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时代的标尺
2017-03-11杨雪冬
杨雪冬
过去的2016年被称为“黑天鹅之年”,美欧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多起意料之外的重大事件,特朗普的当选尤甚。人们在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对现存的各种理论模型、调查方法、专家评论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提出了深深质疑。这也许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危机。
这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也是不确定感增强的时代。尽管科学在进步,管理越来越理性化,但是由于制度的规训,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事件,就会众声哗然,产生社会心态上的“蝴蝶效应”。
为了反映这种社会状态,牛津词典集团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2016年度单词。所谓“后真相”指的是,在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情感召唤和个人信念远比客观事实更有影响力。人是观念的动物,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陈见、思维定式以及情感理念等的影响。这只是对这个现象的原则性回答。进一步追问,现在信息灵通,知识普及,人们的认识应该更理性,更客观,但反而为什么更情绪化,更主观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每个人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被动消费者,而不是思考者。尽管有着海量的即时性信息,但它们多是二手的、碎片化、焦点化的,是经过筛选、加工和改造的,虽满足了消费者的偏好,强化认同,却舍弃全景,隔裂历史。媒体市场上的竞争,使分众化传播不断精益求精,以稳定和增加消费者群体。这进一步导致了信息提供的单一化。结果在信息海洋中,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信息孤岛。信息越多,孤岛越多。
信息时代的单向度生活,也许正是网络时代的认知悖论。刚刚去世的威猛乐队主唱乔治·迈克尔曾说,媒体对每个人意识的影响超出了大多数人承认的程度。我们是按照媒体报道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因此,当出现一些报道死角事件时,我们会将其归为“黑天鹅事件”,求得心理的安慰。
面对这些事件,人民通常的反应不是去思考它们是否真实存在,不是客观地分析其合理与否,而是直接抨击或赞美,以自己的价值好恶判断其好坏。对于许多研究者和决策者来说,为了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只相信冰冷的数字、清晰的表格,凡事总要寻找理论依据,既忽视了鲜活的生活场景,也带上了理论偏见的眼镜。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不確定事件渐成常态。只是因为我们还固守着过去几十年形成的理论模式、思维定式、简便的教条,甚至漠视这些起于“青萍之末”的变化,它们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迅速的质变,带给我们各个层面革命性的冲击。
面对这些冲击,惊诧之后,不应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而应该在反思中行动。
认知层面上,我们应该回到鲜活的生活之中,拿起实践的标尺和历史的坐标系,锚定立场,对准目标,坦然面对问题、切身体验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从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主动的思考者,恢复在日常生活和现实政治中的主体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不确定的年代,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