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2017-03-10刘庆斌

理论与当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党规作风党员干部

刘庆斌

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刘庆斌

作风建设关系到干部队伍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好的作风不仅有效凝聚党心民心,而且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既是现阶段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迫切需要,更是以良好作风抓落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

一、要抓好学习教育这个基础

加强学习教育,是统一干部思想认识、增强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贯穿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始终,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要坚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加强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抓出长效。通过高质量、常态化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增强思想政治定力、理想信念定力、自我要求定力,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具体问题改起,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一是切实转变学风,把握学习方向。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关键在于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行为。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着力提高理论修养、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培植精神家园,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基础。要带着信念学,学出方向来;带着感情学,学出立场来;带着问题学,学出思路来;带着责任学,学出干劲来,努力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政治能力的提高上、主观世界的改造上、领导水平的提升上、工作作风的转变上、实际工作的推动上。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的、最高的行为规范,也是对全体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最基本的教科书。党规就是党内法规,是党内制度、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载体,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50余部法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坚持学习党章党规,要端正态度学、原原本本学、逐条逐句学,深入系统把握党章党规的真谛要义,掌握党章党规的标准要求,牢记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党的制度、党的纪律和规矩,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二是坚持“四讲四有”标准,立起合格党员标尺。要强化标准导向,积极组织党员寻标对标提标,全面提升标准和境界,引导党员干部在担当进取、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崇尚法治上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面对矛盾敢于正视应对、有效解决,面对危难险重敢于冲锋在前、勇于奉献,努力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中展示先锋形象。要强化问题导向,面对改革中的新课题、历史遗留的老问题、需要解决的新难题,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敢于正视、找准症结、切实解决,特别是要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定期组织对照检查,在经常性查找解决问题中增强党性、转变作风。要强化纪律导向,教育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追求什么,禁止做什么、摒弃什么,真正将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引导党员干部紧紧围绕落实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以“把事办成”为根本,以促进发展为要义,主动、用心、创造性地履职尽责,凡事都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广泛参与,进一步充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善于把学习教育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与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履职尽责紧密结合起来,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用党章党规衡量自己,用“四讲四有”标准检验自己,认真查找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问题、工作上的差距,主动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做转变作风、树立良好风气的模范和表率。

二、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

领导干部是身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关键少数”,更是作风建设中的关键群体。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的全面贯彻落实充分表明,只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能够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就能上行下效、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就会拥有改进作风的强大力量,作风建设就能取得实效。领导干部带头,就是要自觉执行制度,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领着一级改。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带头学习,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头查找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自身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而凝聚起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要自觉履行领导责任,主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领导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带出班子的好作风、带出单位的好风气。同时,要落实好领导分工负责制,对分管领域党员干部要抓早抓小、重在日常,坚持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切实做到真抓真管、敢抓敢管、长管长严,真正担负起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经常同党中央对表,及时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强化党性修养,带头担当负责,切实当好改进作风的践行者、示范者。

三、要抓好担当作为这个重点

加强作风建设,关键是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担当作为、促进工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增强针对性;必须立足地方实际、单位职责和干部作风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和措施,并坚决抓好落实,使突出问题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有效解决,提高实效性。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和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官避事平生耻”,能否担当作为是对干部作风改进成效的检验。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抓好担当作为这个重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意识,做到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就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就是要在困难矛盾面前敢抓敢管、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就是要在各种风险面前敢于作为、敢于负责、敢于担责,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就是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身忘我的工作热情,对分内的工作、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迎着风险也要上,就是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敢于碰硬、善于碰硬,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和得罪人的事,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就是要有勇于直面错误的坦荡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在责任面前不退避、不推卸,自觉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作为,就是工作讲大局、服务讲主动、办事讲效率,定下来的工作全力推动,部署的任务坚决落实,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上、豁得上、拼得上,切实增强执行力,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地生根;就要养成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习惯,不怕苦、不怕累,有多少本事就拿出多少本事,有多大劲就使出多大劲,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就要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放眼全局定目标,对照先进找差距,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努力把各项工作干到最好、做到精致。

四、要抓好争先创优这个载体

争先创优不仅是一种进取精神,更体现着一种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好的形势、好的机遇来之不易。如果一味沉浸在已有的成绩中沾沾自喜、自我满足、“夜郎自大”,就会丧失当前的机遇,就会在新一轮转型科学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中陷入被动和落后。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克服小进则满、甘于平庸的观念,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坚持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确定赶超目标,准确对标提标,努力争先创优。要“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坚持“比一比、学一学”,瞄准一流、找准差距,善于比较、自我加压,时刻与自己比,与身边先进比,与领导要求比,虚心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不断提升标准和境界,不断超越、勇创一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人生价值、奠定人生基础、实现人生目标。要紧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只要符合政策、符合实际,只要有利于改革发展,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以更高的标准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体现境界、反映水平,体现精神状态、反映作风转变,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把加强作风建设融入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全力推进,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在推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率先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五、要抓好督促检查这个手段

加强督促检查,是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作风建设的大敌,就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而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督促检查。一是要严格提醒督促。要坚持明察与暗访、“点穴”与“拉网式”、线上与线下检查相结合,通过明察暗访、日常督导、组织评议,及时曝光反面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督促检查,尤其要抓好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督促。要多到生产一线、多到基层了解情况,近距离进行督促,发现问题直接指出,该提醒的要当面提醒,需要纠正的要责成及时纠正,确保督促不留死角。二是要严抓监督检查。信任不能代表监督,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增加信任,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要把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让群众监督作风建设工作,防止在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中出现“两张皮”现象,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切实提高作风建设成效。三是要严肃整改问责。对督促检查发现的问题、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都要严肃整改,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要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督促建立完善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要坚持把群众评判作为最根本的标尺,对容易反弹的问题和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找准要害、即知即改,坚决防止不良风气的反弹和回潮,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和变化取信于民。

六、要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建章立制是改进作风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强化制度约束,抓好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当前在制定完善制度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解决制度不完善、制度存在漏洞、制度存有缺陷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及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尽可能堵塞制度漏洞、弥补制度缺陷,努力使制度纵横到边、不留死角;二是要解决制度标准不清、界限不明、刚性不足的问题,尽量让制度细化量化,使之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切实防止“牛栏关猫,来去自由”;三是要解决制度执行不好、执行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坚持令出必行、执行必严,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克服制度成为“稻草人”现象;四是要解决制度陈旧、不合时宜、不跟形势的问题,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创新,跟进制度制定,努力避免制度过时和滞后。对此,要准确把握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认真梳理,凡是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要予以重申,继续坚持;凡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该修改补充的要抓紧修改补充,该废止的要坚决废止,该新建的要尽快新建,确保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制度性的改革创新是一场长期性的利益结构调整过程,制度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公共权力的规范化、民众参与的有序化、利益调整的合理化,既要直接面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又要面对“公”与“私”利益的调整和协调;既要针对“公权私谋”“消极抵制”和“为官不为”等各种新生不良风气,又要针对“四风”等不正之风的隐形变异、反弹回潮,及时检视、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形成新的制度利器,始终保持制度刚性,真正形成有利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陈正源

猜你喜欢

党规作风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学术化表达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
党员干部要姓“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