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排名何时了

2017-03-11刘恒友

辽宁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考分字眼无序

◎刘恒友

隐性排名何时了

◎刘恒友

是学生,就少不了考试;是考试,就必然少不了排名。

排名一事不知是何时因何事而起,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自从有了三六九等的意识之后,就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必须有个先后。于是,“名列前茅”“名落孙山”一说兴起。排名历史非常悠久,应该有几千年了。人们早已习惯了排名或是被排名,他们为了光宗耀祖或是有个美好的未来,就加倍努力,力争上游,使一切都名正言顺。可是,好像从来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要把人排个先后。

社会如此,学校亦然,不是说学校是个浓缩的社会么?既然这样,学生和教师也就无法逃脱被排名的命运了——明里是把学生加以排名,暗地里则是将教师排个先后。因为,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又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当然,万事都会有个例外,排名亦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于是乎,有人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排名”的问题了。只不过,“思考”之后的结论是,成年人排名理当,小孩就不应该,那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从国家明文规定“不得排名”之后,学校之间、班级之间也就不再大张旗鼓地排名了。不过,上有政策,下也必有对策。学校将学生考分随机随意打乱排列,不分先后,“无序”排名因此而生。“无序”排列与正常排名看似不同,实际上,并无二致。尽管公布的成绩是“无序”的,但惯性思维自会让学生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同学比较,以明确自己在班级上的位置。此外,还有“删字”排名法,这种排名就是将学生姓名中的某个“不重要”的字眼删掉,只显示学生姓名中的“关键”字眼,以便学生、家长和教师凭借“关键”字眼可以推知“此人”是谁。可有些学生的姓名只有两个字,似乎无法删减字眼,你可别担心,“智慧”的教师有的是法子,将其写成“阿谁”呀;或者,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字眼,在“姓”和“名”之间加一“某”字。更别说“学号”排名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只需依据学号次序先后张榜学生成绩,虽说不见姓甚名谁,可学生和教师心知肚明。这些排名看似不分先后,实则先后早已了然于心;看似无序,实则有“意”。

教师这么做,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呀!“智者”曾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应试教育时代,“分数”不只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行证,更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能否扬名的最好明证。何况家长、社会看重的也只是这“分数”,学校不得不重视。可是,家长和社会又不希望学校因为“分数”而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既想马儿长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好的事?要想孩子成绩好,就非得让孩子经受点打击不可,明着不行,就来暗的。因此,每次考试,特别是大型考试之后,教室里必然会张贴单科成绩以及各科总成绩,只是“分数”不再是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而是随意无序排列。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更具有要义的是,这样既可以打击一些“浮躁”分子,又可以鼓励部分“后进生”。确实是一举两得之“美事”,何乐而不为?

虽说榜单上很难再见到1、2、3之类明显标示名次先后的数字了,但是,考分的大小排列其实就等同排序了,其名次先后不言而喻。纵然考分以无序方式出现,分数大小对比也特别“显眼”,更是会打击某些学生的自信心。难怪榜单上的某些姓名常常会被抠掉,因为“后进生”也有自尊,也想考好。

那么,考分张榜真的可以激励“后进生”吗?我看未必。首先,“后进生”也想学好,也想考个好成绩,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学会,自然就考不好了。正如某哲人所言,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则不尽相同。学生考不好,必然也各有各的原因,绝对没有天生不想学、天生不想考好的。他们大多是因为基础不扎实,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还可能是因为沉迷于他物而没有用心学习等等。只有找出他们各自的原因,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激励他们。

其次,张榜所导致的“怕”,好似一张无形之网网住了“后进生”,他们没办法放开手脚,轻松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加之基础薄弱,如何能产生学之兴趣?没有兴趣,又怎能学会学好?再说,怕也会使“后进生”失却那原有的自信,也就不敢或是不愿问同学问老师,最后,只能是“恶性循环”,越学越不想学,越学越不愿学,考不好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激励“后进生”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不过,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当是最佳选择。如果排名成了激励“后进生”的唯一妙计,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老师理当用心疏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考试的意义而不再惧怕考试。只希望学生希望考试能回到正轨,不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学生不再怕考试之时,排名自会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激励”机制。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

猜你喜欢

考分字眼无序
车身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系统
分式求值——中考分式题的核心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数学模型之试卷综合评价模型
张博庭:煤电不能再这么无序发展下去了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中考分式题题型展示
剔除口头禅
高速路上右行规则与无序行驶规则的比较研究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