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2017-03-10卢素红姚丽梅刘瑶林华景杨雅琴
卢素红,姚丽梅,刘瑶,林华景,杨雅琴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保健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卢素红,姚丽梅,刘瑶,林华景,杨雅琴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保健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以培养中医养生保健卓越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尝试一系列大胆改革与创新,通过与知名养生保健企业紧密合作,开办“订单班”,首开“现代学徒制班”,把行业实体店引进校园作为学生实训基地。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为养生保健行业输送大批优秀的职业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的消费需求由单一的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1]。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养生保健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才需求旺盛,为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目前,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技术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远不能满足健康服务市场的需要。国内各高职院校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均为新开办专业,招生规模偏小。因此,根据我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中医养生保健类专业人才,是大势所趋[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以培养中医养生保健卓越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与知名养生保健企业紧密合作,不仅共同开办了“订单班”,而且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首开“现代学徒制班”,把行业实体店引进校园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毕业生平均薪酬均在省内名列前茅。通过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本文将结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探索适合大健康时代背景下的养生保健领域高、精、尖人才培养模式,为养生保健行业输送优秀的职业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1 明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特色发展定位
依托行业、采取多种模式办学、推进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本专业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平台、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管理,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贴行业需求。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大量采用案例、实验、实习、演示、业界专家讲座与指导、实战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专业以育人为目标,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教学为中心,构建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服务为依托,拓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以实体店为引领,倾力打造广东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及养生保健创新创业基地。
2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上除开设基础课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外,根据养生保健行业需要,开设“校企一体”特色课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剖析,确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拓展能力,形成“面向专业群的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公共课程模块+面向多个职业岗位的专项能力训练模块+综合能力训练模块+0.5年实习+项目驱动式毕业设计”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了模块化知识与技能体系,优化了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完善了中医养生保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限选课程板块进行改革,以满足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不同企业的特色技能操作、企业文化、国学、企业(店务)管理、礼仪沟通、创业等设置选修课程,由企业派遣技术精湛、素质高的技师主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 依托行业多元化办学,校企共同育人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在依托行业多元化办学,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尝试:通过与大型养生保健企业深入合作,围绕学生兴趣设立“艾灸兴趣班”,为企业输送了一批热爱艾灸的养生保健人才;针对企业用人特点,设立“青花瓷”订单班,为行业企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技术精湛、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面向企业招生,校企双元育人,学生双重身份,校企共同教学,学校出教师、企业出师父,成立“奈瑞儿现代学徒制班”,提高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保“出口畅”;成立广州明道康泽职业培训有限公司,成功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引进校园。这些尝试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养生保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了社会对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需要,学生能够胜任行业岗位工作,不少人已经成为行业企业的骨干力量。
4 以实体店为引领,实训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
为响应“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融入专业课程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参与、设备进校、技术指导,共建合作基地。尝试将实体店引入校园,与深圳中新浩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健康U站”,购置中药蒸疗系列设备、内分泌平衡理疗机、养生保健水疗床、减压养生太空椅、心理调节睡眠椅、机能平衡调节椅、中药保健足疗椅、养生理疗仪等养生设备,开设中药熏蒸养生、磁热养生理疗、红外热导理疗、五行经络疏通疗法、疼痛理疗、光疗排毒养生、光动力健脑养生、太空减压按摩养生、生理机能养护疗法、心理调节睡眠养生等项目。“健康U站”实行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就业导师)双重指导,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在保证学生实训需求的基础上,锻炼操作能力和店务管理能力,为今后创业奠定坚实基础。该实体店也成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对外展示校企合作及学生创新创业的标志性窗口。
5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4~6]。中医养生保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关乎人类健康。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培养和企业锻炼相结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途径、师资设备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为学生创造条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已具备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为其后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践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以“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为抓手,与知名养生保健企业紧密合作,实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养生保健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中医养生保健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
[1]郑英,张璐,代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3):6-10.
[2]张浩成,荆春燕.国内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经营管理者,2015,11(6):207-208.
[3]金虹,曹艳霞.试析校企合作培养现代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型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1,7(2):146-147.
[4]盛艳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7):185-186.
[5]徐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4(2):53-54.
[6]杨红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10):44-50.
G420
A
1671-1246(2017)13-0009-02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医药卫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20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