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的文化创新路径探讨
2017-03-11陆娴
陆 娴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文化是人类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记载,是不断发展的,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民族团结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方式,十六大会议中明确的提出了“文化创新要在继承和保留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实现文化传承”。职业院校是我国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清华百年校庆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将文化创新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如何在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融入文化创新路径,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研究职业院校艺术将教学中文化创新路径,是提高职业院校艺术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1 文化创新在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的地位
1.1 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的基本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普及,我国职业院校数量得到扩张,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艺术专业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点课程,是培养专业向艺术设计人才重要方式,文化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级教育部多次强调将文化创新纳入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促进职业院校教学体制改革。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具有高等教育的一切职能,如意大教育学家利波罗尼亚提出了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拉开了人类高等教育的序幕;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研究,德国洪堡大学于 1810年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第二个职能,即进行学术性问题探讨和研究,使得高等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了以往高等教育的象牙塔模式,让高等教育与时代、社会发展相融合,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的第四项基本职能,是实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职业院校艺术教学文化创新路径,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中心环节,是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1.2 文化创新在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的价值
职业院校是传播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教育机构,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与其他教育职能相比,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必须具备的职能,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本教育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现,我国著名教育学专家霍韬晦教授指出文化是民族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党的十六大会议中也多次提出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因此实现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需要积极、主动承担起文化创新的职责,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文化创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将文化创新主动融入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提出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上丰富文化创新的内容,在实践中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期职业下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2 文化创新在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院校艺术教学文化创新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教育结构要与时俱进,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化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艺术专业都已经设置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文化教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2.2 职业院校艺术教学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包含的领域和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如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艺术专业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的时间相对短暂,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文化创新意识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师是文化创新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本保障,然而由于艺术专业在我国属于兴起的学科,还未能引起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对艺术专业教学方法研究相对较少,从事该专业教育的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也相对薄弱,这就导致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学习。
第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实践教学重要性,而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必然途径,缺乏实践的艺术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职业院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还具有重复性和混乱性等缺陷,没有找准教学定位,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无法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
第三,教材内容匮乏。由于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国家教育部对艺术专业还未能编辑统一的教材,这就使得艺术专业教学内容相对混乱,不同职业院校选择不同的教材,同时国内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停滞不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足,使得艺术领域人才整体水平不高。
第四,文化创新意识不足。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在目前的艺术教育中,大部分职业院校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 实现职业院校艺术教学文化创新的路径探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为了保留国家特色和独立性,提高国家在全球化趋势中的竞争力和表现力,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理念,以职业院校为主的高职院校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自迈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部就大力倡导素质教育,鼓励各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创新教学改革,发挥职业院校在文化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自觉履行文化传承的职责,建立以文化创新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文主要从职业院创校理念和创业教育两方面探索文化创新新路径:
3.1 改变传统办学理念,将文化创新融入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艺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把握艺术创作的精髓和核心,将文化创新融入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是提高艺术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文化创新意识,需要职业院校从根本上改变其传统的办学理念,重新树立新的的教学思想,实现职业院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职业院校作为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机构,首先要从意识和思想上加以重视,肯定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的职能之一,自觉履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主动的将文化创新纳入教学中,开辟文化创新新路径;其次职业院校要在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趋势下坚持本心,始终将教书育人放在教学体制改革的第一位置,发挥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构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思想文化和市场经济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职业院校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核心,找准自身的定位,以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抵制诱惑和非法行为,实现文化创新的长久发展。
3.2 完善艺术创新创业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艺术教学文化创新新路径
当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职业院校规模和数量的扩大,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导致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创业已经成为部分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创新能力则是提高创业成功率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职业院校艺术专业要将文化创新融入到创业教育中,打破传统艺术焦旭的局限性,完善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既要加强问文化理论知识教学,又要创新实践教学,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艺术教学还需要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如定期组织教师文化创新学习会议、鼓励教师深入学习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指导,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职业院校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新是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实现文化创新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团结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灵魂和内在动力,失去文化创新的民族中终将淹没在历史的发展中,探究职业院校艺术教学中文化创新路径,是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作为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意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构建良好的文化创新教学环境,探索出适合本文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现状的路径。
[1] 杨雪梅.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探析——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夏布艺术方向)为个案[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2] 北方.年轻的传承 有质的创新——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软装专业作品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5)
[3] 王丰.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艺术职业教育[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