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创新与古代书院文化继承批判
——以青州古代书院为例

2017-03-11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院大学精神

赵 建 磊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大学文化创新与古代书院文化继承批判
——以青州古代书院为例

赵 建 磊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书院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书院在千余年的历史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制度内涵,所创造的教育经验,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现代大学文化创新,要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注重包容争鸣,涵养良好教风学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学文化;创新;书院文化

中国文化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大学作为文化建设的高地,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与国际交流诸方面的功能,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因此赋予了极其崇高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延续千年的书院历史所积淀的丰富文化精神和制度内涵,对于今日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引起了学术界普遍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古代书院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领域之一。笔者认为,可以将书院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书院,例如,建于北宋仁宗年间、被称为“书院文化青州活化石”的松林书院等,这类书院具有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第二类是教会书院,例如,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于1881和 1884年在山东青州先后创办的培真书院、广德书院等,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教会建立的书院;第三类是现代书院,在当下国学热背景下各地相继建立的书院,其中高校建立的书院属于本文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文脉清晰,古城特色鲜明,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宋代著名的松林书院、近代的教会书院等16所书院,其中坐落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的培真书院古楼建筑群一直保存完好。这些历史资源,对于书院历史文化发掘传承与现代大学精神创新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关于传统书院文化精神的再认识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完备,持续的传统是“学在官府”。春秋中期开始出现私学,发展至战国时期,私学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唐代以后,书院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私学的重要形式。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开元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1],这时的书院是朝廷藏书、校书的机构。唐末五代社会动乱,士儒寓居草野,无以显身晋阶,遂潜心讲学研究,书院应运而起,书院职能也于此际转入讲学读书研究领域。北宋初期,社会安定,作为对朝廷设置州县学校的补充,士子儒生择胜地、立精舍,群居讲学,书院发展由此进入兴盛时期。松林书院建于北宋仁宗年间,因院内对植古松二株,干矮枝阔,时称“矮松园”,明正德年间更名“松林书院”,沿用至今。书院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但主要还是通过教学来传承文化。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书院也同官学一样开始探索改革。如上海的格致书院、杭州的求实书院等,增加西学和实学课程。1901年清政府颁布“书院改制诏”[2],书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中蕴含诸多可以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传统中寻求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传统书院文化精神可归纳为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兼容精神、批判精神。

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是中国历代教育的根基,传统书院文化中尤其注重德育教化,注重道德培养的实践性。学者陈平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注重受教育者人格修养的培养。南宋理学大儒朱熹提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教育宗旨,主张“兴德业”,将伦常礼教转化为个体道德的思想品质,他认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3]传统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将教学与道德完善、品性修养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尤其注重道德培养的实践性。书院学规对学生的德行修养有明确具体要求,强调学生在书院学习首先要做到“志在圣贤,力求仁义,上通性命,内治身心。”书院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考察研究、祭祀仪式等实现道德修为的内化。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的《白鹿书院揭示》中,要求生徒严格遵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南宋以后,大多数书院都遵循这一学规,只是因时因地不同对个别条目稍作调整而已。重视道德教育是实现个体道德完善的具体手段,也是书院人文精神彰显的一个维度,松林书院历来以“彰显先贤,激励后学”为办学重要维度。松林书院所在地是王曾少年时代的读书处,王曾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状元及第,官至宰相,封沂国公。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卷13《营建志上》载,“十三贤祠,在松林书院。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昂奏请立祠。”清乾隆甲午年山东学政黄登贤撰《松林书院记》载,“青郡向设松林书院,有祠,祀宋王沂公(王曾)而下十有三贤。盖以策励后学,景仰前徽,志流风余韵于不衰也。”不同时代的文献,均传达书院办学道德示范的明确指归。

倡导学术自由和质疑辩论是书院文化最大的亮点之一。传统书院属于私人办学,学在民间,学者们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为学境界,为学术而学术,以治学影响社会。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倡导质疑批判、辩难求真的学术精神。书院文化中包含的学术自由精神主要是通过“讲会”这一形式来体现。“讲会”就是不同学派就各自的学派思想和学术观点展开辩论,充分反映了书院百家争鸣与兼收并蓄的自由氛围。书院讲会自南宋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在江西鹅湖寺主持了著名的“鹅湖之会”,两位书院大师朱熹和陆九渊就“为学之方”展开了激烈辩论。此后,朱、陆两人多次进行思想交锋、学术论辩,但终未“会归于一”,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书院讲会加强了各学派之间的往来交流,促进了不同学术思想的传播,对于学术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书院讲学是自由讲学,超出于政治法令影响之外,实可说是先秦诸子讲学之风。故其精神不在学校与考试。”[5]正是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激活学术思想,造就学术大师。中国古代的三大学术高峰,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清代朴学都与书院讲会密切相关,引领这些学术潮流的学者均主要通过书院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学术。古城青州书香浓郁,人才辈出,得益于历朝历代松林书院等教育机构的孜孜耕耘。

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书院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兼容并包,师生关系融洽,坐而论道,将孔孟遗风传承延续。书院主持人是道德品行学问均出类拔萃的山长、洞主,这一点启发现代教育应注重学术大师(名师)的培养。1925年,留美归来的陈衡哲、任鸿隽夫妇联名发表《一个改良大学教育的提议》,主张将中西教育的优势结合互补,特别标举中国的书院精神,“中国书院的组织,是以人为中心的,往往一个大师以讲学行谊相号召,就有四方学者龢然从风,不但学问上有相当的研究,就是风气上也有无形的转移,如朱文公的白鹿洞,胡定安的湖州,都是一例。”通过师生民主平等的学术研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对于修正当前同质化教学模式的弊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教会书院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布道。为了布道的需要,传教士在各地兴办讲授西学的学校,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心理,这些西式学校往往命名为“书院”,此即教会书院的由来。教会书院办学目的是招收教徒。西方传教士发现,“在中国办学是最省钱、最有效的传教方法”[6]。在山东传教的基督教美国北美长老会牧师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的办学思想具有代表性,他说“招集天性未漓之儿童,培之以真道,启之以实学,更复结之以恩义,及其学成致用,布散国内。”[7]按照他的构想,教会办学的目的是培养既对基督教教义有精深理解,且能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并对西方教会有深厚情谊的中国自己的传教士,亦即他说的实现基督教的“同种相传”。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教案频发,表明近代中西文化的相遇,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融合主要表现在教会书院不断地适应中国文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发生了各种改变。透过近现代教会书院的演化进程,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即使当时正处于国运衰弱期,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改造力量也不容小觑。

从文化交流层面来看,教会书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融汇中西文化的实体,发挥了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功效。教会书院本质上是移植到中国的西式学校,它将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引入课程体系,在中国学校最早开展科学教育,传播西医知识,开设新式医院,招收女生,这些尝试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具有示范与引领的功效。1881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仲均安(Alfred G.Jones)和怀恩光(J.S.Whitewerigt)在青州创建圣经学堂(Theological Institute 神学研究所),培养布道员。1885年发展成为青州神学院(Tsingchow Theological College),中文校名“培真书院”,时称“北书院”(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校园北部)。1884年,英国传教士库寿龄博士(Dr.Samuel Couline)夫妇创建青州广德书院(Tsingchow Kwang Teh Shu Yun),时称“南书院”(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校园南部)。培真书院和广德书院的建立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地开启一扇现代教育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窗口,较早开创了中国近现代职业技术教育。1887年,培真书院增设师范学堂,培养小学师资。开设社会教育,建有讲堂、会舍、小教堂和博物馆。同年,广德书院开设大学部,成为一所集大、中、小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校。1893年,培真书院得到英国布瑞斯特尔城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Robinson)夫妇的捐赠,新建校舍。因捐款是纪念葛奇博士(Dr.Cotch)和伊利沙·罗宾逊(Elishu Robinson)的,故学院改名为“葛罗培真书院”,旧址即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校园北部的北古楼和西古楼。校舍分上、下两馆,上馆(称正馆)为神学科,下馆(称备馆)为师范科。1885年至1902年,神学与师范两科共毕业227人。至今保存完好的培真书院数幢古建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近年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瞄准文化建设的原点,聚焦文化创新的高点,对于肇始自培真书院的百年办学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凝练并打造“培诚明德,至善至真”的特色育人文化。

中国的现代大学体制由近代开始建立,是参照西方的办学理念与方式而建立的,它的出现同时也宣告传统书院教育的结束。教会书院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福音”其本质是文化侵略;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存在,教会书院在客观上给近代中国输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形态并传授西方近代文化和科学。教会书院文化内涵可概括为技术主义、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兼爱思想,其办学实践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学习的中西结合范式。

三、在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创新书院文化

书院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书院在千余年的历史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和制度内涵,创造的教育经验,值得今日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借鉴。中国大学应传承创新书院文化,为中国特色大学发展寻求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倡导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探索恢复‘书院文化’”。2017年2月,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逐步推开“一制三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构想,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这些理念,与现代书院制构想的大学文化改革实验路径一致。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新与传统是相伴共生的,创新是更好的继承。古代书院教育形成的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成为中国教育的文化基因并持续发挥作用。古代书院的功能之一是人才培养,现代大学应弘扬书院文化的独特精神,挖掘书院积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在传承与批判中创新现代大学文化。笔者认为,现代书院应具有的文化特质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社会担当精神、实践创新精神。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目前较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传统的书院式教育应当很好地融入当代教育之中,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认为,在当下大学文化建设中,结合古代书院文化之继承批判,可以做好以下诸方面工作。

更新教育观念,筑牢立德树人根基。以道德涵养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传统书院文化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民族性根源。古代书院以人文教育为根本理念,属于道德精神的养成式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学术文化的特点,被称作“中国大学的文化与精神之根”。社会的工业性质使得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实用科技型人才和各种管理人才的培养,最终导致人文道德教育的边缘化,造成受教育者人文道德素养的缺失。大学教育要立足培养“四个自信”,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正确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继承借鉴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趋深化,510多所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学堂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遍布五大洲。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自我创新能力与强大生命力,在传统书院、教会书院的交集中有很鲜明地体现。在吸收古代书院文化精神助推大学文化建设创新工作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正确方向,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一手向古,一手向外,兼收并蓄,注重实践与创新。建设科学的大学文化机制体制,提升大学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批判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为先,培养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特长突出的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教育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深度融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重包容争鸣,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借鉴传统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有计划地开发地域文化课程资源,不断优化以课堂文化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习传统书院学术自由精神,激发师生的学习研究热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唤醒大学文化的自觉,使大学文化建设进入以自主创新为内在驱动力的良性发展的新常态。营造自主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新体系,根据不同专业、年级以及学生志趣爱好,依托教学院系与学生公寓设置书院,书院导师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书院可以配备丰富多样的藏书,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采用学生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为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钻研提供保障。近年来,内地部分高校借鉴港台地区大学书院制,尝试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新体系,创建现代书院,实施学业导师制。依托专业学习或学生兴趣爱好,一名老师联系指导数名学生,在选课、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人生之道诸方面进行指导。书院教育以文化活动和文化平台为载体,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激活其“价值基因”。

崇尚求是严谨,涵养良好教风学风。良好的校风是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之一,其基本层面是融洽和谐、善教乐学的师生互动关系,其呈现方式是教风学风的目标达成。古代书院的文化精神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突出表现为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孜孜以求。书院中师生朝夕相处,切磋砥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深厚,其情谊来源于书院管理和学术交流中师生能够平等对话、质疑和论辩。“亲其师,信其道”。书院制可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使师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往和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和对话机制。古代书院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亲密无间,师生之间就学问相互切磋、平等互动,形成了诲人不倦、融洽和谐的超功利的师生关系,书院中情谊深笃的师生关系留传下不少佳话,对于改善当下师生关系隔膜化倾向具有借鉴价值。

提倡质疑探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胡适认为,书院精神“大致有三: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其中尤其强调“书院之真正精神唯自修与研究,书院里的学生,无一不有自由研究的态度,虽旧有山长,不过为学问上之顾问”[8]。创新能力不足是现在大学的突出问题之一,创新人才培养欠缺是制约现代大学文化提升的瓶颈。借鉴古代书院文化资源,在大学教育中倡导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学术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精神,鼓励师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加强校政、校地合作,智力支持地方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发挥文化引领、智力助推的积极作用。

拓宽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学文化建设应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在创新转化领域开展具备引领性的深度开发与合作,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实现中外高校人文交流,科技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1]李林甫.唐六典(卷9)[M].北京:中华书局,1992:237.

[2]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489.

[3]朱熹.朱子语类(卷13)[M].长沙:岳麓书社,1997:200.

[4]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452.

[5]胡美琦.中国教育史·两宋书院讲学[M].台湾:三民书局,1986:385.

[6]顾长声.从马利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71.

[7]王元德,刘玉峰.文会馆志[M].潍坊:潍县广文学校印刷所,1913:4.

[8]胡适.书院志史略[N].北京大学日刊,1923-12-24.

(责任编辑:张连军)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the Succession and Criticism of Ancient Academy Culture

ZHAO Jian-lei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Qingzhou Shandong 262500)

Academ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the academy accumulated cultural spirit and institutional connotation as well as creat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 which provides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piritual support for university cultural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innov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ies, we must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olerance of diverse thinking, cultivate good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mosphere, train the abilities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then improve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university culture; innovation; academy culture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4.001

2017-06-22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书院文化发掘与大学文化创新研究”(YG15010)。

赵建磊(1965-),男,回族,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副教授。

G649.299

A

1009-2080(2017)04-0005-05

猜你喜欢

书院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朵云书院黄岩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