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7-03-10黄桂钦

关键词:漳州市开放型漳州

黄桂钦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黄桂钦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漳州363000)

漳州市被列为全国12个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之一,为漳州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借此契机漳州文化产业应加快转型升级,充分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利用漳州月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与台相邻优势,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示范区和两岸一家亲海西文化经济区,发展开放型文化产业,助力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漳州;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标。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漳州市是全国12个城市、区域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印发《漳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方案》(漳委办〔2016〕31号,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漳州将为中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可复制的“漳州经验”新模式做出新贡献。漳州市是座文化古城,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是“台湾”文化源头,若借此次综合试点机会成立与厦门文化产业商机对接中心,走文化输出,与台湾、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的文化交融之路,将促使漳州文化产业大力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新水平,为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强大动力。

1 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漳州市被列为构建开放型经济的试点之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首次与上海浦东、广东东莞、江苏苏州等先进发达地区并列站在国家新一轮开放的前沿,这对于漳州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自身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漳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漳州月港的繁华已然逝去,然而厦门的快速崛起既给漳州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若不借助此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难得的机遇奋起直追,漳州将可能会成为被历史遗忘的古城。因此,漳州应充分把握好此次发展机遇,大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 发展文化产业对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意义

文化产业具有“环保产业”的美称,是一种低污染产业。在当前为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现状下,为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号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必然选择。漳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台湾”文化源头,要紧紧抓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城市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水平。一方面,漳州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亚、南亚,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是地缘上的“印太区域”,漳州文化产业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更好地走出去,加强该地域的宗教与文化交流、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形成区域身份认同,为区域合作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对构建漳州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漳州是台湾的文化之源,发挥漳州在民间信仰、风俗习惯上与台湾“文缘”相似的优势,发展漳州文化产业,与台湾进行文化交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会水到渠成。

3 漳州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3.1.1 文化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以来,全市119家文化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1.1亿元,超进度完成108.7%;全市文化产业活动单位达3 364家,总资产315.22亿元,从业人员6.88万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19家,产值超亿元的有24家。[2]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漳州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1.2 工艺美术初步取得发展

近年来漳州市工艺美术业取得了较好发展,华安玉雕刻、石雕、木雕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度有所提高。东山岛著名钉船师孔炳煌经过深入研究,成功复制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底发现的元朝福船的船模,填补了中国古帆船船模制作的一项空白。[3]漳浦民间剪纸作品《水仙花的传说》登上大雅之堂,赴中央美术学院交流并展出,并将到全国各地美术专业院校巡展,受到专家教授的好评。芗城区手工裁缝师简斯雅坚守“工匠精神”40多年,现每年手工制作婚纱礼服销售上千件。

3.1.3 文化产业园区与示范工程齐聚

南靖海峡印刷产业园区被列入“福建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漳州市唯一入选的园区。该产业园是漳州市唯一的专业打造印刷包装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总规划面积3 500亩,总投资47.3亿元[4]。漳州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是福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工程重要内容,是福建省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漳州市可以利用该示范工程平台发展漳州市文化旅游业。

3.1.4 文化消费需求势头旺盛

2016年漳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1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 196元(约9 106美元),比上年增长8.4%。[5]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 000美元以下,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居民的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6]据此推算,2016年漳州人均GDP已突破9 000美元,文化消费潜在的需求势头旺盛,文化消费已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3.2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文化产品供给失衡

漳州市动漫、广告、设计、电影和影视节目发行、戏剧艺术、文艺创作与表演,文化、娱乐、体育经纪代理等提供享受型文化产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一片空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产品供给失衡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基本文化消费供给过剩、发展型文化消费品量少和享受型文化消费品价格高等三个方面,这一情况抑制了消费意愿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3.2.2 产品设计创意不足

目前,只有一家规模以上艺术陶瓷企业,其创意仍然较低级,没有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产品设计,缺乏创意,势必导致产品畅销程度受损。民俗工艺、民间戏剧等因其缺少产品设计创意,未能与时俱进,陷入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上世纪80、90年代号称“打铁村”的漳浦县深土镇院前村,与南方日报报道的《老牌打铁铺的最后坚守》类似,时至今日打铁铺已经所剩无几。

3.2.3 发展成效不明显

目前,漳州市文化产业呈现出小、散、乱的局面,尚未能很好地把文化资源转为文化资本,部分地区的古村落、古遗址存在重复开发,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有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浪费资源。漳州市虽然齐聚福建省十大文化产业园之一和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全省十强文化企业中福州市有5家,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各有1家,而漳州市没有文化企业进入十强。

3.2.4 实际消费拉动乏力

2016年漳州市人均GDP已实现9 106美元,按照国际上的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居民的消费将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计算,毫无疑问,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应呈现出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而文化消费支出将大幅度提高的显著特点阶段,文化消费支出应进入大幅上升阶段,但从实限情况看并非如此。2012-2015年,漳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水平不升反降,由2012年人均2 070元,下降到2015年的1 942元,减少了128元;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仅910元,占消费总支出不足一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市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动力不足。

4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1 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示范区

4.1.1 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

消除贸易壁垒和提高投资便利化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一要削减边境内的贸易壁垒,推广属地单证、口岸放行的通关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与此同时,政府向企业提供咨询、保障等必要的服务,财税政策上避免双重征税,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二要学习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负面清单,列出教育、文化等领域中不允许投资项目,未列出的均为允许投资,放宽投资准入,并完善投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跨境合作产业基金。三要积极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立中小文化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平台。借厦漳泉同城化之机,承接厦泉文化产业,学习福州动漫产业发展经验,采取合资嫁接、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承接福州动漫产业。

4.1.2 拓展区域协作空间

漳州是“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需主动争取与福厦合作,与闽粤赣浙文化产业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合作。一要借助诏安、漳浦书画之乡的优势,主动寻求与厦门、福州动漫园合作商机,引进动漫设计业务,延伸厦门、福州动漫产业链;推动会展业务对接,建立商机对接中心。二要加强与广东省、江西省的合作,共同开发客家和红色文化旅游,学习浙江杭州发展“打铁旅游业”,将工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引进一批工业旅游项目。三要促进漳州饮食文化“走出去”,继续做好“漳州味·海上丝绸之路行”后续工作,支持本市企业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营销网络、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引进大型文化企业。

4.1.3 加强文化互联互通

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得到“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人民的支持,要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工作。一要借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交通节点。文化交流,交通先行。漳州市可以借助“十三五”福建省投7 500亿元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之机,鼓励“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参与月港、古雷港、东山港港口开发建设,与境外航运公司合作开辟新航线,形成以“两港”(月港、古雷港)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二要学习借鉴泉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成功经验,积极参加东盟国家文化年活动,并邀请东盟国家参加漳州市举办的具有鲜明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如木偶戏、歌仔戏、漳州花灯等。三要加大对月港码头遗址、平和南胜窑、华安东溪窑、南靖东溪窑、诏安梅林港等“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记忆载体的保存力度,办好月港等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高峰论坛,加强与东盟国家民间信仰渊源的考证和交流。

4.1.4 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积极完善税费、文化管理和文化资源管理等配套措施。一要积极探索文化企业优惠税收政策,如可以在前三年免税,同时政府应给于从事创意创新文化产品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提高小微企业的创业激情。二要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政府主要负责对文化企业的引导和监管,对文化产品质量的把关,维护文化市场稳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要成立文化资源调研领导小组,负责文化资源的收集、分类、入库,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状况进行监测,对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如打铁、剪纸、木偶戏、歌仔戏的民间艺人进行性别、年龄、特长、在地等相关信息入库登记,学习借鉴吉林省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一村一品”的经营管理思路,挖掘不同文化主题,招商引资,进行文化拯救。

4.2 加快建设两岸一家亲海西文化经济区

4.2.1 促进与台民间交流学习

民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汇聚地,通过与台湾进行民风民俗交流,增进两岸深入了解;通过引进台湾来漳投资,构建共赢平台;通过与台湾人才交流,促进文化人才方面的互通有无。一是鼓励与台文化交流。台湾与大陆有共同的民风民俗,如歌仔戏、闹元宵、中元节、关帝节等,漳州可借助节庆,与台湾增加交流,组织演出歌仔戏、木偶戏等两岸熟知的节目,积极鼓励闽台寻亲谒祖、寻根觅源,增进两岸感情。二是引进台湾演艺业来漳投资。台湾演艺成就突出,却没有大的演艺企业在漳州落户,通过深层次挖掘漳台共同文化渊源,提炼出最能切入大众文化心理、精神诉求的电影、电视剧等文化精品。三是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学习台湾“E世代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文化种子人才(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传统工艺艺术、数字艺术创作等人才)和种子师资人才,送种子人才国际进修、办理创意展演与交流或艺术节,并将基础教育导入文化创意理念,将陶趣、茶趣、狮舞龙腾等特色文化融入“九年一贯艺术人文领域”课程。

4.2.2 加强港澳侨交流合作

港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港澳、全球华侨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将会加快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一要加强与全球侨界更紧密合作,健全与全球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重点侨团和重点人士联络机制,吸引更多侨商来漳投资兴业,利用侨商资源建立“漳州味”驻外营销中心,重点加强与海外社团的联络,指导成立美国漳州同乡会,协助侨商与市内企业对接与合作。二要拓展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加大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为海外侨胞来漳学习、探亲、旅游、投资提供便利,扩大漳州在全球的影响力。

4.2.3 扩大对台先行先试

支持台湾青年以独资、合资或合伙等形式在漳创办文化企业,积极鼓励漳州文化产品出口台湾。一要加大力度建立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基地,吸引台资前来投资。学习辽宁省开原市象牙村影视基地的成功经验,以基地特有剧种为主要乡村文化资源依托,融合基地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电视剧。二要培育漳州民间工艺品牌,扩大对台工艺品出口。要学习工艺资源特色鲜明地区,如莆田木雕和临沂柳编,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华安玉雕;学习厦门乌石浦油画村,做大做强诏安书画产业,优化对台出口政策。

4.2.4 推动电商跨境发展

突出发展跨境电商,推进“互联网+外贸”和“互联网+文化”建设。一要支持传统文化产品外贸企业借助阿里巴巴——达通平台开展国际业务,通过“互联网+外贸”,推动重点民间工艺品出口台湾,加大云霄县、南靖县农村淘宝网建设,提高民间艺人上网技能和了解市场销售动态,提高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二要打造“漳州味”展示展销平台,通过“淘宝·漳州味特色馆”“建行善融商务·漳州味名优馆”的“互联网+文化”,来提高“漳州味”饮食文化的舆论引导水平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强漳州文化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

被列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之一的漳州,迎来了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漳州文化产业应借助“一带一路”和与台相邻的优势,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文化经济,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为漳州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一臂之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5.

[2]漳州文化产业网:http://zzwhcyw.zznews.cn/system/2017/01/13/011071358.shtml.

[3]漳州文化产业网:http://zzwhcyw.zznews.cn/system/2016/05/13/010972805.shtml.

[4]福建省文化产业网:http://www.fj-ci.com/a/310/industry/2013/0307/12558.html.

[5]漳州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zhangzhou.gov.cn/cms/html/zzsrmzf/2017-03-20/1834175626.html.

[6]尤军.关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9.

责任编辑:李增华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Helping Zhangzhou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Open Economy

HUANG Gui-qin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 China)

Zhangzhou City is listed as one of the 12 national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ilot system,this bring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Zhangzhou cultural industry.By using this opportunity,Zhangzhou cultural industry shoul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fully tap the deep cultural heritage,and use the adjacentsuperiority between the starting point of Zhangzhou port of maritime silk roadand Taiwan,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and a pro Straits cultural and economic area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and develop an open cultural industry,which will help Zhangzhou build an open economy.

Zhangzhou;Cultural industr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Building an open economy

F260

A

1674-6341(2017)05-0011-04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04

2017-08-02

黄桂钦(1984—),女,福建漳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漳州市开放型漳州
印 玺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康漳州龙
印 玺
福建漳州面煎粿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