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7-03-11邢志勤
邢志勤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反映。认清新形势下产业结构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是做好优化就业结构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速度基本上已经相对稳定,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民在选择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方面的考量。
1 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
“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地处华北平原,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河北省现下辖11个地级市,全省的人口现在已经达到了7185万,从气候上看,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著名的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境内达到 2000多公里,是保护的最完整的。交通方面,河北省境内的高速公路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在我国排名第三。从经济上看,河北省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受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影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经济水平也较为靠前。
第一产业方面,河北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截止到 2013年现有耕地 619.9万公顷,大部分的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但各地耕作制差异很大。河北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中国重要产棉基地。此外,油料、麻类、甜菜、烟叶也重要,与棉花合为本省五大经济作物。畜牧业是本省仅次于耕作业的重要农业部门;第二产业方面,河北省主要煤矿有开滦、井陉、峰峰等多处,产品部分输出国外。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组成了河北南网,还参加组成京津唐电力网。第三产业方面,2011年河北省已与世界 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省市级友好城市已达 75对。到2011年底,河北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近 2000亿美元,共建成投产“三资”大企业 9728家,2011年实现外贸出口400亿美元。外商投资的项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轻纺、机械、电子、服装、公用事业、房地产等领域。外商来自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90多家国际著名大公司。河北已在中国轻工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原料都可在河北加工。
2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在学术界,产业结构与就业机构一直是学者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及研究,例如著名的克拉克定理和二元结构理论等。这些较为出名的理论都表明,陈烨结构和巨野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管忽略哪一个方面,都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密切,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会对就业产生极大影响。随着河北经济发展的加快,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这也对就业岗位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着河北省的就业供需状况,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劳动岗位的增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就业岗位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又会造成相应的结构性失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2.2 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的同时,就业结构反过来又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从宏观上来讲,就业结构的调整会对产业结构的方式和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劳动力以及物质资料在内的一些要素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而另外一方面,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相应的制约作用。比如说,河北省的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速度从目前来看,还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升级。
3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现状
3.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首先,居民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从河北省的经济新常态来看,扩大河北的内需已经成为了河北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而且第三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第一、第二产业较之前发展相对缓慢。
其次,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河北省正处在工业化不断推进的阶段,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开始显现,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将会对河北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 2013年,河北省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 788万吨,2014年更是达到了 1500万吨。伴随着产能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显现,经济也收到的一定的阻碍。
再次,科技型企业发展比较缓慢。纵观河北省的整体情况,科技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一直都很不乐观,而且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不是太高,从整体上来看,河北省每年的新增技术,由于资金不够等限制因素,这些专利的产品转化率很低。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会对河北省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河北省的就业情况也会因此受到阻碍。
3.2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河北省的就业问题仍然是河北需要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
首先自从河北省开始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也一直都在快速的增长。早在 2015年的时候,河北省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了 35.8万人,而且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就业率只有 80%,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每年有将尽 7万多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能顺利的找到工作。
其次,河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任务也非常的艰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河北省每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数量有大概近几万人,但是与大学生相比,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并不是特别高。可以说,从未来的几年来看,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环境都是影响河北省就业的几大难题。
最后,下岗失业人员的安排问题,这也是影响河北省就业问题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年龄在 40-50之间的人员,这部分群体一般工作素质不会太高,在实现再就业的问题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4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建议
综上所述,河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且两者发展的不是很协调,所以说,为了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更好的贯彻深化产业结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4.1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河北省的情况来看,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注意发展科技型创新产业,利用创新思维来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创新水平,将本省的产业结构向着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引导,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现代化服务行业,比如养老健康服务以及娱乐健身服务等等,拓宽就业渠道,最终实现扩大就业的目的。
4.2 提升就业劳动者的素质
对于就业群体来说,下岗再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前,由于各项职业培训制度都比较落后,且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比较宽泛,且缺乏相应的针对性,而且培训的目的也不是太明确,在加上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完善等原因,就业者的素质不是太高。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在社会上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例如针对培训再就业的企业中进行补贴,以此来激励和完善企业在就业在培训中的机制,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降低员工的流动性,从而提升培训再就业的效率和质量。这样,也会对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
4.3 丰富就业渠道保证高校就业水平
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以及择业观念,更重要的是高校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大学生实现就业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条件,拓宽就业渠道,保证就业质量,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到位,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4.4 充分利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趋势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充分的优化以及调整,对就业渠道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加强环渤海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协作、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以此来推进河北省相关产业的发展。
[1] 高晓盼.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2] 付桂彦,郝正亚.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商,2014(25):240-241.
[3] 刘东东.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4.
[4] 蒋欣.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 罗迪.经济转型期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6] 刘福泉,曹秀丽,孙锦.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75.
[7] 吕红平,李兰永.河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