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唐写本《摩尼教经》的解读

2017-03-11王姿怡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文化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写本残片学术界

王姿怡(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关于唐写本《摩尼教经》的解读

王姿怡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近代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有四大发现,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敦煌遗书就是其中的代表,敦煌遗书中包括《下部赞》《摩尼光佛法仪略》和《摩尼教经》等三件摩尼教经卷写本,而本文的研究则主要围绕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摩尼教经》展开。

《摩尼教经》;敦煌藏经洞;唐写本

提到摩尼教,我国大部分民众都会感到陌生,但其旧译名明教却在中华大地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曾有过较高影响力的宗教,摩尼教在历史上曾广泛传播,无论是在唐朝传入中国,还是在波斯及东罗马帝国境内的传教,都显示了摩尼教的影响力,但随着基督教打击,摩尼教逐渐消亡在历史宗教舞台中。摩尼教的经文与著述自此大量遗失,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摩尼教的研究只能结合间接资料展开,这也使敦煌遗书中《下部赞》《摩尼光佛法仪略》和《摩尼教经》三件摩尼教经卷写本的出现对摩尼教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唐写本《摩尼教经》概述

作为敦煌遗书中唯一存于国内的摩尼教经卷写本,其本身也是中国收藏的唯一一卷汉文摩尼教经典,中国学者在对这一经典进行研究中,认为该摩尼教经卷写本能够较好地为摩尼教在中国的演变提供参考,且这一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敦煌遗书中的《摩尼教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号BD00256(原编号宇56,胶卷号8470),卷轴装,首残尾全,全卷长639厘米。刚刚发现《摩尼教经》时,中外学者将其称为《摩尼教残经》,后改为《摩尼教经》。《摩尼教经》的行文与佛经类似,可以断定该经的形成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通过教主与弟子问答的形式阐发摩尼教关于人类并存明暗两性的教义是《摩尼教经》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存的《摩尼教经》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残缺,但从中也能领略到摩尼教主提出的善恶二元论思想的风采。[1]

二、唐写本《摩尼教经》的解读

在中外学术界中,关于《摩尼教经》展开的研究较多,而不同研究取得的成果也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为此,本文就现存的《摩尼教经》展开对唐写本《摩尼教经》的解读。

在调查中发现,当下中外学术界已经可以断定《摩尼教经》的作者并非摩尼本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20世纪后世界各地出土的摩尼教残卷与残片。在这一结论得出后便有学者提出质疑:《摩尼教经》的原文出处是否为摩尼教七部大经?而要明晰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了解摩尼教的七部大经。摩尼教七部大经的概念源于敦煌遗书中出土的汉文著《摩尼光佛法仪略》,主要包括《净命宝藏经》《秘密法藏经》《赞愿经》<大力士经>等七部经著,不同于基督教与佛教等教派,摩尼教的七部大经为摩尼本身用古叙利亚文所写。摩尼教七部大经很多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地出土的大量《大力士经》残片,还是有很多学者发现了这一残片与唐写本《摩尼教经》之间存在的联系。[2]

敦煌出土的唐写本《摩尼教经》出自何处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结合宗德曼在20世纪90年代公布的《大力士经》中古波斯文残片,敦煌出土的唐写本《摩尼教经》属于摩尼教七部大经之一《大力士经》改编本的这一认知在学术界流行起来,这主要源于《摩尼教经》包含大量《大力士经》残片中显示的内容与典故,由于《摩尼教经》的原本为用帕提亚文写的《慧明说教》,所以这一研究往往也需要适时结合《慧明说教》的内容。[3]

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中有着“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大世界”等内容的记载,这一创造人类的记载与出土《大力士经》残片中所示内容基本一致。而在唐写本《摩尼教经》中,还存有“以五明性禁于宍身为小世界”“又以妙火禁于皮城”“若有明使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等记载,这一记载描绘了贪魔将清气等物囚禁在肉身的五个部位、解救明性的手段、明使出世教化众生等内容,而这一内容在当下出土的《大力士经》中有详细的连续细节描写。

将中古波斯文《大力士经》彼得堡残片与唐写本《摩尼教经》进行对比后就能发现,《大力士经》彼得堡残片与唐写本《摩尼教经》中都对热爱、诚信、具足、忍耐、智慧等五施有详细表述,这些分别与唐写本《摩尼教经》中的相关文字实现了对应,虽然二者在书写语言上存在着较大差别,但其所传达的内容却相差无几。所以,笔者认为唐写本《摩尼教经》本身与摩尼教七部大经之一《大力士经》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为《大力士经》的改编本,在马小鹤的《中古波斯文残片S52译释——摩尼教《大力士经》研究》中,其提到了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不可能直接出自埃及科普特文的《克弗来亚》,而结合本文,将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与《大力士经》比较,笔者可以确定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必然与《大力士经》之间存在着联系。[4]

三、结语

在对唐写本《摩尼教经》的解读中,笔者着重论述了唐写本《摩尼教经》与摩尼教七部大经之一《大力士经》存在的联系,而结合本文内容与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唐写本《摩尼教经》与《大力士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这一联系是否说明敦煌出土唐写本《摩尼教经》为《大力士经》的改编本,还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李晓光.敦煌文献编纂成果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

[2]张小刚.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3]杨富学,盖佳择.敦煌吐鲁番摩尼教文献研究述评[J].吐鲁番学研究,2015,(2):79-95.

[4]马小鹤.中古波斯文残片S52译释——摩尼教《大力士经》研究[J].暨南史学,2012,(00):26-42.

【责任编辑:周 丹】

B989.1

A

1673-7725(2017)02-0226-02

2016-11-30

王姿怡(1964-),女,北京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写本残片学术界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英藏西夏文《庄子》残片考释
西夏写本《佛前烧香偈》考
西夏文写本《整驾西行烧香歌》释补
两则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残片考释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时光残片
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片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