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伤角度解读后9·11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2017-03-10任冰

关键词:克莱尔文学心理

任冰

从创伤角度解读后9·11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任冰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9·11后产生新的社会形态与个人及文化想象的互动,为9·11小说的创伤叙事文本注入了新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拟从创伤角度分析后9·11文学作品中的多种创伤,并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探究作品所展现的人文主义关怀。

创伤;9·11小说;人文主义

0 引言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大量民众的伤亡,给美国人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精神创伤。十多年来,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9·11事件的话题从未间断,尤其是世界文坛的作家们正以各自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人们心灵的慰藉。“美国9·11事件之后,全球性的反恐和后冷战思维逐渐催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生命意义、深度观照历史并使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学,被称之为后9·11文学。当代作家将9·11事件从一场悲剧转化为景观,在创作中巧妙地处理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心理建构、文学创作与历史叙事、文学创作与意识形态等诸多关系。美国后9·11文学集想象与反思于一体,具有宽广的全球化意识,揭示了遭受恐怖袭击后普通美国人的创伤记忆、心理承受和救赎轨迹。”[1]当代英美作家如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唐·德里罗(Don DeLillo)、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等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对9·11事件进行了叙写。根据伯吉特·戴维斯(Birgit Dawes)的统计,截至2011年6月,美国文学中至少有162部作品可以被归类为“9·11小说”[2]。这些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从某种语境上反映了美国集体创伤,拓展了对人类心理创伤母题的伦理探询,并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探索创伤与救赎等涉及人文主义关怀的主题。

1 创伤理论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精神创伤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创伤泛指各类天灾人祸给人造成的意外伤害;精神创伤指创伤所引起的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3]。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生老病死,创伤每天都可能伴随着人类并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最后,即便生命终结,但人的精神仍会以创伤的形式长时间留在亲友心中。尽管心理创伤在人类生活中非常普遍,但创伤理论的发展却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术语首先由美国学者凯西·卡鲁斯提出。她认为,灾难会在人们的内心留下创伤,但心理创伤不是出现在灾难发生时,而是在灾难发生后的某段时间,留在人们对灾难的回忆中。灾难在受害者的心里可留下阴影和伤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随着创伤理论的发展,又出现了心理创伤和精神创伤的概念。心理创伤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人心理创伤(Individual trauma)和集体心理创伤(collective trauma)。集体由个体组成,因个人心理创伤与集体心理创伤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倾听个体讲述创伤故事来获得。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民族创伤(national trauma)和历史创伤(historical trauma)都是集体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3]。既然有了创伤,人们就会研究创伤的治疗方法。创伤治疗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人们提出了许多治疗创伤的办法,其中语言是一种改善和治疗创伤的有效手段之一,无论口头还是书写,这两种方式都有显著效果。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与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创伤亦是文学的一个常见母题。在英美文学史上,从印第安人的战争创伤到黑人和亚裔的精神创伤,直至9·11事件的文化创伤,无不是统罩在创伤主题下的个性创作。美国后“9·11”文学创作以神奇的想象独特的视野来审视恐怖袭击事件。并注入了作家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伦理的考问。他们在后现代语境下思考创伤、诠释创伤、书写创伤,更是进一步跨越创伤综合创伤。

2 克莱尔·梅苏德《皇帝的孩子》中的美国社会心理创伤

《皇帝的孩子》这部小说始于2001年3月,完成于11月,期间经历了“9·11”事件。时代大事件赋予了小说更多的内涵,使小说人物产生进一步的变化,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皇帝的孩子》围绕着三个中心人物——丹尼尔·明克夫、马丽娜·思韦特、朱利叶斯·克拉克展开故事。他们十年前是布朗大学的同学,九十年代相会于纽约。故事开始时,他们已届而立之年,但在生活、爱情以及工作上都没有步入正轨。丹尼尔是电视纪录片制片人,她在工作上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成就;在恋爱上,她也没有明确的追逐对象。在澳大利亚采访期间与卢多维克·思韦特产生恋情,但是9·11事件中断了她们的关系。马丽娜则年轻漂亮,条件优越。因借着父亲的名声,想当一名作家,与人签约写一本关于儿童服装的书,而几年过去,书也没能写出来,直到三十多岁仍然住在父母家里。她不想做平庸之辈,但在婚姻上却十分不顺,男朋友艾尔抛弃了她,后来,她嫁给西利。但因为9·11事件,西利想要创办杂志的梦想成为了泡影,西利独自去英国另谋出路,马丽娜的生活陷入一片黑暗。朱利叶斯出生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从布朗大学毕业后不久来到纽约,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经常为杂志写书评,也曾因经济拮据做过临时工。朱利叶斯从小就是同性恋,打工期间与老板戴维坠入爱河,后因朝秦暮楚而被戴维殴打。恋爱不成,又耽误了写作。作者在小说中的几个人物间转换叙事视角,通过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塑造了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或反面形象。这些人物失去了天真和自我,失去了方向和目的,生活中充满了焦虑和苦恼,而9·11事件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创伤。9·11事件使他们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无法用语言传递经历过创伤的内心感受,创伤使他们处于麻木的状态,无法感知生命的意义。他们虽然没有亲历9·11事件,但是这一事件带给他们的震惊和冲击却是巨大无比的,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间接地受到创伤。

3 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的越战创伤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的越战为小说的背景。越战撕裂了众多的家庭,制造了深重的创伤。在作品中作者讲述了越战后人们如何尝试相互沟通,那些破碎的心灵以不同方式走向愈合的过程。创伤可能是由一连串生活经历、一种持续的状态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某一个突发的个别事件所引起的[4]。对于参加战争的士兵的母亲而言,她们所遭受的创伤始于孩子上战场的那一刻。文中的母亲克莱尔在听闻儿子阵亡的消息时,她微微笑了,她对报信的人笑了,因为“脸上也摆不出来什么别的表情来”[5],之后脸因为笑太久而发烫了。这完全是不知所措的震惊和麻木。克莱尔在儿子去世两年多的时间后,在与其他的越战士兵的母亲讲述自己当时的经历时,才渐渐将创伤讲述出来。她一直在脑中思索,自己当初在送别儿子时为什么没有对他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就是“对战争,认识一点就够了——不要去参加”[5]。这场战争对于克莱尔而言是永久的创伤,想要治愈很难。朱迪斯·赫曼认为创伤康复的主要阶段应包括营造安全感、重构创伤叙事,恢复幸存者与所在社区的联系[6]。克莱尔用电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与儿子沟通的环境,在这里她可以通过电冰箱感受儿子的存在。她看到任何的电子产品都会想起这是与儿子进行沟通的媒介,而如果停电,她则会非常恐慌,感觉和儿子失去了联络。创伤患者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宣泄心中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复杂的消极情绪,从而试图调整自我,虽然克莱尔自己营造了安全的氛围,但她的创伤难以愈合。儿子战死沙场和丈夫的缄默让克莱尔无所依归、孤独无助,创伤治疗受阻。直到生命的终结,她也没有缓解自己心中的伤痛。虽然小说未直接提及9·11事件,却讲到了越战和越战后的另外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战争带来的创伤依然在蔓延,使克莱尔至死都没能摆脱战争带来的死亡阴影,并使越战创伤在代际间漫延和传承了下去。

4 伊恩·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泛创伤社会图景

《星期六》以2003年2月英国爆发的伊拉克反战示威游行为背景,通过神经外科医生亨利一天的经历描写了9·11事件发生后的伦敦的生活。在泛创伤社会图景的建构中,反讽叙事成为主要的类比手法,它在创伤罹受者的潜意识中将历史记忆与现时情景进行比照。在小说中,9·11事件的阴影就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主人公亨利的意识中不停出现,成为叙事的一个焦点,展现了创伤的起源。

麦克尤恩对创伤的描写并不局限于对危难时刻的精准临摹,而是更多地关注受伤害者的后创伤认知和记忆。正如亨利有了对9·11恐怖袭击的遗留创伤,因此当他目睹一架飞机失事时,误认为这又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并不断将其与之前的情景相比较。这一点深切地描绘出他对于9·11这一历史遗留创伤的恐惧。心理学家克里斯塔尔(Henry Kristal)指出,人们在面对措手不及的危机时往往表现出怯懦,身为医生的亨利有救死扶伤的使命,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事情”以将伤亡减到最低,然而他又迟疑着是否要打电话求助——“发动机的噪音已逐渐退去。货舱被卸下来了吗?他思索着,他也希望它能够这样。算是一种祈祷吗?他找不到任何人施以援手。即便是降落灯的光芒一点点散去,他依旧看着西方的天空,因为害怕出现爆炸的场景而无法将目光移至别处。”[7]此处正反映出后9·11之后创伤泛化对于个体的影响。在过去的灾难面前,亨利是创伤的目击者,同时也是无能为力的幸存者。当下的情景中,这种双重角色再度合体,受害者的矛盾心境也在反讽叙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亨利担心自己夸大其词引起社会恐慌;另一方面又担心这就是一场真实的灾难,唯恐自己会因为救助不力而再度感到愧悔。

除了历史创伤事件对创伤受难者心理空间的介入,泛创伤化的社会图景还表现在小说对于人物关系的反讽上。亨利与家人的关系疏远,与陌生人的冲突交锋都投射出后9·11社会的政治影响,个体与他者的心理距离也成为麦氏伦理批判的一个核心所在。麦克尤恩用悲观的笔调描绘了宏大的创伤性社会图景,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物进行了剖析。当亨利在大街上遇到巴克斯特时,他对后者的外表描述充满了鄙夷,觉得他的宝马汽车都充斥着“犯罪和毒品交易的气息”[7]。在一段段的客观描述中,作者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作者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结合中描绘了9·11后的社会群像,彰显了泛创伤性焦虑主导下的个体困惑,再现了麦克尤恩对于后创伤集体症的全面把握。

5 结语

虽然创伤在人类生活中非常普遍,但作家们还是从自身的角度给予创伤足够的关注;虽然创伤很难愈合,但人们还是会努力地为受伤的主体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后9·11文学正是展现了文学对人性的透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1]杨金才.9·11之后美国文学发生了什么[N].文艺报,2013-12-11.

[2]曾艳钰.后9·11美国小说创伤叙事的功能及政治指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4(2).

[3]薛玉凤.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Caruth,Cathy.Trauma:Explorations in Memory[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95.

[5]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6]Herman,Lewis.Trauma and Recovery[M].New York:Basic Books,1992.

[7]伊恩·麦克尤恩.星期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增华

On the Humanism of Post 9/11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uma Theory

REN B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andscapes after 9/11 interact with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imaginary to produce new cultural meanings and realities.Aim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trauma and to explore the humanism in these novels.

Trauma;9/11 novels;Humanism

I02

A

1674-6341(2017)05-0147-03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50

2017-07-04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美国后9·11文学的伦理阐释”(WY2015029-B)的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WWD04)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获得“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5HL0007B)的资助。

任冰(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教学法。

猜你喜欢

克莱尔文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退赛的克莱尔
我们需要文学
树洞里的皇冠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小熊过河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