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职旅游教育的思考
2017-03-11颜青赵颜
颜 青 赵 颜
(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山东枣庄 277100)
前言: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及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同时社会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因此现代人对基本物质需要的追求逐渐上升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 在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旅游成为了人们充实内心、提升自我的第一选择。旅游不但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还能够为人的生命带来一种增容和拓展,人们把旅游越来越看成生活的必备部分, 与此同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例如,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不够、认同度不高, 导致其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再例如,部分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与外语水平不到位,造成了其旅游专业能力的欠缺及服务质量的不足。 下面围绕上述问题对高职旅游教育教学展开探究与交流。
1 增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同度,提升专业学习兴趣
1.1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及教学策略的调整
首先,专业教师应不断进行再学习,不断完善、拓展自身知识体系,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学生先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之后再到企业实践的做法并不可取。 一段时间枯燥、死板的理论学习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去掉了一大半,因此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及教学策略的调整对提高教学效率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与了解培养其一定的专业情感基础,然后再进行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对提高其专业认同度大有裨益。
1.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
首先,教师应客观地看待学生短暂时期内对专业缺乏认同感的问题,不但要切实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其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盲目性和倦怠感,还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给予学生的积极的专业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
其次,专业教师对所授专业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 同时更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试问: 一个不热爱自己专业的教师如何能够培养出有高专业认同度的学生呢? 例如,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 “在土耳其,吸引我的并不是各种异域美景,也不是闻名遐迩的热气球,而是当地浓郁的信念力量。 在当地教徒的祷告仪式里面有一种宁静和虔诚,这正是土耳其打动我的地方,也是让我成长与学习的方面。 同学们,我非常热爱我所执教的旅游专业,无论是授课还是实际去旅行,它总是能够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来自灵魂的给养,希望你们在日后从事相关行业之后也能够保持对它的热爱,这会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厚度并惊讶于自然世界的博大与多彩。 ” 笔者声情并茂的讲述很快将学生对旅游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其专业认同度大大提升。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教师在课堂上要坚决杜绝消极分析。个别教师在分析专业发展的时候较为偏执、片面与孤立,总是在课堂上强调本专业就业前景并不理想等言论,这种论调可能会使学生对专业的感情受到影响与打击。 教师应为学生灌输积极的、正面的专业发展认识,例如,笔者在课堂上引用可信数据对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进行了剖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到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约 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 同时 2020年出境人数约 1亿,位列世界第四,因此我国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有着很大的缺口,这预示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尚未饱和,前景很广。 ” 笔者这一正面的、合理的分析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带去了极大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学习热情与专业认同度。
最后,专业兴趣及认同感的培养也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内因才是促进质变的主要依据, 因此学生自身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正确的学习方式,例如,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多参加与旅游有关的社会实践,例如,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为自己家乡的景点进行志愿解说与推广等。
2 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训练与外语学习
礼仪训练与外语学习在部分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眼中俨然不属于“重点教学内容”,这也造成了其所执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能力欠缺与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下面简单分析并探讨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训练与外语学习。
2.1 礼仪训练
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而加强对学生的礼仪训练便是其中不可或缺却又极易被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旅游服务礼仪》这一课程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客房服务礼仪项目训练 -----将学生分组进行了模拟全陪或地陪导游服务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熟练掌握了客房服务过程中的各项礼仪并能够在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其旅游知识与导游服务技巧得到了整合运用与锻炼。
2.2 外语学习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每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数量急剧上升,而国际游客的日益增多便要求导游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专业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
旅游英语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属于一种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针对此种专门用途英语, 高职旅游教师可以利用实施交际教学、创建情景模拟教学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 ESP教学理念贯穿于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进而提升其旅游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推动的进一步发展。
在当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不仅在专业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员。同时还要加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衔接教育,加强创新教育,拓宽思路与途径,发展建设强而专的高职旅游专业。
笔者在本文中仅从专业认同度及礼仪、外语训练学习这两大方面对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旅游教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深入的探究,并据此发表了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够为高职旅游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1] 张玉香.高职旅游类课程体验式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以《导游业务实训》为例[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3-165.
[2] 李广成.旅游产业新政下的高职旅游教育发展探讨--以无锡为例[J].
[3] 杨洪怡.高职旅游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群文天地
[4] 周其厚.关于高职旅游院校科研问题的几点思考[J].旅游论坛
[5] 姚丹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
[6] 彭丽,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薛琳琳,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8] 杨力平.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