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戏曲风格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2017-03-11吴铮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世界舞台钢琴伴奏演唱者

吴铮玉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前言:文化是中国走入世界舞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观,而唯有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可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将钢琴伴奏应用于民族声乐创作中,正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也为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戏曲风格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1.1 体现审美功能

1.1.1 保证音。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体现在审美价值上,对于民族声乐迈向世界舞台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钢琴具有着十分精准的音高,属于精准度较高的一种乐器,其可帮助演奏者成功找准音位,避免外力因素对于演奏音准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可帮助演唱者在平时的演唱练习中,深化音位记忆、提升训练水平[1]。

1.1.2 控制节奏和速度。在很多传统的声乐作品中,大多均是以言传身教为主,故严重影响了乐谱的精准性。但在西方的音乐素材中,格式要求较为严格,且对速度也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将钢琴伴奏融入民族声乐表演,更加有助于演出过程中演唱者找准音位,控制节奏,从而提升整体表演的一致性。

1.1.3 理解音。钢琴音区跨度较大,音乐线条色彩变化明显,且音色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实际演奏过程中,可使人震耳发聩,加深人的听后印象,同时也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特殊感受,代入感较强,可帮助观众理解音乐作品中传达的情感。

1.1.4 音效。在以往的民族音乐中,通常都是以正谱演奏为主,且大多都是独自演奏,往往只能进行单独欣赏。而在民族声乐中融入钢琴伴奏之后,经常会营造出较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并可在作品中添加一定的音响效果,从而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

1.2 推动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已在世界舞台中占据关键地位,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应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融入钢琴演奏,不仅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更推动了其走向世界舞台,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2]。

二 钢琴演奏在民族声乐戏曲中的表现形式

2.1 正谱伴奏

即结合民族声乐的原版乐谱进行演奏,该演奏方式较为传统,实际演奏过程中,除了音色与民族乐器不同外,节奏、音高基本保持一致,这种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交融,是目前大众最能接受的形式之一。

2.2 即兴伴奏

其是一种与正谱伴奏完全相反的演奏方式,即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不以原版乐谱为依据,而是进行临场的即兴发挥,无任何标准和要求,具有自由性。在该演奏模式之下,可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表演者当下的思想和情感,更加有助于观众对乐曲的认识和理解,代入感较强。

2.3 五声调式

原有的民族音乐通常较为单调,一般只是五个音的变换,同时包括高、低音的区别,钢琴伴奏最开始便是按照这种调式进行演奏。五声调式其实是由正谱演奏演变而来,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实现了与声乐的相互补充。

2.4 和声应用

其在西方的音乐体系中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实现了多种调式的变化。在现阶段的和声中,是将大小调与五声调式相融和,拓展了音区的范围,并通过一系列的手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调式,可起到烘托现场氛围的作用。

三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戏曲风格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3.1 紧打慢唱

其可简称为“摇板”,该方式在戏曲中尤为常见,无强弱关系变化是其主要特点之一,通常都是表现在作品的3/4处,是行腔中的一种,紧张感较为强烈。目前,很多新的戏曲风格都是采用该方式,具体如《孟姜女》、《木兰从军》、《恨似高山仇似海》等等。正常情况下,伴奏都是左手带低音和弦的五音和根音相互交替,形成特殊的节奏感,右手是和弦节奏,形成了持续性的急促音型,并可对尾音进行加工和处理。在该演奏模式下,可赋予音乐作品一定的动态性,并可快速将观众带入一种紧张、高度集中的情境之中[3]。

3.2 装饰音

在民族声乐戏曲中,装饰音的用法也十分常见,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起到突出作品特色和风格的作用,并可形成圆润的韵律和腔调。在京剧中,很多乐器的作用都是演奏旋律,如京胡,其可与演唱者相辅相成、相互呼应,或者在其中加入华彩和运腔。在上述情况下,演唱者一般可结合演奏的具体特征进行模仿。例如,在作品《一剪梅》中,其前奏既要展现出古筝乐的实际效果,同时,还要描绘出秀丽的风景和平缓的江水。在开始演唱时,需涉及到振音的手法,从而可将观众带入到作品描述的美丽画卷中,充分体现了作者漂浮异乡的孤独景象和思念家人的惆怅思绪,与此同时,也创作出诗情画意和古香古色的音乐意境。

3.3 散板

散板也是音乐中一种尤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例如,在东北民歌《江秋水》中,主要表现了作者激动、悲痛的心情。在钢琴伴奏中,演唱者应重点关注手的变化感觉,而这也是作品演奏进入高潮的一种暗示。左手主要以琶音的手法,由慢到快、由低到高;而右手则是采用和弦的手法,具体节奏与左手保持一致,两只手共同配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振音,如同于戏曲中的串锤。该表演形式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有效调动观看者和演唱者自身的情绪,并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欲望,从而可充分的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3.4 打击乐

在戏曲伴奏中,打击乐通常会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有效掌控速度和节奏,并可起到推进和缓解的效果,时而如同雷鸣电闪,时而如同雨点般大小。在京剧中,司鼓手的作用也很关键,摇板、流水板、串锤、散板等均离不开它。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也可营造出如同打击乐一般的效果和氛围。例如,在作品《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中,便是实现了檫和钹的结合,并通过双手实现了高、低音区和弦的结合,在演奏的中间部分,出现了连续性的“仓”,营造出渐弱渐强的效果,而通过这一手法的应用,也为下一演奏部分的急促、紧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3.5 和声与民族调式

在很多的音乐剧中,鉴于剧情要求,需做好段落之间的衔接,正常情况下,各段以徽调式和商调式为主,而终场以宫调式居多。在和声方面,与西方调式的和声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在戏曲中,变化音较少,但在一些特殊的戏曲种类中,变徽音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较为典型的要属豫剧,其在和声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属和弦。另外,在构成和弦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很多外音,通过该手法的应用,可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如此也实现了与传统戏剧打击乐的完美融合。而应用属七和弦,还会加重音乐的厚度和分量。但应注意的问题上,上述手法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均需严格遵循“适可而止”的基本原则,禁止大篇幅的应用,否则极易对钢琴伴奏的层次造成不利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不断交融,其在为本国音乐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本国传统音乐而言,更是一种质的飞跃和创新。而将钢琴伴奏应用于民族声乐戏曲中,更加有助于民族声乐体系的完善,起到校正音准的作用。在具体演奏过程中,通过和声的恰当运用,更加有助于演奏效果的提升和观众的理解,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良好平台。

[1] 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N].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702:142-148.

[2] 许梅华.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从《春来沙家浜》和《黄河渔娘》中体会[J].音乐创 作,2014,02:99-101.

[3] 江燕.民族声乐教学中“方言”运用的地位问题—— 方言对民歌地方色彩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4,21:249-251.

[4] 黄茜.浅谈马秋华教授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科学性与多样性—以我的硕士独唱音乐会为例[J].大众文艺,2015,01:222-227.

猜你喜欢

世界舞台钢琴伴奏演唱者
韩食,向着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中国窗口 世界舞台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