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的妥协思想与洋务运动

2017-03-11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清政府曾国藩

王 若 冰

(郑州大学,郑州 450001)

曾国藩的妥协思想与洋务运动

王 若 冰

(郑州大学,郑州 450001)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国家面临着内有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外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虎视眈眈的局面。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曾国藩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对外妥协思想,这种妥协思想在洋务运动中也有很深的体现,但是他的对外妥协思想不是一味地对外妥协,也包含了自强的思想。

曾国藩;对外妥协;洋务运动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都对他褒贬不一。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颇深,在这些思想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就是他的对外妥协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对外妥协思想研究也有不少,但是研究的结论差异很大。本文就曾国藩对外妥协思想入手进行研究,首先简要概述曾国藩洋务运动中妥协思想的表现,然后重点研究妥协思想产生原因及这一思想对洋务运动实践与发展的影响。希望对曾国藩的对外妥协思想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一、曾国藩妥协思想的表现

(一)“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同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侵略者达到了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北京条约》签订后,法国和俄国就先提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想法,法国专使葛罗说:“所有该国停泊各港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1]俄国使节伊格那提也夫在和奕讠斤见面的时候也表明愿意和清政府一起镇压南方的太平军,俄国在水路派兵四百名左右,希望清军从陆路进攻,两国军队联手,就一定能剿灭太平军。紧接着俄国就把以前答应送给清政府的一万支枪、若干门炮等武器运送到了中国。美国一直以来对剿灭太平天国也颇为热心,答应帮助清政府运送漕粮。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就是否“借师助剿”的问题上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虽有部分官员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有损我国威,但是以奕讠斤为首的大部分数官员表示赞同“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2]。于是清政府就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于1862年2月8日颁发上谕,正式做出了“借师助剿”的决策[3],“借师助剿”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英、法等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武器,与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剿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清政府由于和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战争总以失败告终,对侵略者怀有恐惧心理,所以赞同了“借师助剿”的方案。清政府不仅想通过这个方案来镇压国内的反动势力,并且想以此来与外国搞好关系,形成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局面。

当时,湘军已经成为对抗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力量,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完全信任,曾国藩的想法不能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他对“借师助剿”存在着很大的疑惑,不能完全接受这一做法。1861年,他说: “目前权宜之计,只宜借兵守沪城,切勿遽务远略”,意即借洋兵以助守上海共保华洋之人财则可,借洋兵以助剿苏州,代复中国疆土则不可。[4]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借师助剿”是采取了防范态度。但最后他还是依照清政府的指示,忠诚地贯彻了“借师助剿”的主张。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他的妥协思想,他原本抱着天朝上国的态度,但是通过“借师助剿”可以看出来曾国藩对外国的态度有所改变,愿意借洋人的兵力镇压太平天国本身就是在一定意义上向外国势力妥协,所以曾国藩的妥协思想在这件事情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二)对“扬州教案”和“天津教案”的处理

“扬州教案”和“天津教案”是当时影响较大的教案,也是他的妥协外交路线的贯彻。由此受到朝野指责,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此事是自己一生之中之憾事。这两起教案都是当地的民众为了反抗当地教会、传教士的宗教迫害和侵扰而组织起来的大规模抗议运动,但是曾国藩在处理这两起教案中,委曲求全、一味妥协,特别是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是他对外妥协思想的重要体现。当时,由于法国公使以武力相威胁,外国军舰来到天津,七国公使向总理衙门抗议,企图迫使清政府接受他们提出的极为苛刻的要求,当时清政府感到事态严重,让军队严阵以待,然后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与法国交涉,曾国藩说:“百姓小忿,不足肇边衅”[5],在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中,完全满足了侵略者的欲望,逮捕80余名群众,“先后两次,共得正法之犯二十人,军徙各犯二十五人”,天津知府、知县发配边疆,赔款49万两[6],清政府还专门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到法国赔礼道歉。

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也深知此案“曲在洋人”,但具体处理教案的时,他坚持以中外“相安无事”的原则出发,表明即使错在洋人,也不能明确地指出来,而是要含糊其辞,最后以严惩平民而结案。之所以这样处理,目的是为了要维持所谓“中外和好”的局面。曾国藩认为这种“委曲求全”并非长久之道,而是敌优我劣情况下的暂时的对外妥协之策。但即使是这样,仍然需要采取“保和”与“自强”相结合的“驭夷之法”。他提出,外交原则是“仍然坚持一心曲全邻好”,不能自己制造兵端,这样有利于保护民众;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两个方面都需要注意。由此可见,曾国藩的外交指导思想是“对外须保和”,“对内须自强”。但是曾国藩的外交妥协思想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比如过高地估计了外国侵略势力,小觑人民大众的爱国力量,只求得了暂时的“中外相安”局面。

二、曾国藩妥协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1.清王朝的日益衰败

曾国藩对外妥协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清王朝处于“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政治腐败,国库空虚,社会混乱,兵不堪用,民不聊生。汉族、满族之间的矛盾、封建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国外侵略势力在步步紧逼。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早已经进入衰亡以至奄奄一息的时期,清王朝统治江河日下。曾国藩刚好在这个时期开始步入仕途,四月份进入翰林院,五月份鸦片战争就爆发了,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出现了带有资产阶级革命色彩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紧接着出现了北方捻军起义、西南苗民起义、西北回民起义,这些起义持续十几年、蔓延十几省,动摇了封建统治根基,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地位,成为清政府统治集团的心腹大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形势每况愈下,同时外国侵略又与日俱增,面对这种空前未有的危机,朝野上下大部分人无不感到震惊惶惑、束手无策。

曾国藩从“天朝上国”无上尊严的迷梦中惊醒,认识到“救国”乃当务之急。同时,他又清醒地看到中外实力悬殊,不可能与列强硬碰硬,依靠武力与之周旋,是不现实的。如他在办理天津教案的奏折里这样分析形势: “倘即从此动兵,则今年即能侥胜,明年彼必复来;天津即可支持,沿海实难尽备。”“中国与外国交接,可偶结一国之小怨,断不能激各国之公忿,使彼协以谋我,则处处宜防,年年议战,实属毫无把握。”[7]曾国藩对外国侵略者的妥协是切合实际的、暂时的,他不是只有满腔热血、一心主战,也不是只会妥协投降、一味求和,他站在国家大局下积极地提出对策,缓解对国家不利状况,为国家争取相应的利益。

2.农民起义力量的日益强大

清政府腐败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了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广大农民不堪忍受贪官污吏的搜刮与勒索,纷纷起来反抗。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该起义总共持续了14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这是促使镇压各地农民起义的曾国藩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妥协的一个因素,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自己也强调了“吾方以全力与粤‘匪’相持不宜再树大敌另生枝节”[8]。

3.清朝军事力量弱小

清王朝在军事上常设的正规军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鸦片战争前,八旗总数约22万, 绿营总数约66万。但是清军很久没有打过仗了,大多数武官只知道领薪俸,对军营中的事物向来不管不问;士兵则就知道掠夺农民,鱼肉乡里,很少组织起来进行操练;外省驻兵,往往是骑兵没有马,水师素不识水。大多数武器锈蚀不堪,而且清军大部分用的都是明朝以来的火枪、火炮,战船多半用薄板旧钉钉成,弹药只求打出声响,这样的军队实际上早已丧失抵御外来侵略势力的能力。曾国藩认为: “至西洋通商各国,但以信义自处,一时当可相安,……当此积弱之际,断难与争锥刀之末”。[4]他还假借总理衙门的旨意说: “枢府意旨盖以船坚炮利不逮洋人,不得不专恃和议。”[9]后来,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向外国侵略者支付了大笔的赔款,导致清朝的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银子来支持军事的发展。

(二)文化渊源

1.客观上受到中国传统纲常思想的影响

曾国藩文化思想主要渊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二是西方近代文化,而曾国藩的对外妥协思想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出生于中小地主阶级家庭,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以理学为核心,对内维护满清封建王朝阶级统治,固守儒家礼法名教,对外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思想路线。曾国藩的思想具有封建保守性与开放进取性并存的双重特点。曾国藩的思想中开放进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思想中封建保守的特点也在后来的对外交涉中有鲜明的体现。他对封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糟粕不加批判地予以继承,导致他对西方近代先进思想和政治制度一概排斥,极力固守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封建纲常名教,捍卫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这表明曾国藩的文化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处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上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主观上受到黄老道家思想影响

曾国藩的思想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是基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之上,融合道家等各家的思想,这些思想经过融会贯通后被曾国藩以不同的方式付诸于实践。曾国藩的家乡在湖南,湖南地区文化中有很深的崇道传统,这点就使曾国藩更容易接受道家思想,并且能够积极地运用道家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道家的黄老思想不仅使曾国藩得以修养身心,进一步得到心灵上的自由与超脱,也有利于处理外交事务。比如他遵循知雄守雌和卑弱自持的对外妥协策略处理外交事务等方面,就表现出黄老道家色彩。曾国藩在他的执政实践生涯过程中,不时体现出道家色彩,使他改变了以往过于强硬做法,注重以柔克刚,在外交实践中自觉采用道家思想处理出现的各种危机,结果获益匪浅,曾国藩的对外妥协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

三、曾国藩妥协思想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一)建立企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与西方侵略者战争的失败,使曾国藩意识到落后就意味着挨打。想要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军事技术,就必须引进西方先进武器技术,创建自己国家的军事工业。1862年10月,曾国藩筹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开始试造子弹、火药和炸弹,用来装备湘军。安庆内军械所还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发动机,紧接着试制出一只木壳轮船,曾国藩将它命名为“黄鹄号”,这只木壳轮船揭开了中国自制轮船的序幕,这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1863年,曾国藩选派最早留学美国、熟悉欧美情况的容闳,到美国购买制器之器,采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设备,进行机械生产,正式建立近代机器工业。1865年,容闳向美国一家公司直接购买进口了第一批机器,这批机器后来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曾国藩同李鸿章共同筹设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1868年8月,该局制造的第一艘轮船是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轮船。1868年,他还鼓励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大量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1872年,选派官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所以说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我国的近代科学技术水平,揭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二)洋务运动走向破产

清末,中国的地主阶级官僚知识分子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清朝的封建统治。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洋务运动只能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

曾国藩的妥协外交路线,正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制订的,同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奕讠斤等人是基本一致的。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也贯彻落实了他的这种妥协思想。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继承了这条妥协外交路线,在中法战争中虽然打了胜仗,但还是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合约;在中日战争中避战怯战,导致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国家陷入“国将不国”的绝境,洋务运动也不得不宣告破产。

[1] 章继光.曾国藩思想简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42.

[2] 贾祯,等.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7.

[3] 宝鋆,等.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

[4] 汪世荣.曾国藩未刊信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李鸿章.曾文正公全集·曾文正公神道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62.

[6] 朱金甫,吕坚.清末教案[M].北京:中华书局,1996:934.

[7]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复宝佩蘅尚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48.

[8]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议复调印度兵助剿折[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27.

[9]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复李中堂[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20.

(责任编辑:刘学伟)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4.020

2017-06-13

王若冰(1994-),女,河南漯河人,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K256

B

1009-2080(2017)04-0092-04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清政府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