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11杨小璇
杨小璇
(四川省甘孜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 626000)
1 引言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力技能在四种主要英语技能中占第一位置,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听力教学恰恰是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许多学生的英语听力比读写能力低。一是近几年,英语听力没有纳入民族地区中考成绩,所以初中英语教学中没有对听力充分重视,日常教学主要围绕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展开。二是民族地区初中阶段缺乏合格的英语师资力量。初中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综合能力较低,大部分教师用汉语组织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听力训练。三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在做英语听力的时候,把每个句子翻译成母语:藏语,再并翻译成汉语。这种习惯使他们无法跟上听力材料的速度。四受本族文化的影响。藏语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藏语为表音文字,一旦掌握了拼读规则,便可读出藏文中所有表音文字。英语虽然也为表音文字,但其拼读却不太规则。所以,民族学生普遍觉得很难按照拼写发出正确的读音。语序方面,藏语为主语—宾语—谓语结构,而汉语和英语则主要为主语—谓语—宾语结构。由于三种语言在语音、语序方面的差异,影响着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笔者尝试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力教学活动,加强英语听力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兴趣,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的不足,达到提高民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2 微课研究的现状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教学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特定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的精彩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目前,对微课的设计模式、翻转教室应用以及微型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胡铁生老师是最早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他认为微课是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为基础,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同时,他还指出,微课的内容不仅是教学视频,而且还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材料、教学反思、练习册等相关教育资源,形成了半结构化和突出主题的资源单元应用系统。
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微型教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微课教学应用于各种学科,希望微课程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 , 对于在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的研究却很少,尤其是微课运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通过本文研究,希望对民族地区高中听力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听力能力比词汇、语法和阅读都弱。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和“重知识轻实践”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缺乏词汇和视觉效果,不能有效地结合听觉效果。而老师却不停地放录音,重复做练习,对答案,再听,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教学方式不灵活,导致听力教学比较薄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不能达到新英语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学目标。微课不仅可以将单向传播知识转化为双向传播,而且还要注重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也可以改变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微课使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转换成自身的语言的交际能力。
4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的微课设计原则和模式
4.1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的微课设计原则
结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民族地区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笔者研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并参考了微课程的内容,得出了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微课在设计上应该遵循的以下原则:第一就是趣味性原则。设计微课之前,老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特点,掌握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民族学生由于受到语言和心理障碍,在听力教学中大部分内容听不懂,出现了急躁的情绪,产生了焦虑,压抑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听力效果。因此,微课的设计要生动有趣,微课播放时长应在 20分钟之内,内容可通过视频、Flash、动画、讲解等方式呈现,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身心愉快,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听力水平,增强自信心。第二就是梯度性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综合听力信息的能力不同,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应体现梯度。从大多数学生的听力水平出发,在设置听力任务时,他们必须具有普遍性,并在过程中坚持从容易到困难。营造宽松的听力环境,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兴趣。第三就是真实性原则。听力材料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可结合本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对听力材料有自己的感触。
4.2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的微课设计模式
微课的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开发及课程评价。在课程目标方面,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定要明确微课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需要选择设计和制作的主题。确定哪些知识是教学项目中的焦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点。对于一些可以通过自学来理解的知识点,没有必要完全地产生微观的教训。微课展示的重点是只有通过教师讲解才能明白 =的内容。最后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教师必须了解微型课堂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微课后应达到什么样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利用何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期望。
___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首先教师应考虑选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思考怎样编排教学顺序,以便达到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应推敲如何编写出脚本设计,采用何种方式设计界面,以便使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衔接。 在课程开发方面。教师可采用三种方法制作微课。一是使用 PPT课件制作,教师一边播放 PPT,一边进行讲解,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生成小视频。二是采用录屏软件及手写板,将教师的讲解与在手写板上书写解题过程录制下来,后期再进行界面修饰,添加同步字幕。三是在平板电脑 ipad上利用 Edureations或Showme 制作,教师不需要露面,只需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软件同步录制。在课程评价方面。教师需要从集中聚焦、简明扼要、技术性和创新性四项指标进行量化,以便使微课更好的服务于实际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5 结语
微课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打破了传统英语听力教学中单一、繁琐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民族地区学生对听力信息的输入和理解。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 陈文静.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 考试周刊 2017年92期
[2]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