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2017-03-10王晓梅
王晓梅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王晓梅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031)
将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与批判性思维培育两者结合并阐明相关概念。通过观察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以使其更加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与发展。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批判性思维;应用策略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利用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意义
1.1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含义
笔者将课堂提问定义为教师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此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提问策略;在西方,苏格拉底也提出“产婆术”的提问手段。可见,提问是一种人类最古老和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1]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则指的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修的一门公共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这个学习群体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较高的思维能力。
1.2 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到目前也未达成共识。本文中笔者将其定义为一种人们理智地决定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维与知识记忆和逻辑推理是不同的,它实际是一个人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2]
1.3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意义
一方面,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有助于培育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否激发大学生学习各类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以及能否维持其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评判提问是否有效的两大标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是当前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个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就是一个好的提问者。正如《圣经》上说“问后即有收获”。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展提供了可靠资源。批判性思维的动力来自于大学生们多样性的回答和其对问题的各种争论,而问题中的各内容则是其开展批判的最好资源。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回答与展现众多信息中的某些信息,这个判断过程就是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2 现今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
通过笔者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走访、记录,以及对上课学生和教师的访谈,发现以下不足。
2.1 教师的提问观念落后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长期主导着中国的课堂教学,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传统的课堂提问过于重视师问生答,这种提问观念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参与提问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仅将提问作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的一种工具,缺乏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2.2 封闭式提问明显高于开放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减少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机会。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大约有60%的问题是对相关事实回答的封闭式问题,只有20%的问题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开放式问题。封闭式的问题一般有明确的答案,学生在教材中易于找到。这种的现成答案,仅对于知识的记忆有用,而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作用不大。而无明确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利于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很显然,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意义更大。
2.3 提问对象集中于少数学生
观察发现,教师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室中学生们座位的分布情况,普遍倾向于对坐在自己前面和中间的学生提问;甚至有些教师为节省时间,提问只围绕少数优秀学生和上课积极主动的学生,并未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对象过于集中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堂提问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未被教师选择回答问题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被挫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不愿意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谈不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2.4 教师反馈过于简单
教师简单的反馈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大学英语课堂所面临的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达到较成熟的阶段,学生通过一句简单的“回答正确”或“回答不是很准确”这类语言,其内心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回答所表现出的明确态度和对自身成长需要的建议,因而导致不愿意开展语言的输入,更谈不上输出了,这就抑制了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
2.5 候答时间把握不当
候答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都是不利的。“专家提出,相对较难的问题,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约9s的思考时间,而较容易的问题3-5s时间才是合理的。”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非常短。面对学生在提问后短时间内答不上来的情况,部分教师就会立刻让其他学生代答或自己回答。
2.6 教师过度主导提问过程
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提问未给学生创造一个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与空间。在教师“一手操办”的提问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很快沦为被动参与者。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甚至会害怕提问,对于提问敷衍了事。提问原本应该是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但现在却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折断了学生自由思考与创造的翅膀。
3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3.1 树立批判性思维提问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批判性思维课堂提问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完美运用好课堂提问的前提条件。课堂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监测,更在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转换与培育。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充当课堂提问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和学生是作为课堂提问互动的两个主体;在问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提问的最终目标;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从不同角度阐明自己的独到见解。
3.2 预测批判性思维的相关问题
预测问题的前提是熟悉并深入钻研大学英语教材。在备课及预测问题时,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可在全面钻研教材后,灵活处理教材中的内容,活化教材。精心设计目标明确清晰、形式内容有趣味性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最重要的是问题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启迪学生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导引,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思考与建构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意识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和技能。而对于问题在课堂提问实践中的实施则要依据具体情况,因时制宜。
3.3 灵活把握课堂提问的顺序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类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水平,所展现出提问的原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在现今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检查学生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属于前两个类型,属较低一级的认知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无法被激发。高一级认知阶段则是后四种类型,目的是实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育,是对于上一级目标缺陷的一种补充。回答问题时,学生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加工处理,才能最终得出恰当的答案。[3]因此,教师的使命是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按认知发展的顺序展开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实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奠定知识储备基础。
3.4 积极采用开放性的提问形式
教师在课堂中何时采用何种类型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来选择。封闭性问题,例如who,when,where,学生能够较容易地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并判别答案的对错,因而师生间互动性很低。因此,应该选择开放性问题,例如“who can explain why……?If you are on his position would you……?How would you judge…?”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与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更有利于促进师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和友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4]
3.5 开创多样性课堂提问模式
提问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对话过程,绝对不可演化成教师的“独角戏”。有效提问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给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在于其通过思考回答然后发现新的问题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成为提问者和学习主体。教师需要做的是变传统单向提问为师生互动的提问形式,鼓励师-生提问以外的生-师、生-生提问,在一个自由互动的课堂提问氛围中,为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开展更多批判性思维提供有利条件。
3.6 扩大课堂提问范围
每一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各异,设计问题时应将大学生个体差异性纳入考虑范围,提问要因人而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细心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记录;针对学生差异、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参与活动的机会。应该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避免主要针对少数优生的提问,给予所有学生批判性思考的平等机会。
3.7 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把握好提问节奏
候答时间指提问到回应两者之间的时间。延长候答时间利于教师获得更多时间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提出质量高和效果好的问题;学生得以获得更多思考时间,这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回答问题的质量都能提高。因此,教师应正确把握提问节奏,提问过多和过密都会使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导致问题回答的无效。首先,教师为学生解读答案并从中挖掘学生真正疑惑的时间必须充足。其次,充分给予学生反思自己回答并做补充的时间。最后,给足其他学生评价答案和补充个人看法的时间。总而言之,较好地把握提问候答时间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在问答的过程中保持完美的状态。当面临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做到不要轻易代答,应善于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时间,从而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3.8 优化教师反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他人的鼓励,都渴望别人给予应有的承认。因此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下多使用正反馈,使学生得以知道自身很好地完成了回答任务,使其增强学习信心并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并维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作为促进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手段,评价语言形式应多样化,对于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回答给予独特的评价,以正评价为主,同时也不可忽略对错误的修正。学生会更加积极与主动地思考问题,不怕受挫,为其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提供情感上的保障。
3.9 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必须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培养自身的反思能力。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建立自己的反思笔记档案,以利于将来更具创造性、灵活地解决和改进各种课堂教学问题。同时,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与吸取课堂提问与回答过程中的教训,以利于自身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1]陈佑清.教学论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4.
[3]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4]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思考的力量:批判性思维成就卓越人生[M].丁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34.
责任编辑:富春凯
The Strategies of Questioning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 for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WANG Xiao-mei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 China)
Aimed at exploring strategies in improving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by combining college English questioning in classroom with critical thinking to promot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Through observation, summed up the deficiencie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questioning.On this basis,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so as to make it more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ollege English;Questioning in classroom;Critical thinking;Strategies
G642.4
A
1674-6341(2017)05-0121-03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5.041
2017-05-24
王晓梅(1991—),女,四川乐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