结基本历史经验,掌握制度文明发展规律,加快建设制度文明
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进一步加快建设制度文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揭开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序幕。党的十二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逐步有序地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1982年至2002年经济领域完成制度文明建设“脱轨—转轨—入轨”三部曲,成功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次具有深远社会历史影响的制度文明“裂变”。首先,1982年以前,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主战场在农村,主要内容是彻底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和生产队体制,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放开农贸市场、改革粮食价格、培育市场运行机制。农村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长到1984年的3214亿元,增长130%;农村90%以上人口的生活显著改善,占全国80%以上人口的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其次,1982年至1992年,中国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补充,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也逐步培育发展起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由5323.4亿元增长到2692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528元增长到2311元,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再次,1992年至2002年,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念,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开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经济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总体上实现了“上轨道”。此外,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我国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经济领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改革的本质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制度文明建设和发展持久不竭的动力;(2)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发展有一个由浅层次的经济体制到中层次的经济运行机制再到深层次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3)思想观念解放和理论研究突破是制度创新、制度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4)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是从本本、教条出发)、实事求是(而不能是主观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空洞抽象的论调必须少唱)的科学态度;(5)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需要大德、大智和大勇。归根结底,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总结我国制度文明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回顾历史,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但也不能妄自尊大。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前景充满信心,但也不能盲目自信。特别是对制度文明建设,我们在思想上还存在很多包袱,邓小平当年指出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的种种弊端,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解决好制度问题,没有形成好制度。当务之急,是要把加快制度文明建设明确提上党和国家工作日程,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当务之急,是明确把加快制度文明建设提上工作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不断发展、成熟、显现出来的,理论上的认识和掌握也有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先后发展起来、成熟起来、显现出来并被理论所认识和掌握。然而,2012年党的十八大仍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之所以至今没有明确提出“制度文明”“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有这样那样思想上的担忧,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论上的盲点。
最主要的思想上的担忧就是,一旦提出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问题,是不是就意味着承认社会主义的制度是“落后的”“不文明的”?例如,至今我们只承认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十八大报告语)的国家,不承认其他方面(主要是制度和政治)也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思想解放了很多,已经深刻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仍然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当然也就是最文明的,基本上“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是“落后的”。这种思想上的担忧使得我们不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和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问题。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有这样的担心。首先,我们的制度是“先进的”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问题。如果我们的制度事实上是先进的,别人再怎么说我们“落后”“不文明”,这丝毫也不能削弱我们的制度自信。其次,虽然我们的制度是先进的,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要实现我们的制度从比较不成熟向比较成熟、从比较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发展进步,除了加快制度文明建设外,别无他途。再次,文明是指某事物和社会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具有比较高级的形态、能展现比较先进程度的一种状态。即使我们的制度是文明的,制度文明形态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就是要从一定程度的制度文明状态向更加先进、更加进步、更加文明的状态发展。所以,无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先进,是否成熟,是否文明,都完全有必要尽快提出建设“制度文明”的历史任务。
最主要的认识误区就是,把制度文明与民主政治混为一谈。我们之所以至今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制度文明问题,除了上述思想上的担忧以外,就是这个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把制度文明等同于民主政治,而且一谈论民主政治就往往与西方的议会民主、多党执政、三权分立等简单挂钩,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从而十分忌讳明确提出“制度文明”建设问题。这个认识上的误区过去曾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现在和将来也都严重地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过去我们曾经长期不承认政治上存在所谓“落后”和“不文明”的问题,也一直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问题,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终于还是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为我们明确提出“制度文明”建设问题作了一个重要的铺垫。
最主要的理论盲点就是,缺乏对制度理性的深刻认识,忽视制度文明建设规律。通俗地说,制度理性和制度文明建设的问题就是如何形成好制度、如何避免坏制度的问题。邓小平曾经对此有过精辟阐述:“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他还针对具体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主要是五个方面,即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现象、家长制现象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当年指出的以上种种弊端,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解决好制度问题,没有形成好制度。突出强调: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问题,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是决定因素,单单讲某个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一些制度不好,就把人推向反面。邓小平的这些谆谆教诲说明一个道理:好制度可以防止坏人做坏事,坏制度可以诱使好人犯错误。古人云,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根除腐败,必须解决制度问题。制度不仅可以防治坏人,而且可以保护好人。我们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人才,用德才兼备选拔人才,更要用好制度保护人才。
加快建设制度文明,形成好制度、避免坏制度,必须承认制度理性,掌握制度建设规律。制度是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约束人的行为的规则,人的行为与交易成本的结合构成制度理性。简单点讲,人类的行为具有不同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交易费用促使人们选择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维系“行为—费用—制度”之间三角关系的纽带就是制度理性,即制度所蕴含的人类行为倾向。如何认识和假设人类行为倾向,就自然成为制度文明建设、统筹制度实践与制度理论的“阿基米德支点”。应该采取“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准备,争取较好结果”的原则,加快建设制度文明,形成好制度、避免坏制度。直白一点说,只有假设人性本恶(荀子语),才能形成好制度,避免坏制度。
承认制度理性,掌握制度建设规律,对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特别重要。法,可以理解为制度,依法治国就是依靠制度(包括法律)来治理国家。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德治国本质上就是我国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贤人政治。贤人政治有好的一方面,这是我们几千年来追求以德治国、选拔德才兼备人才的根本原因。但是,贤人政治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尧舜禹“三代宗师”许由曾说“夫尧知贤人利天下也,而不知其害天下也”。这就需要通过制度来防范贤人政治的弊端。笔者认为这便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精妙之处。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厘清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论上的盲点,科学总结我国长期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揭示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尽快把加快建设制度文明提上日程。这是当务之急。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 党的十八大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成就和历史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深刻阐述,第一次明确从整体上提出了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时代新课题。我们相信,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对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文明建设成就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制度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但是它们实际上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明确提出和加快制度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对制约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曾经长期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其一,曾经坚定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并且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中共十二大以后,逐步突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1982—1992年),市场机制逐步培育并发展。其二,曾经坚定认为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并且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中共十四大以后,逐步突破这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2年),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也逐步起基础性作用。其三,曾经长期不提“政治文明”,直到进入21世纪以后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这时候才出现所谓“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实现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分野”,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形态。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结构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文明体系。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要立大德,力争在21世纪20年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21世纪50年代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onstruct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 to Strength the Confidence in the Institution
AoHua
(Teaching and Research Editorial Depart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
Only by building the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people can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the institu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firmly believe in the institution,it is necessary to clearly put forward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material civilization,political civilization,soci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hina is trying to unify the economy,politics,culture,society and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expand and perfect the overall layou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socialist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multifac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al construction,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socialism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common prospe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it is that people are ma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it is socialism and the advance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it is fairness,justice and social har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construction,the essential nature is to conserve resource and treat environment friendly. These five aspects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 can be integrated int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higher degree of civilization.
Confidence in the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Higher Degree of Civilization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2.002
敖华,《教学与研究》副编审,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和理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