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017-03-11祁丛林
祁丛林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昆山 21533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我国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下,我国高职院校成长迅速。但在高职教育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成为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不论是对高职学校,还是对高职学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个体成长上,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楚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学生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在学校的教育推进上,有利于促进学校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上,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对于高等人才和实用人才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减少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与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相比,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自我和社会,为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克服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难处,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学生的前进方向,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起步较晚,与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相比,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因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发展,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使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教育成效不成正比。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脱节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决定学生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当前,各行各业规划越来越细致,高职院校教育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的倾向,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就应当对各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专业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通过对专业的就业前景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特长与专业进行联系,从而明确未来的岗位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对于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联系不够重视,对于专业的相关情况介绍不多、不全,导致许多高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存在着盲目现象。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足,对专业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定位、社会职业走向、从事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往往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读书期间进行专业更换,放弃入学时所选择的专业,使得入学后一两年的求学时间被白白浪费。有的虽然坚持在本专业继续学习下去,但难以制定学习的目标,缺乏学习的足够动力,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2 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脱节
在高职院校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热情不高,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甚至荒废学业。许多学生是高考落榜后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甚至因为调剂而来到高职院校的,对于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选择,因此学习目的非常不明确,有的只是为了到学校拿一张毕业文凭而已,不注重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缺乏规划的意识,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毕业时才考虑的事,在专业学习时不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职业规划,抱着“混日子”的消极态度。
此外,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现实情况,教育教学活动非常陈旧落后,未能照顾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师生资源和就业前景看,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用性技术培养,理论教学只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专业本质而设立,不应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然而,许多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到位,只是在大三时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应有的指导,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脱节,难以获得应有的成效。
2.3 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不具体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结合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特点,对学生进行一个深入全面的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后,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业和工作预期,对自己的学习及职业路线进行初步拟定,并为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先天存在一定的劣势,对于就业的信心本就不足,而对自己的了解不透、认识不够,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定位,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何种职业。特别是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很难从事涉及自己专业的职业,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比皆是,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看低自己的专业,难以将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往往是学习归学习、工作归工作。
从理论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的辅导。然而,高职院校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该项任务。有的院校只是由班级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的简要指导,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容易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过多地强调专业的职业发展设想和未来前景,而没有考虑到当前就业的实际形势,导致学生对于专业产生过高的期待,在就业选择时容易陷入误区。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过多地强调当前就业的实际需要,甚至劝说学生为了迎合雇主的需求和就业的实际需要,轻易地放弃自己学习三年的专业知识,甚至将专业素养和专业道德让步于职业的竞争需要,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与专业相脱节,甚至为了就业求职而忽视专业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长远持续发展。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融合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综合竞争力,使学生更加具有就业优势,使高职教育始终保持良性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议题。对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实行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相同步
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应该设置就业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尽早地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一切知识,并提前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理念,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鼓励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职业化指导,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适当将专业所涉行业、领域的职业现状、发展前景等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课上融合。必要时,学校或者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实验与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前往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单位进行考察调研,或者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授课,帮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主动探索专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活动中。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借助学校资源,开展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活动。学校可以探索创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值班,并且可以采取轮班或者预约的形式聘请业内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存有疑问的,随时可以到咨询室获得专业的咨询,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特长、优势,理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思路。还可以组织各专业学生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协会”等学生组织,由对于人生规划有热情、有认识的在校学生组成,以人生规划和创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引导协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专业观,带领成员认识、了解和适应社会,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其他校内学生进行指引和给予帮助,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行职业规划阶段性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速成性的活动,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在高职教育的三年时间里,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培养。
大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对自己所属的专业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对自我的未来发展进行基本的评价。这一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较好地认识到专业的大体情况,形成对专业的兴趣,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除了专门的课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讲座、专业的历史及未来发展宣传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让他们学会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就业的理想。
大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已经打好,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个性优化、技能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各方面的基础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大二的学生正处于专业熟悉但不够深入、不够实务的阶段,因而高职院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单位进行短期实训或实习,既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专业的就业实际情况,进而修改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经验积累,能够提前得到用人单位的评价和建议,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具有实用性。
大三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尽快面对即将进入的社会。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局势,要尽快做好一套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在就业择业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此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专业发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增强学生迎接社会挑战的信心,减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要加强对专业及就业相关政策的指引,组织开展模拟面试等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求职技巧。鼓励学生参加招聘活动,加强与专业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安排学生提前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三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实习,让学生与相关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认识和默契,特别是可以使优秀学生提前被用人单位所熟知和认可,提前做好就业和专业发展的准备,使学生的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得以最有效的融合。
3.3 强化专业自主学习管理,使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相吻合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任何一种专业都涉及大量的专业课程,三年的教学时间难以全面深入地将每一项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学校主导的专业教学活动,虽然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加严格规范地进行专业学习,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且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自身才能和特点,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可以借助选修课的形式,除了少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外,将绝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以学分制的评价方法,设计成选修课的形式,并根据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形成专业自学指南,使学生在自学指南的指引下,自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通过自由选择课程,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将职业规划提前至学业规划中,将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进行紧密结合。
鼓励学生选修自学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分制的选修自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管理机制的人性化体现。学生根据学校的指引,在专业选择、调整及课程的学习上充分呈现出自主性,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细致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专业学习中得到更多的空间和平台。通过学分制的实施,高职院校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专业选择,拟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不断地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规划,使自己对于未来的职业预期和专业发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适用性。
4 结语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及国家的人力资源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就是要着力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从而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人生设计中,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资源的利用中,从被动学习、被动就业向主动求学、主动提前规划职业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国家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使其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和特长,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发挥应有的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1]余婷婷.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个性化辅导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8-61.
[2]单婷.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0(23):202.
[3]张科.注重阶段性 突出差异性 体现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构建初探[J].职业技术,2011(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