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2017-03-11耿玉芳
耿 玉 芳
(潍坊科技学院 科研处,山东 寿光 262700)
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耿 玉 芳
(潍坊科技学院 科研处,山东 寿光 262700)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作为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具体实施者之一,其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提升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是教师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综合,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内涵要素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增强,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下热词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要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高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与传播的有力担当者,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势在必行。
一、新建本科院校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成立时间较晚,教育部2000年以后批准设立的专升本或几所学校合并成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十几年来,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5.6%。新建本科院校虽已占据“半壁江山”,但与老牌本科院校比,该类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相对不高,要确实承担起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这一重任,急需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一)从新建本科院校看
第一,新建本科院校多是专科升级成本科或是几所学校合并而建,且多分布在非省会城市,地方传统文化氛围不浓;第二,新建本科院校相对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对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要求自然就不高;第三,新建本科院校建校时间短,引进教师集中且仓促,教师师德尚需完善。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
(二)从教师本身素养看
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与传播的有力担当者,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他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本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算不上深厚,自身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肤浅、零碎,对所在地区的民风民俗、文化遗迹知之不多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三)从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与新建大学内涵发展之关系看
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与大学内涵之建设、大学品味之提高存在正相关关系。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提升,将积淀学校的传统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大学文化,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品味和境界。
综上,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提升研究重要且必要。
二、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内涵要素辨析
(一)相关概念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本文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教师素养、教育素养、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概念的阐释。教师素养包含面较广,一般认为包括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侧重于个人综合素质;教育素养是指本人在教育与教学中表现出的素养,侧重于教师素养中的能力素养;文化素养一般指教师的知识面、知识层次方面,侧重于教师素养中的知识素养。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指教师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广度与厚度,主要是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则是指具备一定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是否能够把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理念、思想等传授给学生或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的素养,它既是一种文化素养,又是一种教育素养,是教师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综合,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内涵要素
由上,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丰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即一名教师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量的多少和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深度。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广度,二是深度。传统文化知识渊博,是指既要阅读各类传统经典、理解思想意蕴深厚的儒释道学说,又要了解中国历史、涉猎审美品位较高的唐诗宋词等各个领域,即构成尽量完整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具有独到深入的见解,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甚至是学说体系。唯有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情感以及审美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建构起深厚的文化素养与高尚的人格情操。
2.高超的讲授传播能力。教师具有了较为深广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能否系统地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即通过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将传统文化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入脑入心,而不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者是教学方式方法简单机械,这是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施教能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比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或者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正确的价值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内容体系复杂,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传统文化,应采取扬弃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增强自己的辨识能力,这种辨识能力与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密切相关。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正确剖析传统文化的真正义理和内涵,才能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和发扬,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的正确性。
4.良好的行为操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说到底是一种人生修养,难以量化,但能否做到慎独,能否真正践行,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行合一是教育的目标,传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所以良好的行为操守是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会更多地从教师“身教”的层面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屈原、陶渊明、范仲淹等,他们良好的行为操守、高尚的人格,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形成特点
素养,《辞海》中定义:第一,修习涵养;第二,平素所供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是指一个教师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修养和教育素养。其形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长期性
因为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作为前提基础,及在此基础上生发形成的教师个人的学术观点、思想、体系,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逐渐提高的过程,因而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二)内化性
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教师个人的优秀品质、良好修养,它必须经过教师个人的了解、理解、提炼、综合,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品质和修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内化有两条途径:一是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需要以“读”为本。读既是掌握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又是将经典内化为传统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二是领悟,只有真正领会前人的思想,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才能言传身教,正己化人。
(三)实践性
一个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经典文化知识量的多少和教育能力的大小,更取决于其是否将之落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能力。实践性是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重要特征。因为身体力行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更利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再者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关键在以实际行动阐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路径
(一)强化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重在思想认识
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新建本科院校应引导教师从服务国家战略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层面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怀揣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从而依靠其自身努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积累,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素养的自我提升。
(二)强化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素养,重在文化底蕴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是师资的培养,所以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其次,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多途径积累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底蕴,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比如从电视上看《国宝档案》《台湾百科》,看各民族风情;在网络中遨游,看易中天讲授的中华史,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看中国的名人名家;到书本中学习,读唐诗宋词,看明清小说;赏儒家修身,明佛家治心。书海中成长,谈论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浓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强化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能力,重在传播教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才能被大学生们接受。这就要看教师的传统文化施教能力,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用好现代传播手段,可采取恰当的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让古典诗词、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愿意接受中国传统经典文化。
(四)强化教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格修养,重在行为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思想、信念和修养,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理想、人生智慧、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追求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应广博地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 周曙光.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策略——基于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施教能力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16,(01).
[2]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
[3]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4] 李炫锦.学习新党章,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J].劳动保障世界,2016,(35).
[5]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6] 陈洪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N].广西日报,2017-02-23.
(责任编辑:张连军)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4.003
2017-06-22
2017年度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提升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耿玉芳(1969-),女,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兼人文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
G641
A
1009-2080(2017)04-0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