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王非彼王:胤祯“大将军王”称呼研究
2017-03-11钟振林
钟振林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此王非彼王:胤祯“大将军王”称呼研究
钟振林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清朝(含后金)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似王非王的“大将军王”。“大将军王”是对康熙皇帝的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的称呼。胤祯能够拥有“大将军王”的称呼与他担任抚远大将军职务有关。胤祯不是唯一的“抚远大将军”,但他却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大将军王”。“大将军王”是一个特例王称呼,终康熙一朝,胤祯的最高爵位始终是固山贝子。“大将军王”是康熙皇帝属意于胤祯的一个明证,但“大将军王”不是王爵,更不是明确的皇太子,胤祯没有继承皇位的法统依据。
清朝;胤祯;大将军王;抚远大将军
胤祯,康熙皇帝的皇十四子,雍正皇帝的同母胞弟,又名胤禵。后因避雍正皇帝名讳,改胤为允,又称允祯、允禵。本文一律使用“胤祯”称呼。
关于康熙、雍正之际权力交接的论著非常丰富,然而关于“大将军王”的专文论述尚少。学界前辈王钟翰先生认为“满族贝子称王乃是在入关之前世代相传的旧俗……胤祯之封有贝子爵位,贝子可以称王。”[1]冯尔康先生推测“估计康熙封他为王了,但一直未给名号,有点类似‘假王’。”[2]杨启樵先生认为“准其于军中称‘大将军王’。”[3]许曾重先生认为:“允禵是皇十四子,受到王的待遇,这是破格的措施。”[4]研究胤祯的“大将军王”称呼问题,对于了解康雍之际的权力交接具有重大意义。
一、清朝有个“大将军王”
“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禵……当时诏旨奏章悉称大将军王。”[5](P28)《永宪录》记载康熙年间的诏旨奏章中称呼胤祯为“大将军王”。“大将军王”到底是官方称呼,还是市野小民的杜撰?又是否可信呢?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清世宗实录》称呼胤祯时使用了“大将军王”的称呼:“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十四阿哥允禵,势难暂离。但遇皇考大事,伊若不来,恐于心不安。著速行文大将军王,令与弘曙二人驰驿来京……应速行文大将军王,将印敕暂交平郡王讷尔素署理。”[6](P33)“谕议政大臣等:大将军王来时,朕止令副都统阿尔纳随来。”[6](P59)“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及诸王大臣等……大将军王允禵到京后,未定应行回任与否。”[6](P97-98)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名”的问题,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7]甚至因为“名”的问题,明清两朝还大兴文字狱。《清世宗实录》是要上呈乾隆皇帝御览的,如果没有皇帝的首肯,怎会出现“大将军王”这个称呼。因此,“大将军王”这个称呼绝不可能是市野小民的杜撰,应是清朝官方承认并使用的称呼。
“大将军王”的使用范围究竟有多大,是否如《永宪录》记载的那样“诏旨奏章悉称大将军王”?[5](P28)我们来看一看满文奏折中对胤祯的称呼。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8](P186)康熙皇帝在接见青海盟长、亲王罗布藏丹津时,称胤祯为“大将军王”。可见“大将军王”是康熙皇帝认可并在正式场合中使用的对胤祯的称呼。
“乾清门头等侍卫喇锡传谕旨:朕此数日思之,大将军王率大军往……大将军王遣使往车凌敦多布处……经议政大臣会议,编写行文,咨行大将军王,于何处追及王,则大将军王阅后钤印……钦此钦遵……臣等会议得:臣等谨思,主子经历军务甚多,诸事预先谋略,每事无不相符,今降旨将致车凌敦多布书,作为大将军王之书晓谕……既然如此,所依奉旨以为大将军王书……咨行大将军王,经五阅后钤印。”[9](P1363-1364)此奏折不仅转述了康熙皇帝口谕,还有议政大臣的上奏,折中均称胤祯为“大将军王”。
“奉上谕:尔到达后,尔将大将军王之所有奏书、所奉朱批谕旨,均收缴,封闭具奏送来……钦此。钦遵施行外,奴才于十二月初六日,宿建安堡。是日,大将军王宿榆林。翌日初七日经双山堡途中会大将军王。”[9](P1521-1522)此奏折显示延信在雍正皇帝即位后依然称胤祯为“大将军王”,更为重要的是,新即位的雍正皇帝也称胤祯为“大将军王”。
此外,胤禛即位之前的康熙年间,皇三子和硕成亲王胤祉,[9](P1351-1353)署理大臣内务府总管事务郎中海章、董殿邦,[9](P1360)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海靳,[9](P1363-1364)行在兵部,[9](P1506)平逆将军宗室延信[9](P1451)在上书康熙皇帝的奏折中均称胤祯为“大将军王”。古木布木寺呼毕勒罕、[9](P1377)罗布藏丹津[8](P186)在拜见胤祯时,也称他为“大将军王”。
而当时胤祯又是怎样自称的呢?通过查阅胤祯上书康熙皇帝奏折中的署名便知一二。经查,胤祯的奏折署名多为“大将军王胤祯”“大将军王臣胤祯”“大将军王臣”“大将军王臣允禵”。[8-10]“臣”是奏折中的固定用语,胤祯、允禵只是名字的不同。可见,“大将军王”也是胤祯的自称。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引用的供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亲阅的奏折原文均是满文,而《清世宗实录》和《永宪录》是汉文。从现存的满、汉文文献资料来看:从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至雍正元年二月初九日,上至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下至亲王、大臣、少数民族首领以及清朝的中央国家机构,均称胤祯为“大将军王”。因此,清朝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个“大将军王”,即康熙皇帝的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
二、“大将军王”与抚远大将军
胤祯的“大将军王”称呼是怎么来的?这还得从西部战事说起。康熙五十七年正月,拉藏汗上奏“策妄阿喇布坦令策零敦多卜等率兵六千余人”,[11](P715)欲进攻藏地。二月,拉藏汗请求康熙皇帝派兵支援。五月,达赖、班禅均被控制。西藏形势的突变,使清朝的西部边疆面临严重的危机。六月,康熙皇帝派额伦特与色楞分两路进兵,九月额伦特阵亡。在此危难之际,十月十二日,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固山贝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11](P749)并于十一月十五日“亲诣堂子行礼”,[11](P754)十二月十二日,“抚远大将军允禵率兵起程”。[11](P756)
此次出征的特别之处在于十一月十五日,康熙皇帝亲自到堂子行礼。根据《雍正会典》记载,康熙年间及之前,每逢圣驾亲征,皇帝都要去堂子行三跪九叩头礼。[12](P3939-3956)而命将出征仪略有不同:“康熙十三年正月,命王为大将军率领大兵出征……出征王及诸王、贝勒、都统、尚书等官,出征副都统以上各官”,[12](P3990-3993)都要跟随皇帝到堂子行三跪九叩头礼。但是,康熙十三年七月,规定“命王、贝勒、大臣为大将军、将军领兵出征,一应仪注如前仪,惟不诣堂子行礼”。[12](P3994-3995)
此次胤祯出征意义重大,关系清朝的西部边疆。康熙皇帝也为此破例,亲自去堂子行礼,可以说是有让胤祯“代为亲征”的意思。胤祯能拥有“大将军王”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和他的抚远大将军职务有关。
那么在康熙朝是不是担任抚远大将军都会有“大将军王”的称号呢?康熙朝共有五人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分别是鄂札、图海、福全、费扬古和胤祯。[11-12]经查此四人均没有“大将军王”的称号,而且清朝历史上其他的皇子、大臣也没有这个称号。
有意思的是,在康熙朝一些奏折中称呼费扬古为“大将军伯”,[9](P103;P113;P123)这个称呼和“大将军王”有什么联系吗?清朝的奏折不使用标点,加上满文翻译成汉文后,不同的断句就可能造成语意上的差别。“大将军伯”究竟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两个并列的名词,这关系到如何理解“大将军王”的问题。如果“大将军伯”是两个名词,那么史料中不仅会有“大将军伯费扬古”的记载,还会有“大将军费扬古”和“伯费扬古”的记载。
经查证,康熙朝奏折中有“大将军费扬古”[9](P83;P105)和“伯费扬古”[9](P74;P88)的记载,证明“大将军伯”确实是两个并列的名词,应该书写为“大将军、伯”。大将军指的是费扬古担任的抚远大将军职务,伯指的是费扬古的爵位“三等伯”,因此“大将军伯”不是一个称号。
“大将军伯”和“大将军王”的联系在哪儿呢?胤祯有“大将军王胤祯”的称呼,同理,如果“大将军胤祯”和“王胤祯”这两个称呼同时存在,那么“大将军王”就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查阅众多康熙年间的史料,其中并未出现可靠的“王胤祯”称呼。
因此,“大将军王”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特殊称呼。胤祯能够拥有“大将军王”的称呼与他担任抚远大将军有关,但不是每位抚远大将军都能获得“大将军王”的称呼。胤祯不是唯一的“抚远大将军”,但他却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大将军王”。
三、“大将军王”与王
“大将军王”是什么?它是王爵吗?要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看看康熙年间的王爵有哪些,胤祯是什么爵位?综合《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两朝的会典,我们可以知道:康熙年间,宗室的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十等。[12](P6-10);[13]其中并没有“大将军王”,可见“大将军王”并不是爵位,更不可能是王爵。
《雍正会典》记载“康熙六年定皇子满十五岁,宗人府要具题请封,其爵级则由皇帝钦定。”[12](P10)康熙皇帝对他的皇子们的册封也是按照制定的规定来进行的。除立太子之外,康熙皇帝曾两次大规模的册封他的皇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并未册封胤祯。[11](P995)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册封皇十四子允禵为固山贝子。”[11](P386-387)可见,康熙四十八年,胤祯的爵位只是固山贝子。
而胤祯的“大将军王”究竟是个什么身份呢?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之后,胤祯担任的是抚远大将军,而清朝规定“初铸大将军、将军诸印……抚远、宁远、安东、征南、平西、平北大将军印七……收藏皇史宬,命将出师,奏请颁给……品秩俱从原官。”[14](P3383-3384)大将军的品秩俱从原官,胤祯的品级还是他的爵位等级。那么此时的胤祯到底是什么爵位呢?有两条重要的史料涉及这个问题:
“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15]“(康熙五十七年)三月中旬,命皇十四子贝子祯,授王抚远大将军往征(策妄阿拉布坦)。至穆鲁乌苏回兵。六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回京。”①
根据这两条史料,康熙五十七年,胤祯好像是被晋封为王爵,但他真的是王爵吗?假如胤祯在康熙五十七年三月被晋封王爵,那么内务府的奏折肯定不会有误。内务府是清朝专门处理宗族事务的机构,一般某人封爵后,皇帝会下令内务府赏赐该人或者内务府会上奏皇帝询问如何赏赐该人。经查,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初二日,内务府上奏康熙皇帝的奏折中仍称胤祯为“十四贝子”,[9](P1338)而不是“王”。康熙朝的王爵只有两种“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假若胤祯封王,即使没有封号,也应该书写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或者“亲王”“郡王”。而雍正朝的两封汉文谕旨再一次揭示了胤祯在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封王之前的爵位依然是固山贝子。[16]可见康熙五十七年,胤祯并未晋封为王爵。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认为《给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敕书稿》的这条材料可信度并不高。首先,敕书稿没有明确的时间;其次,这究竟是一封发出去的敕书底稿,还是未发出去的敕书草稿也不确定;最后,即使这封敕书稿是发出去的,那么此处的“王”也不应该是王爵,而是“大将军王”的代称。而《皇清通志纲要》的这条材料也是有问题的。首先,弘旺是允禩之子,康熙四十七年正月生,康熙五十七年时年仅十岁。使用“中旬”一词,可见当年的事情已经记不清楚了,焉知月份是正确的;其次,如果是封爵的话,一般使用的是“册封”“晋封”“加封”等词,而不是“授”字。“授”字后面一般跟的是官位、称号。最后,“王”字是衍字,还是顺序错误(或为“授抚远大将军王”),亦或是胤祯的代称(王叔胤祯)。何况当年十月,胤祯才被授予抚远大将军职务。因此,“大将军王”不是王爵。终康熙一朝,胤祯的最高爵位始终是固山贝子。
四、“大将军王”与特例王
既然胤祯不是王爵,那为什么称呼胤祯为“大将军王”呢?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谕议政大臣等,十四阿哥既授为大将军,领兵前去,其纛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11](P751)胤祯在奏折中也说“奉皇父谕旨,派臣带管正黄旗纛支。”[8](P161)胤祯虽然没有王爵,出征却用“正黄旗之纛”,享受王的待遇。而称呼胤祯为“大将军王”显然与此次出征的规格有关,是一个特例。
关于“大将军王”是一个特例,《永宪录》中也保存了一条重要的史料,显示了“大将军王”在当时奏折中的特殊待遇。“革贝子允禵禄米。云贵总督高其倬奏疏误以大将军王与皇上并写,上以贝子在军惟以施威僭分为事,以致声名赫奕,官吏皆畏惧如此,其禄米永行停止,其倬降职留任。”[5](P113-114)高其倬的这封奏疏是汉文,原件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17]这封奏疏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可能是唯一一件保留“大将军王”痕迹的汉文原始文献。
云贵总督高其倬的奏疏误以“大将军王”与皇上并写,这已经是雍正元年四月五日的事情。这封《云贵总督高其倬奏筹备滇藏边境防务折》被收入《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原件缩印本有两处“大将军王”的痕迹。“亦应报知在此处的将军王……奴才等一面密报将军王。”[16](P219)影印本显示在写到“将军王”时,皆是另起一行书写,而且“将军王”前面缺“大”字。据杨启樵先生《雍正篡位说驳难》中附图引用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的影印件显示,第一处“亦应报知在此处的大将军王”的“将军王”前面有一个残笔“大”字,朱批在其上一行改书为“贝子允禵”;第二处,朱批改为“允禵”。此两处的“大”或残缺、或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处的“将军王”原文肯定为“大将军王”。如果单是“将军、王”或者“将军王”为何要重新另起一行书写,再次证明“大将军王”是一个专有名词。
此奏疏中“圣主”二字抬两格书写,“大将军王”抬一格书写。清代奏折的书写格式是十分规范的,一般的王(皇父摄政王不属于此处探讨的一般的王)是不能抬格书写的。书写错误,轻则免职,重则牢狱之灾。高其倬身为封疆大吏,怎会不知道这一点。那么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康熙朝,“大将军王”是一个特例,是可以抬一格书写的,这可能是康熙皇帝默许的事情,或者是明确下发谕旨准许的事情。新皇帝胤禛登基后,不再允许这么做。联想到胤禛接管权力的第二天,就密令延信将胤祯的“所有奏书、所奉朱批谕旨,均收缴,封闭具奏送来。”[9](P1521)同月,“命内外文武大臣官员,从前领奉大行皇帝朱批谕旨,悉封固缴进,无得留匿焚弃。”[6](卷一)(P41)可能也是为了销毁“大将军王”在康熙朝奏折中特殊待遇的证据。
“大将军王”出征使用“正黄旗之纛”,“大将军王”在奏折中抬一格书写。“大将军王”虽然不是王爵,但却享受王的待遇,是一个特例王。所谓特例王就是清朝的宗室拥有清朝规定的正式王爵之外的王称号,并享有相应的特例王待遇。
除“大将军王”之外,清朝还有哪些特例王?“大将军王”和清朝的其他特例王有什么不同呢?从其他特例王身上,我们能看出“大将军王”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雍正皇帝即位后任命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和咸丰皇帝临终前任命的“赞襄政务王大臣”等是“王大臣”不是“王”,不属于特例王的讨论范围。除“大将军王”胤祯外。清朝共有五位特例王:摄政王多尔衮、[11](P29;P94)辅政王济尔哈朗、[11](P99)辅政王多铎、[11](P270)议政王奕、[18]摄政王载沣。[19]这些特例王都是在老皇帝驾崩前后,新皇帝继位之初加封的。由于年幼的小皇帝不具备处理政事的能力,为了防止大权旁落,清朝皇室对新皇帝的叔伯等委以重任。此时的摄政王、辅政王、议政王均掌握一定的最高权力。
因此,与清朝的其他五位特例王不同,“大将军王”更像是临时设置的特殊称呼,他不掌握全国的文武大权,而是在康熙皇帝的远程指挥之下只掌握西部战事的指挥权,“大将军王”这个特例王的权力要小的多。
五、“大将军王”的政治含义
康熙皇帝任命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给予王的特殊待遇和“大将军王”称呼,除了平定西部边疆,还有其他意图吗?
雍正皇帝胤禛认为:“以允禵之庸劣狂愚,无才无识,威不足以服众,德不足以感人。”[20](P360)“只因西陲用兵,圣祖皇考之意,欲以皇子虚名坐镇,知允禵在京毫无用处,况秉性愚悍,素不安静,实借此驱远之意也。”[20](P357-358)
显然,这只是雍正皇帝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说法,要不然他也不会一上台就以奔丧的名义,下令剥夺胤祯的兵权,并且收缴有康熙皇帝朱批的谕旨和奏折。可见,康熙皇帝派胤祯平定西部肯定有其他的考虑。
胤祯在康熙四十八年十月,被册封为固山贝子之后,爵位一直没有变化。他的几位皇兄都是亲王、郡王的爵位。虽说升爵一事全凭皇帝一人定夺,但是没有功绩,也很难令众人信服。联想到康熙五十七年,皇长子胤禔被拘禁,皇二子胤礽的太子地位被废,皇八子胤禩彻底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储君之位已经空悬六年之久。康熙皇帝如果贸然提升胤祯的爵位,朝野官民必然揣摩其中的特殊含义,胤祯必然成为众矢之的,难免会重蹈废太子的覆辙。
清朝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但此时的清朝已经接受汉族的儒家文化,并且认同儒家思想。[21]《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2]康熙皇帝派胤祯在西部地区“代征”是有政治含义的。同样,康熙六十年、六十一年的两次冬至祭天,康熙皇帝派胤禛“代祭”也是有政治含义的。
此次抚远大将军出征,有众多爵位较高的宗室跟随,但是胤祯本身爵位并不高,为提高胤祯威信,康熙皇帝允许胤祯使用王级别的旗纛和待遇,并且是皇帝所属的正黄旗之旗纛,且奏折中使用“大将军王”称呼。这是康熙皇帝对胤祯的考察,是康熙皇帝属意于胤祯的一个明证,绝不是为了疏远胤祯。
康熙六十年二月,平定西藏,康熙对有关人员论功行赏,但没有封赏胤祯。九月,在西藏树立平定西藏碑。十月,召抚远大将军胤祯来京。平定西藏是西部战事的重大胜利,也是一个阶段性、里程碑式的胜利。此时正是康熙皇帝提升胤祯地位,加封亲王爵位,甚至是明确胤祯储君身份的最好时机。但是康熙皇帝没有这么做,而是召回胤祯,商讨下一步的进军策略。假以时日,西部战事全部结束,胤祯必将成为储君的不二人选。可惜天不假年,康熙皇帝的骤然去世,使得历练胤祯的计划和安排被彻底打乱。康熙皇帝临终前“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6](P187)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总之,胤祯能够拥有“大将军王”的称呼与他担任抚远大将军职务有关。 “大将军王”不是王爵,既不是和硕亲王,也不是多罗郡王。胤祯虽然拥有“大将军王”的称呼,但在康熙朝,他的最高爵位始终是固山贝子。“大将军王”是一个特例王,胤祯在出征期间享受王的特殊待遇,但它不同于摄政王、辅政王和议政王这些掌握全国文武大权的特例王。虽然这个清朝历史上唯一的“大将军王”是康熙皇帝属意于胤祯的一个明证,但是此王非彼王,“大将军王”不是王爵,更不是明确的皇太子,胤祯没有继承皇位的法统依据。
注释:
①转引自:金承艺,《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中华书局,2010年。
[1]王钟翰.满族贝子称王考[A].王钟翰.王钟翰清史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冯尔康.雍正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许曾重.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问题新探[A].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第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萧奭.永宪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清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抚远大将军允禵奏稿[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
[11]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允禄.大清会典(雍正朝)[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
[13]伊桑阿.大清会典(康熙朝)[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
[1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中国科学院.明清史料·丁编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7]杨启樵.雍正篡位说驳难[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8]清穆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清德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雍正.大义觉迷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21]刘铮.康熙皇帝的历史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1).
[2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is Duke Is not the One:Study on the Yinzhen’s Title of “Great King General”
ZHONG Zhen-li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Qing Dynasty (including post-Jin),with 296 years history,has a special title “Great King General”. This sounds like a duke but it is not really a duke. This title was given to Emperor Kangxi’s fourteenth son Yinzhen. Yinzhen got this title because he was Fuyuan General. Although he was not the only “Fuyuan General” he was the only “Great King General” in Qing Dynasty. This title was a special case which happened only in Kangxi period. Yinzhen’s highest rank was “Duke Gushan” . “Great King General” was an approval that Kangxi gave to Yinzhen but it was not even a rank let alone crowned prince. Therefore,Yinzhen did not have a legal support for the right of claiming crown.
Qing Dynasty;Yinzhen;Great King General;Fuyuan General
2016-04-12
钟振林(1990-),男,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1004—5856(2017)01—0091—05
K207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