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研究

2017-03-11樊铁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

樊铁美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则是高校教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是目前高校较为流行的教学评价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这一目标。

1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综合业绩,很多高校都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比例我校,就专门制定出台《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办法》,将教学效果作为教学工作业绩评价的核心指标。文件明确规定教学效果由学生评价和学院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评教不低于 70%。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为了保证评价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课堂教学评价,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往往采取“硬性”措施,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选课、成绩查询等进行捆绑,强制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即学生如未按时参加评价,将无法进行网上选课和查询课程成绩等,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有些学生虽然迫于压力不得不参与课堂教学评价,但在评价时却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剑走偏锋,胡乱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本来是一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但是高校过于硬性的行为往往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今后如何采取更为柔和的方式,采用哪种沟通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比较重要。

1.2 目前很多高校将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学生评价数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综合业绩评定和职称评定,因此有些教师从自身利益出发,上课时存在不敢管学生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能在学生中留下好的印象,期末评价时获得一个好的评价分数,教学上存在“放水”的现象。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本来是一项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产生了不良的、消极的影响。

1.3 高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参评课程数量过多,评价问题设置时数量过多、选项选择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学生没有精力或者没有耐心仔细查看,只是凭印象进行选择。一般高校设置 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但在实际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能合理安排好时间,直到选课开始了,才发现还没有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无法选课,进而急急忙忙进行评价,而不能客观、合理的角度去评价。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由于平时与教师相处融洽,彼此关系比较好,出于情感上的考虑,或者为了维护教师的面子,他们也往往给教师打高分。

1.4 在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中,很多高校都进行了一次性评价完成,不得中途退出的系统设定,如果学生评价进行到一半时,临时有事无法继续参评,那他只能下次另选时间重新评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时间浪费和精力浪费,今后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更加科学简便的设计值得管理人员去研究、开发。另外,在教学评价指标选项设置时,有些高校设置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选项,有些学生不是很明白前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对应的分值是多少;很多高校在出台的文件里面是明确规定了不同选项对应的学生评分是多少,但是对于学生来讲,翻阅学校文件不现实,但是教务系统中又无法查到相应的文字说明,他们做出评价的依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2 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研究

2.1 数据归一化处理。为了确保学生评价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消除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打分偏好导致对教师评价的偏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应对学生评价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采取归一化处理。具体处理办法如下:以每个教师的每门课程为单位,去除最高 10%和最低 10%的学生评分原始数据,余下的原始分数通过处理被映射到 65-95分之间,形成调整分数(F)。然后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将学生本学期所评课程分数(数量为 m)从低到高排序为:S1、……、Sn、……、Sm(1≤ n≤ m),则每个评价分映射后的调整分(Fn)=65+(Sn- S1)*30/(Sm-S1),其中(m≥3)。这样计算得出的调整分数(F)就是该教师该门课程的学生评价最终得分。

2.2 多渠道信息提醒。要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数据的科学化、合理化,就要构建多渠道的信息提醒方式,只有让学生知道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时间、要求和不参评的相关处罚措施,他们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认真、仔细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学校层面,除了在校园信息门户处挂通知之外,还可以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提醒设置。教师层面,实现教务学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务线教师和学工线教师的作用。教务方面涉及学生的通知和活动,均可以告知学工线教师,让其知晓相关信息,了解相关情况。类似课堂教学评价这件事,涉及到教师、学生双方面利益的事情,辅导员不但有必要知晓评价的具体时间、要求和奖惩措施,还需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让其明白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针对教师个人,而是为了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为了让教师知晓自身教学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改进的空间,从而惠及后面的学生。遇到那些对课堂教学评价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聊天、交流等方式,具体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了解其真实想法,并及时进行开导,对他们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保证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2.3 信息反馈改进机制。评价结束之后,要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工作,既要听取教师的意见,更要注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梳理,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使得评价方法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在系统设置的问题,可以针对学生、教师或者管理服务者的相关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类似评价时间的设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将课程评价完成即可,可以保存、允许学生个人进行修改,节约学生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设置里,参评问题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控制在6-8个,教学评价选项设置一般在 4-5个,每个选项之后可具体标出评价对应分值。在高校逐步推进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各个高校应始终坚持以成果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在教学评价中,都应该以学生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为前提,建立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

3 总结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学校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评价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1] 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8-14

[2] 樊铁美.课程模块条件下的选课管理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0):40-4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