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作用浅析
——以孔子的政治思想为例

2017-03-11张惠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孔子

张惠颖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将焕发出新的生命里,不仅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同时有利于把全体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坚定文化自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1 孔子政治思想

钱穆先生称赞“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1]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是中华文明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峰。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一个完整复杂的体系,包括治国方式,君民关系,重视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1 仁礼与为政以德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社会上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2]的现象。为了改变礼崩乐坏,天下失序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从“正名”入手恢复周礼、建立名分和秩序,从而改变 “民无所措手足”[2]的无序状态,使天下归于礼制,“礼”的本意就是规范。

孔子把“仁”和“礼”统一起来。“人而不仁,如礼何?”[2]“仁”是一种内在情感,“礼”是“仁”的彰显和外化,实现“礼”以实现“仁”为条件;同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2],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主张通过反求诸己,依靠道德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实现“仁”的目标。

“仁”和“礼”是孔子进行政治统治的两个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2],在治国中把“德治”和“礼治”统一起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通过“德治”用道德感化、教育人;通过“礼治”形成君臣、父子、贵贱、尊卑的严格等级制序。

1.2 爱人与重民

“爱人”是孔子的底线伦理,在孔子看来“足食”,“足兵”[2],“民信”是治国理政关键的要素,然而相比于“足食”、“足兵”,“民信”才位于第一位,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是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就要求为政者通过改善民生,惠民,爱民,取信于民。孔子提出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2],要求为政者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想民所想,通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通行全国政令,通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使天下百姓归服,通过重视“民,食、丧、祭”改善百姓生活、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依靠“宽、信、敏、公”[2]的优秀品质治理国家。只有君主在了解民间疾苦的基础上重民,惠民,爱民,才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实现国泰民安,达到“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2]的理想状态。

1.3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庶而后富,富而后教,把教育当做维护政治统治的手段。通过“富之”、“教之”[2]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实施礼乐教化也是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实现为政以德的重要手段。孔子主张“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2],把“为仁由己”与求教学习结合起来,以此达到“君子”的理想人格。

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孔子坚持“有教无类”[2]主张不分贵贱与国界,广纳四海学子,“弟子盖三千焉”[3];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孔子在教学中对该理论进行实践,根据“求也退、“由也兼人”的不同性格特点,针对“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让子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让冉有“闻斯行之。”[2]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正确鉴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特征要求我们把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为新时代服务的重要思想力量。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我们同样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做到扬与弃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孔子政治思想对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影响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孔子政治思想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作者将选取几个方面着重进行论述。

3.1 为政以德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法者,治之端也。”[5]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法治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离不开法治作依托。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因此,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新时代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与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统治不同。新时代的中国有着极强的法治观念,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把重法治与重德治相结合,治国的策略更加完善,符合新时代中国的国情与发展需要。

3.2 重民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4]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从教育事业,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健康中国,共建共治共享,维护国家安全等多方面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一步。这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社会。

新时代关注民生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孔子重视“民,食、丧、祭”相比,改善民生的范围更加全面,不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惠及的对象也更具全民性。

3.2.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6]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的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教育公平定义为公正和覆盖两个方面,不仅要避免个人和社会因素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妨碍,而且保证所有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7]教育公平要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丰富“好学生”的评判机制,尊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教育公平要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对于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等短板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8],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又好又公平的教育。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开启了普及教育的先河,新时代将教育惠及13亿人,教育对象更加广泛;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为新时代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且随着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和质量要求将不断提高,结合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将变得更为重要。

4 坚定文化自信,夺取新胜利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思想来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我们更有理由在新时代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定文化自信,孔子政治思想便是自信的重要提供者。

在思想上,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把握住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与人们的思想动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过传统媒介与现代化媒介的结合,拓展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式,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保持定力,用新思想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

[1] 钱穆,《钱穆作品系列 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张海婴,《中华经典藏书 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 百度词条:教育公平 http://www.baike.com/wiki/%E6%95%99%E8%82%B2%E5%85%AC%E5%B9%B3

[8] 光明日报记者,丰捷、王斯敏、邓晖,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229/c40531-28157073.html ,2016-02-29.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孔子
A MULTIPLE q-EXPONENTIAL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IDENTITY∗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孔子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