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协同机制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2017-03-10李晓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师队伍队伍

李晓进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协同机制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李晓进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协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现。以武汉纺织大学实践为例阐述二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协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融合的必然性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就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理论;是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统一平台以共享资源、完善沟通机制以驱动创新,从而形成相互协调、联合行动的创新系统,进而产生协同效应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多角色参与、目的性相同、机制上协调及非线性效果的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的特征。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兼任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辅导员有条件的也可以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两支队伍负责。但两只队伍职责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二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各有侧重但目的相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配合研究有一定的目标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优势和辅导员的实践优势结合在一起,二者在方法上的互补使协同配合成为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结合,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融合的现状

近几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进行着尝试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尤其是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之间的配合,开设和举办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如“经典导读”等活动,旨在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间的协同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两支队伍协同在体制上的障碍

从现行体制来看,武汉纺织大学的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分属教学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条块分割思想严重,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学院,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横向和纵向交叉较少,两支队伍在沟通与交流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更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两支队伍协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

从思想观念来看,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水平尚待提高。辅导员遴选中对其学科背景、专业素养与学生工作的内在联系考虑不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出身较少,结果使辅导员队伍缺乏专业化方向,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研究相对缺乏。缺乏开展高水平理论研究和深层次实践工作的理论支撑。[3]有些辅导员工作方式仍然是“保姆型”,导致很难有精力对所从事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及时总结和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科学规律,制约着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而对于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其重心多集中在课堂,与辅导员并无过多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学历教师越来越多,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年轻的高学历老师基本上是从学生直接过渡到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还不高,还不完全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较多,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现状的了解,无暇顾及学生日常思想状况、没有兴趣开展协同配合。

第三,两支队伍协同保障机制的缺位

两支队伍协同机制的制定涉及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单位。但一系列服务保障机制又牵涉教务、学工、人事、科研等多个部门,在工作量认定、职称职务评聘等评价激励机制上的认定和量化也较为复杂。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缺乏流动机制,两种身份难以转换,形成壁垒。缺乏动态的、交流转换机制,也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融合的措施

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二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武汉纺织大学党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关于“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精神,校党委制定的《武汉纺织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武汉纺织大学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之中对两支队伍的协同融合做顶层设计。为两只支队伍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具体执行,协同创新,开展实践探索,极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融合。

第一,辅导员学科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队伍双向交流

学校党委明确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同时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等部门。2016年制定的《武汉纺织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都明确将辅导员的学科归属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辅导员的职称晋升、研修培训、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都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负责管理。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动两者有机融合,其中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必须有至少一年学生教育管理(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经历。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白音、刘文祥等几位老师在2013年引进的第一年在会计学院、艺术学院和高职学院承担了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担任辅导员的过程中可以使自身得到相应的锻炼,同时也可以给整个辅导员队伍工作注入新鲜思路和方法,对于辅导员整体理论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在入职之时就深入“基层”,深入到学生之中,对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基本学生信息很有帮助,对今后在重新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而黄俊鹏、梁祥云等辅导员承担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队伍融合、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等工作,资助师资研修培训,协同开展科学研究。

第二,“经典导读”助推理论学习,提高“两支队伍”的理论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

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辅导员要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培训强化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年坚持开展“经典导读”,打造理论学习品牌。导读内容,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还包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要会议文件文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献,此外,还涉及到中外经典名著文献。学院“经典导读”已经进行了29讲,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及分管学生工作的专职副书记等全员参加,开展研讨交流,促进读经典、用经典。同时,学校举办专题培训班,为期3-5天,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培训,每年对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至少培训一次。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理论素养、领会中央精神的同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工作。

第三,辅导员经典案例进课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教学与辅导员实践经验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联合开展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面交流,结合实际案例交流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推进“辅导员经典案例进思政课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目前,“辅导员经典案例进思政课课堂”活动已进行了6期,黄俊鹏、李琼英等老师先后交流了学生工作中的各种案例。一方面,通过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生活状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更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以交流的形式,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困惑,从而合力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四,探索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实践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成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的理论社团和夏令营等,要求各实践项目团队必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理论导师,目前,学院张建林、喻学林等众多老师均参与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学院与学工部协作,探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采取大面积组织加小范围资助的实践模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大面积组织、学工部门重点资助方式展开大学生实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协同不仅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重要创新,也是学校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重要探索。两支队伍的协同,是学校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对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04-10-15.

[2] 王结义. 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协调配合研究[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29.

[3]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5).

[4] 陈万柏, 张冬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Instructor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LI Xiao-jin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unselor team and teacher team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realistic embodi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practice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abora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 teacher team; counselor team

G641

A

2095-414X(2017)01-0073-03

李晓进(197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湖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推广计划项目(15Z217).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师队伍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