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创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17-03-11赵志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广东省院校科技

赵志蕊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015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的实施意见。同年,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又制定和发布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意见和规划均明确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制造企业合作,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协同育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1]

广东高等职业院校是为广东省制造业培养和提供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在中国制造 2025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履行好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才培养职责成为全省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对应的新兴产业和新职业对高职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驱动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创新的层面,还应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提倡应用创新,解决以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差的弊端,这尤其是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短板之一。

1 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创新的转变

在本文中,技术创新指的是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是科技创新中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通常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如新的能源产生和使用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的制造装备和工艺在提高生产劳动率的同时淘汰旧的生产关系。

应用创新,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置身用户应用环境的变化,通过研发人员与用户的互动挖掘需求,通过用户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与验证的全过程,发现用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各种创新的技术与产品,推动科技创新。[2]

由此可见,应用创新通过建立畅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信息,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同时技术创新是应用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技术研发方通过以应用为核心,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培养产品设计能力、研发能力,逐步向产业上游发展,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提升整个行业科技水平。

2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规划背景下对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广东省制造业一方面给我省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条件,同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指明了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走在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另一方面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全球创新要素在广州、深圳集中,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种新兴产业项目率先在广东全境落地实施,这都对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全面。

因此在新时期,广东省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协同创新体系的核心就是要求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要从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转变。

3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广东省高职院校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也应是对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总体来说,就是高职院校要围绕广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同时依托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项目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创新的有效性。

结合我省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广东省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培养应用创新人才。

3.1 明确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广东省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对接,根据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确定创新项目及研究课题。通过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等方式,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等。

3.2 构建适应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管理新体制

首先要在校内实行工作个性化、项目团队灵活化、课题与市场针对性强的教学管理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鼓励校内人才与企业合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课题申报与研究;其次围绕院校的重点专业和关注的重点产业链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

3.3 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国际行业协会合作

广东省高职院校应依托广东外向型经济,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研发机构、创新中心的广泛交流,掌握行业最新的技术创新动向,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鼓励海内外应用创新型人才相互交流,将人才送出去培养和海外领军人才引进来相结合。

3.4 利用互联网信息手段,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市场和金融资本对接的科技项目撮合交易平台

加大对应用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各种社会资本为产学研活动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科技项目撮合交易平台通过对应用创新项目提供前期咨询、法务协助、商务谈判、金融融资等公共服务来来实现用户需求和创新项目的匹配,实现各类创新要素在平台上的集聚和互动,产生更大的创新效果。

当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不仅以上四个方面,还需要在教学课程设置、绩效考核、项目激励、人才引进政策等多方面去综合考量,探索出一个健全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生态环境。

[1]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http://zwgk.gd.gov.cn/006939756/201507/t20150731_596357.html

[2] 宋刚,唐蔷,陈锐,纪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28-33

猜你喜欢

广东省院校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