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2017-03-10何英利高珩刘锦锋杨瑗陈天艳赵英仁
何英利,高珩,刘锦锋,杨瑗,陈天艳,赵英仁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市卫生学校,陕西西安710061)
微课程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何英利1,高珩2,刘锦锋1,杨瑗1,陈天艳1,赵英仁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市卫生学校,陕西西安710061)
感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由具有教师资质的临床医师完成。临床医师带教的时间碎片化、办公场所流动性大,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完整、教学地点相对固定相矛盾。微课程具有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的特点,课题组在感染病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成功解决了这一矛盾。本文探讨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性,提出应用微课程的必要性及必然性,并针对感染病学特点提出微课程设计策略,构建一套完整的感染病学微课程教学体系,这对其他学科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微课;感染病学;临床医学
感染病学是临床医学最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其诊断治疗个体,但更关注群体感染风险,其研究内容既有古老的感染性疾病,也有新发疾病。公众迫切需要感染病学知识,但往往不支持自己的亲属从事感染病学研究。一旦出现感染疫情,媒体、政府、公众及学术界往往高度关注。感染病学临床教学一般由具有教师资质的临床医师完成[1]。近年来,媒体高度关注儿科“医师荒”现象,这绝非儿科的独有现象,而是整个医疗体系的缩影,儿科只是医疗体系这个“水桶”最薄弱的那一块“木板”,感染科并未幸免。临床医师带教既要保障教学学时及质量,又要保证医疗安全,而其时间碎片化、办公场所流动性大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完整、教学地点相对固定相矛盾。临床实习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而微课程能满足临床实习教学需求[2,3]。在西安交通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创新性地探索及应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享如下。
1 传统感染病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1.1 教学时间难觅
感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主要由临床医师完成,从教师数量上讲,一线医师是临床实习教学的主力军。一线医师除从事教学工作外,还肩负繁重的医疗及科研任务,有限的时间还被早交班、查房、手术、门诊、培训等工作分割;实习医师也有一定的医疗任务。因此,集结带教教师和全科实习医师在某一固定时间进行教学活动常常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能充分利用医师的零碎时间,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2 教学地点固定
目前,感染病学的教学大课、见习小课、临床实习专题讲座均有固定场所。但这并不适合感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临床实习教学地点需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比如讲解黄疸、腹水、皮疹等体征时,最好在病床边与患者交流或查体;讲解肺炎、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时,最好在阅片灯前;讲解肝硬化、脑炎的病理特征时,最好在显微镜前;讲解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扩增等内容时,最好在实验室。如果在每个教室配备以上教学仪器,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而学生也希望能在宿舍、球场、公交站牌下等地点进行学习,带教教师则希望在休息室、家里、国际会议展台等地点进行教学。
1.3 教学平台更新相对滞后
感染病学传统的大课授课、小课细化、实习实践的教学模式与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形成鲜明对比。年轻医生及学生极具时代感,掌握各种新科技能力强,喜欢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微博等进行日常交流。如果能将这些新的交流方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4 感染性疾病分布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
感染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如春秋季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感染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夏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生在晚春季节;对来自于非洲的留学生来讲非常陌生的乙型脑炎主要发生在东南亚,而我国北方少见的疟疾在非洲则是常见病。在某一特定时间上课,病房常常缺乏患相应疾病的患者。因此,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常见病保存下来,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1.5 典型和稀有病例分享困难
典型和稀有病例是重要的教学资料,主管患该类疾病患者的实习医师一般对这种疾病印象深刻,但其他人则难以产生共鸣。比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区叩痛阳性,但为了保证患者安全,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肾区叩诊操作。
2 微课程的分类及特点
我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微课程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微课程分为实体微课程和虚拟微课程。实体微课程: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微时间)和相对狭小的空间(微场所),如病房、走廊、阅片灯前、显微镜前,对相对较少的学生(微人群),就一个主题(微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的教学活动。虚拟微课程:教师和学生就微视频、微电影等进行讨论。微课程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微型化与碎片化,信息容量相对较小。与普通的床旁教学活动不同,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微平台的应用,如微信、微视频等;教学时间、教学场所不受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强调实体微课程和虚拟微课程结合,虚拟微课程是实体微课程的准备与延伸,能解决普通床旁教学准备欠充分、后期跟踪困难的问题。
3 微课程在感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微课程构架的建立
感染病学的构架目前有两种主流模式,一种以李兰娟院士为代表,将感染性疾病按照病原体从小到大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蠕虫感染;另一种以王宇明教授为代表,将感染性疾病按系统划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食物中毒、呼吸道感染、肝胆胰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发疹性感染等。设计微课程时,要兼顾两种模式,比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病原体大小分类属于病毒感染,按系统分类属于呼吸系统感染,同时也属于重要的新发传染病。
确定大框架后,要先明确每种疾病的重要知识点,如讲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时,我们调取了西安市疾病控制中心近20年该病的时间、空间、人间分布数据;之后是微视频、微讲义、微习题、微讨论等的设计;最后是设计练习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感染病学每个章节包含若干知识模块,而每个知识模块就是一个微课程,每个微课程都可以是独立的,是一个“学、测、评”一体化的在线课程。微课程与微课程之间松散耦合,它们可以共同服务于某个大主题,也可以独立运行。这种组织架构与教材中的章、节的组织结构一致,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很容易地找到感兴趣的微课程进行学习[4]。
3.2 独立微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微课程包含所讲知识的背景与该课程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每节微课程都应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确定微课程教学目标时,应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确定学生要学什么;研究起点状态,判断学生能学什么;查找重点、难点,诊断学生需要学什么[5]。例如,发疹性感染性疾病鉴别微课程,其标题(主题)要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即“鉴别”,通过比较掌握水痘、猩红热、麻疹、风疹、手足口病等常见发疹性感染性疾病的出疹时间、顺序、分布,皮疹形态、变化规律、伴随症状、持续时间、消退后皮肤是否色素沉着等,明确各自规律,强调鉴别,而不是混淆。
3.3 强调感染病学的基本原则
人会被病原体感染,医师必须会管理感染性疾病。因此,要对即将成为医师的医学生强调感染病学的基本原则。如疫情报告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疾病监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其重要性已经上升到法律高度,对大多数将来可能不从事感染病学研究的医学生来讲,在学生阶段强化感染性疾病报告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隔离、手卫生、病原治疗、传染病优先等原则,是人类医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如不遵守,将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要将其纳入感染病微课程中。
3.4 消除成见
普通老百姓对感染性疾病抱有敬而远之的心理,医学生学医数年也不例外,甚至部分高年资医师也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感染性疾病。这样既不利于感染病学发展,也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公平。高等教育教学对象是社会精英,教学内容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不应有任何带有歧视甚至暗示的内容。感染病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可预防、可检测、可控制、可治疗。例如在介绍艾滋病(HIV)的微课程中,使学生认识到HIV感染主要通过不洁注射、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握手、拥抱、礼节性的接吻不传播HIV,避免其对艾滋病产生恐慌心理。在学习“肾综合征出血热”这一章节时,一些医学生害怕被传染,不愿意接触患者,可在微课程里告知“患者不是传染源,人与人不传播”。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麻疹也得到控制,一些感染性疾病能彻底治愈,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丙型肝炎、出血热等,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疫苗预防效果在90%以上[6]。应该说人类对感染性疾病整体的防控超出了内科系统其他疾病,医学生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对感染性疾病抱有成见。
3.5 树立现代感染病学观
感染病学是研究人类和病原体做斗争的过程中,病原体从进入到排除这段时间里宿主的临床特征。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受政治、宗教、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如战争、自然灾害可促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可结合社会背景、文化、历史事件等制作微课程。科技使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对自然的破坏也更大。事实证明,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加特殊的形式存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科向感染科转型已势在必行,很多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已在原有基础上收治大量原因复杂的发热患者,并积极投身于抗生素合理应用及院内感染控制领域。
由于我国卫生条件的改善、防控措施的综合实施,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疾病逐渐减少,病毒性肝炎成为感染科收治的主要疾病,感染科实际为肝病科。近十几年来,由于学科病种单一,感染科医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较为单一,他们了解肝病学方面知识,但对重大潜在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警觉不够,缺乏应对能力,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知识储备不足,临床诊疗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能力较弱。感染病学微课程设计时,要有大感染病学观,融合社会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内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4 微课程内容的选择
4.1 方法型
方法型微课程更多地关注学习方法,找到研究对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共性或规律,强调知识的运用和迁移,以便其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7]。例如,感染病学总论的微课程,介绍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环节有一个缺乏,感染性疾病将不可能流行。因此,治疗的同时也是在消灭传染源,查房洗手就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是降低易感性最有效的方法。这类微课程可帮助医学生了解感染性疾病的一般规律与共有特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和准确。
4.2 习题型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列出相关知识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绘制学习地图,选择学生较难理解同时也是易错的习题制作成习题型微课程。这种类型的微课程选题明确,可用于学生自我导向式学习和归纳总结。例如“乙型脑炎”这一章节的微课程,可设计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等多种题型,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这种微课程适合临床缺乏典型病例的疾病教学,学生理论掌握扎实、记忆深刻,但缺乏直观印象。
4.3 病例型
根据所学疾病,从临床症状入手,分析总结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其探究欲。如学习病毒性肝炎时,随机选择住院病例,从主诉和现病史入手,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临床表现,然后让学生提出进一步检查方案,明确诊断,最后提出治疗方案。我们将医院His系统与课堂幻灯机连接,随机选择一个病例(教师事先不知道诊断),根据主诉和现病史,要求学生现场分析。这种病例型微课程具有实战性和综合性,深受学生喜爱。
5 微课程的评价系统
微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学习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微课程学习平台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足迹,供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也可以供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以便在课堂上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此外,学生也可以对微课程的前端分析与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使教师微课程设计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执行该教改项目时,运用微课程的投票系统,让学生反馈感染病学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些学生甚至提出改进措施,这对微课程的完善具有促进意义。
在信息与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微时代,刷微信、聊微博、看微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微时代,而不是逃避和封锁。微课程已经融入现代教学,感染病学不应缺席而应积极主动地加以利用,丰富和发展现代教育形式。感染病学微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要分析形势,了解学生和医疗及教学现况,针对性地开发微课程,既让学生掌握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又树立正确的感染病学观;既重视感染性疾病,又避免对感染性疾病产生偏见。微课程设计有多种模式,但不管哪一种微课程模式,都服务于临床教学,以提高学生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防治能力为核心[8]。感染病学微课程只有不断完善和更新,才能推动感染病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感染病学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1]陈天艳,杨瑗,何英利,等.现代感染病学科转型发展下的教学挑战与应对[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6):1074-1076.
[2]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徐苑苑.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5):70-71.
[5]杨棉华.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医学科学观的新型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7):30-32.
[6]翁心华.感染病学新发展时期的省思:转折还是腾飞[J].感染与微生物,2011,6(1):2-3.
[7]黄俊年.学习过程分析与学习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8]王凌航,李兴旺.自媒体时代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教学探索[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3):431-433.
G424.1
B
1671-1246(2017)13-0030-03
注:本文系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青年项目(1401Q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