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思维

2017-03-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思政科学思维

张 爽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开始强调各个领导干部,在进行自身工作的时候都应该积极使用科学思维,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而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应该积极贯彻这些理念与精神,能够在新时期和新背景下,灵活使用科学思维来解决自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与困境[1]。这也需要相关的思政教师能够加深对于科学思维的相关理解。但就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这方面的理解都非常有限,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相关工作目前还比较僵硬。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1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科学思维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相关工作的整体目标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素质在国家发展与行业提升中的作用,并开始强调高校应该关注自身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思维也开始被引入到思政工作中。科学思维的融入使得思政工作在新时代环境中明确了自身的目标。即能够跟其他高校课程形成相应的联动,共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2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科学思维的应用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引入科学思维的相关理念,能够充分有效的调解当前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多种矛盾。

第一,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都非常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但是却忽视了针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这种情况也使得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层次都比较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但从高校教学效果上来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给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但也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德育水平上有较大的不足,无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而引入了科学思维以后,高校的领导者就会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具体工作在高校环境中的开展比重,最终协调了高校教书育人上的矛盾。

第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本身内容的理论性过强,没有跟实践工作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就使得思政教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高校方面也开始不重视具体的教育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引入科学思维以后,高校思政工作的内容就变得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具体表现在思政工作能够跟我国发生的一些实事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一些理论来解释各个社会现象,从而真正明确这些抽象理论的实践价值。除此之外,科学思维的深入贯彻也会使得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水平。

3 科学思维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善

3.1 优化与改善思政教育的目标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将思政教育放在跟高校其他教育等同的位置。即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战略发展体系中,提高高校各个领导者与管理者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以后,思政教育的相关工作就能够得到重视,从而在后续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其次,高校还应该引导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进行转变,能够把握好全体师生在价值观念与文化知识学习之间的平衡,最终达到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最终目标[2]。这也需要高校在教学成效考察过程中,应该能够将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效果融入考察指标中,激励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力度。最后,高校还应该在树立目标的时候,能够跟具体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目标的可实现性与可操作性,最终促进科学思维在目标甄别与确定中的贯彻。

3.2 提高思政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开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得到了深入全面的体现。而在科学思维理论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也应该能够顺应信息化时代的相关潮流,积极推动各类信息化技术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就是要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使用各类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本身在生活学习中就非常倾向于使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使得传统思政教育已经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展思政教育,那么就能够从大学生熟悉的领域来进行各类思政工作,最终也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就是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转变自己的思路,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并对那些不良言论和负面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积极利用意见领袖等方式来提高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最后能够引导大学生群体使用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3.3 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要想达到相应的效果,必须要跟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具体工作内容。在进行内容创新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立足于近几年来我国推广的各类会议精神,并且将这些精神的核心部分传达给大学生群体。比如之前一段时间提出的中国梦等内容,就可以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相应的贯彻。这里可以利用一些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心理感知,并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远大的价值观,养成一种较高的情怀与情操[3]。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分析,并且积极根据我国传达的各类新的会议精神,来调整具体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导向,实现新时期下工作内容的创新调整,能够有效的提高最终的工作效果。

3.4 不断改善思政教育机制体系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也应该积极优化思政教育的各项机制,并且能够促进我国思政教育趋于规范化与体系化。一方面,我国高校应该能够建成各类课程的统一化管理模式,将思政、专业课、社会科学、哲学等各个课程统筹在一起,并在德育育人方面形成较强的作用力。这样以后,就能够使得各个课程之间形成较强的协同作用,发挥相应的效应。另一方面,我国还应该拓展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制度上的创新与保障。这也需要高校能够促进自身思政教育从以前的经验型和灌输型,转变为当今的制度型。这也需要高校在科学思维相关理念的约束下,积极进行思政工作的理论建设,并且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差异化的教学。在这之中,思政教育还应该引入相对创新化的评价模式,比如可以考虑积极开展网络评价等方式,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处理,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动态化的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在思政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改进。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思政教育相关教师能够灵活使用科学思维,那么对其以后的具体工作也会有较大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就应该积极学习关于科学思维在思政教育中应用的相关实例,并探讨其具体应用的一些方法。这样以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就会不断的转变与调整,最终推动思政教育的现代化与灵活性,满足相关的教育目标与任务。

[1] 李思思.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科技信息,2011(14):69.

[2] 侯勇.论多维空间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33-37.

[3] 张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17(05):32-34.

猜你喜欢

思政科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科学大爆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