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视角下政治术语翻译分析

2017-03-11兰冬秀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术语译者译文

兰冬秀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英语系,福建 福州 350202)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视角下政治术语翻译分析

兰冬秀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英语系,福建 福州 350202)

中国的政治术语是中国特有的体现中国制度和政治文化现象的词语,将其翻译成英语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由于政治术语的严肃性以及中国与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能否将中国政治术语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海外读者受众,翻译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政治术语翻译更适合的策略,以更好地进行政治翻译,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

政治术语;适应;选择;翻译策略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文件是其中的主要载体,而这些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中的重要政治术语更是重中之重。这些术语具有重要意义并富有中国特色,具有内涵明确、富有特色、适于传播等特点,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广受国际社会关注。而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政治术语需要用易于被海外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要让国外受众了解和接受这些术语,翻译工作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作用

要做好翻译,一方面要满足作者的表达目的,另一方面要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即:要忠实于作者和读者。对二者的忠实本质上似乎可以统一,但在翻译实践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国际社会准确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客观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是对外传播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工作中,不仅要创造符合国情、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达,还要以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翻译工作也应转变思路、适应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要求,努力提升翻译质量和水平。而翻译政治术语,译者首先要深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读懂党的方针政策,坚定政治立场,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外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尽量使用符合他们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全新的理论视角,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入手,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提法为指导,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角度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构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将翻译与文化语境统一起来,既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探讨,又对译者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新的审视。

政治术语的翻译,实质上也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作者和读者等因素,针对不同的政治术语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一个实践过程。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翻译、文化等素质适应外界环境,不断地对政治术语的翻译进行选择、斟酌、比较、筛选,最终确定适合的翻译。

二、翻译的生态环境

翻译的生态环境是指原语、原文和译文所体现的世界,即社会、作者、语言、文化、读者和委托者等互相联系有机的整体。其构成要素包含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优化选择多种因素的集合。[1](P40-43)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精气神”“不折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绩工程”等术语,体现了中国当今的政治动态,在向海外读者和受众展示真实的中国时,不可避免地要翻译这些中国特色的词汇。对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来说,由于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需要译者在深刻了解翻译生态环境、熟悉双方文化背景等条件下巧妙的阐释,实现作者和读者的顺利沟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准确地传递给海外读者。

首先,译者对本土政治、文化环境等有深刻的认识。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杨雪冬认为,有两类政治术语的翻译最有难度:一种是蕴含中国政治意图、富有中国政治语言特色的术语;另一种是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术语。要翻译好这些政治术语,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翻译技能。一方面,作为翻译政治术语的译者要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在翻译时要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若译者政治意识不强,就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失误,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译者也要对本土文化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有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将之翻译为目的语。

其次,译者要对全球的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有深刻的认识。在一种文化里有些不言而喻、易于理解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花费很多工夫加以解释。[2](P34)译者要增强全球意识,对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明白目的语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等。译者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然后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取长补短,建立一个共识,这样才能通过翻译成功地使原文的内涵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如2005年中国政府翻译白皮书《反分裂国家法》时就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反应度,结合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1861年南方11个州企图脱离联邦的历史,将关键词“反分裂”英译为“anti-secession”,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secession”的字典定义是”withdraw from membership of an organization,state,etc.”,指“退出或脱离一个组织或国家”。如加拿大的魁北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次企图脱离加拿大而独立,但均未能成功。英国的苏格兰因与英格兰的历史积怨,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发现北海油田,民族独立意识也越来越高涨。而美国当年南方的11个州为了反对林肯解放黑奴,于1860-1861年间也相继企图脱离联邦。因此,将“分裂”翻译为“secession”而不是“separation”能与这些国家的读者产生共鸣。“secession”这个词既合乎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这个客观事实,同时也易于被相同背景和经历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以传达的信息就更加有效。同样,一些媒体将“台独运动”翻译为“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independence”多指殖民地国家为摆脱殖民统治而自立自强的运动,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将之翻译为“Taiwan Secession Attempt”会更适合。[3]

三、译者的中心主导地位

一直以来,翻译界普遍认为在“原文—译者—译文”这一关系中译者处于中间位置。也正是因为译者这一特殊位置,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调整位置和功能,以适应作者和读者之间话语权利的关系。从近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原作和译作的比较上,出现了过分强调原文的原文中心论和译文的译文中心论。

实际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直发挥主体和主导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谈论译者主体性问题,对译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彭卓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翻译研究忽略了译者这个翻译中的主体,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4](P123)许均认为,在定义翻译主体性时,要考虑到作者和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还是译者这个主体。[5]翻译适应选择理论提出“适应”和“选择”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是译者,因为译者是一个独立主体,翻译活动必须通过译者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完成。译者处于不同的语言、意识、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叉点上,其既是翻译过程的主体,又是使翻译得以进行的保障。为了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译者会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策略、自身的认知水平等来对译文进行修改、调整。

作为政治术语的译者,首先要考虑国家立场,要代表国家形象,因此在翻译时受到诸多束缚,需要特别谨慎,要字斟句酌。从翻译实践角度来说,译者在做政治术语翻译时都是有意识、主动的适应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译者意识程度越高,其适应与选择优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译者本能的适应与选择,从而获得最佳的翻译效果。

四、翻译的适应和选择

奈达和泰伯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成功的译者需要尊重语言特征,根据不同的语言特征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6]因此,翻译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时,既要适应原文文本的语言形式,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适应译语的语言形式,使译文和原文保持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杨明星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基础上专门针对外宣翻译提出“政治等效”概念,认为对外翻译要忠实反映原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觉悟,更要用读者能接受的语言准确地翻译和表达,达到政治含义信息的对等。[7]

对于译者来说,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根据翻译的生态环境选择合理的译文、翻译技巧。适应的目的是求存、求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去除不适合的翻译而留下好的翻译。刘雅峰认为,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和选择受到外宣翻译的异质特征、目的、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译者的意识等因素的影响。[8](P42)诺德认为,“目的法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即目的决定手段。[9]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在翻译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全球和国内环境因素外,译者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作者和读者因素,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来达到向海外读者有效传达信息的目的。

1.直译原则。若政治术语没有复杂的内涵,则可以采用忠实的原则进行直译,既能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保留原文的风格。如“邓小平理论”译为“Deng Xiaoping Theory”,“三个代表”译为“Three Represents”,“与时俱进”译为“keep pace with the times”,“科学发展观”译为“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译为“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2.意译原则。意译是指着重于原文的意义,不拘泥于原文的句法结构等外在形式,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目标语的句法结构将意思表达出来的翻译方法。它着眼于用目标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忽略形式对等。以“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中的“扶上马、送一程”的翻译为例。“扶上马、送一程”一般指中国古代人们道别的一种方式,指送别者将要离开的人扶上马,再陪着走一段路来送别,现在用来表示对需要帮助的人暂时提供一些帮助。如果直译的话海外读者会觉得莫名其妙、不好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文化背景。因此,采取意译的方式会更好。中央编译局发布的官方译文为“give (sb) a leg up to get (sb) going”。“give (sb) a leg up”是英文习语,指“帮助某人、助某人一臂之力”,与“扶上马、送一程”的含义相同,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3.音译原则。杨明星认为,我国外事部门在涉及争议地名的翻译时,要坚持以政治等效为主,采取音译的译法比较适合,以宣示中国对其拥有主权。[10]如中日关系中的热点词汇“钓鱼岛”的英译,日本及美国一贯按照日语译法称之为“the Senkaku Islands”或“the Pinnacle Islands”。我国官方则一律音译为“the Diaoyu Islands”或“the Diaoyu Dao Islands”。类似的情况还有台湾、澎湖列岛等。台湾在以前被葡萄牙人称作“Formosa”,意为“美丽的岛屿”。但这个词具有殖民色彩或者带有政治立场倾向性,要避免使用这个名称,而应直接音译为“Taiwan”。同样,“澎湖列岛”要音译的“Penghu Islands”而不是“The Pescadores”带有殖民色彩的词。

4.释译原则。在中国政治术语中有很多的缩略词非常简练,但是所用这些高度精炼的词语通常都含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如:“十二五”规划、“三讲”、三下乡、三公经费、三支一扶等。[11]因此,如果照字面直接直译的话,外国读者不可能理解其真正含义,也就无法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对一些无法转译,但直译后又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应进行解释性翻译。比如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官方发布的译文为“simultaneously deal with the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make difficult structural adjustments,and absorb the effects of previous economic stimulus policies”,这样就将“三期”的具体内容通过翻译解释的非常清楚,便于海外读者理解。

5.灵活处理原则。指根据原文和想要达到的翻译目的采用灵活的方式来进行翻译。以“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中“拦路虎”的翻译为例。“拦路虎”旧指拦路打劫的匪徒,今指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虎情有独钟,比较熟悉。人们通常会用老虎形容一个人健壮有力、威武勇猛,如“如虎添翼”。另一方面,由于老虎的凶猛残忍,人们也将“虎”用作贬义词。如“与虎谋皮”。《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和形象广为人知。因此,当党中央提出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时,很快就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而狮子在英美人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虎。许多谚语都与狮子有关,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lion mouth虎口(虎穴);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捋虎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lion-hearted虎胆(勇猛的人)等。所以,这两种动物在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运用有相同之处。因此,官方发布的“拦路虎”的译文为“a tiger in the road”,巧妙地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而具有相同之处的“狮”和“虎”对应起来,既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又照顾到目的语的语言文化。

综上所述,政治术语翻译是党和政府理论对外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支撑性要素,对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思想文化交流、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政治术语翻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做好政治术语对外翻译,既有利于减少国际社会误解,实现化异求同,让国际社会更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治国理政设想、改革发展思路以及具体政策内容,促进我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又能为中国外交、新闻、外宣等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统一规范化表述的文本依据,提高对外话语体系内在一致性。因此,不仅要全面提高现有译员的翻译水平和素质,注重翻译策略的选择,更要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吸收广大社会各界优秀翻译人才的参与,提供更好的翻译视角和建议,以提升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适用水平,让世界更好地听到中国的声音。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王晨,王慧娟.浅谈政治词汇汉英翻译的特点[J].宿州学院学报,2007,(2).

[4]彭卓吾.翻译学:一门新兴科学的创立[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许均.“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6]Nida,E.A. & Taber.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United Bible Societies,1969.

[7]杨明星.论外交语言翻译的“政治等效”——以邓小平外交理念”韬光养晦”的译法为例[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8,(5).

[8]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0]杨明星.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J].中国翻译,2014,(3).

[11]李伟.中国政治术语英译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

责任编辑:魏乐娇

Political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ve Selection

LAN Dong-xiu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Fuzhou 350202,China)

Political terminologies in Chinese context refer to the expressions that particularly represen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of those terminologies are helpful for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tical culture. Political terminologies are highly formal. There i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erms of history,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for foreign readers to understand precisely the meanings that Chinese political terminologies express. With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adaptive selec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o achieve effective translation and spread Chinese voice to the world which in turn will enforce the power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 diplomatic discourse system.

political terminologies;adaptation;selec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2016-11-10

兰冬秀(1981-),女,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研究。

1004—5856(2017)01—0126—04

H059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1.031

猜你喜欢

术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