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S9900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7-03-09党培业杨智泉王彦东邢永军刘增亮马琼韩康李耀章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非手术椎间隙非手术治疗

党培业,杨智泉,王彦东,邢永军,刘增亮,马琼,韩康,李耀章*

(1.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骨2科,陕西 榆林 719000;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8;3.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山东 济南 250000)

SDS9900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党培业1,杨智泉1,王彦东1,邢永军1,刘增亮1,马琼2,韩康3,李耀章1*

(1.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骨2科,陕西 榆林 719000;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8;3.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 观察和总结SDS9900脊柱减压系统在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为防治神经根颈椎病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共计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26~67岁,平均(38.1±6.9岁)。按照接受牵引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与SDS9900脊柱减压系统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牵引治疗。观察至少12个月的患者治疗后随访资料,通过对受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疼痛、颈椎功能(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等指标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且实验组的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NDI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使用SDS9900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增加受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能改善颈椎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SDS9900;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牵引

颈椎病是目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强度的增加,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2]。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5大类。其中,神经根型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常以单侧或双侧的上肢麻木、感觉减退为主要症状,查体可见椎间孔挤压实验阳性,肌力下降等[3]。目前人们熟知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为颈椎切开探查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尽管疗效已获得肯定,但开放性手术必然会带来创伤大、出党培业,杨智泉,王彦东,等.SDS9900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2):134-137.

血多、容易感染、并发症多等问题[4]。因此,非手术治疗仍然是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传统的牵引+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并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且患者在牵引过程中有较大痛苦,很难长时间坚持[5]。SDS9900非手术减压系统是根据美国宇航员在空中的真实体验而发明的一种新的非手术减压牵引系统[6],能够使患者在失重状态下完成牵引、减压等目的,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拟对行SDS9900和传统牵引进行非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性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期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格按照相应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共选入患者106例。具体如下[1]:纳入标准:a)经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检查,可明确诊断为颈椎病;b)有典型的上肢麻木、感觉减退或神经根性疼痛表现,且与影像学表现相吻合;c)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具有完善的术后随访资料。排除标准:a)患者合并有骨折、结核、肿瘤等其他可导致神经根受压的脊柱疾病;b)患者责任节段大于等于3个;c)患者入院后有明确外科手术指证;d)具有颈椎手术既往史者。其中,纳入实验组患者共计66例,对照组患者共计40例;男61例,女45例;年龄26~67岁,平均(38.1±6.9岁);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6.4±7.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病程等一般性资料的比较中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颈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具体包括脱水药、镇痛药、营养神经药(甘露醇、塞来昔布、甲钴胺等)。两组患者用药剂量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牵引治疗 治疗组采用SDS 9900系统进行颈椎牵引治疗(见图1)。具体方法:首先通过系统检测出患者需要的牵引压力,然后平躺于牵引台中,机器旋转,使患者能够处于最佳牵引状态。使用系统配套固定带将患者头部及躯干稳定固定于牵引床中。按照牵引前对患者的综合评估,将减压角度、重量等输入系统。启动牵引治疗方案。每次牵引包含12个治疗周期,共28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休息1 d,3周为一疗程(18次)。前3次治疗的减压重量可适度降低,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0%。后续牵引重量可叠加至15%左右。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普通颈椎牵引技术(颈椎牵引系统YK-6000A)(见图2),牵引角度一般小于30°,初始牵引重量一般在5 kg以下,后可逐渐增至10 kg左右,以患者不出现剧烈颈部疼痛为界限。每次牵引2 min,休息20 s,共进行20 min。每天进行1次牵引,持续6 d,休息1 d。共进行3周(18次)。

图1 SDSS9900脊柱减压系统

图2 常规的普通颈椎牵引技术

1.2.3 辅助处理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佩戴颈托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及创伤。由康复师每日进行颈背部肌肉训练。

1.2.4 评价指标 影像学评估比较主要采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方法进行[7]。对两组患者进行颈椎MRI的检查,然后将图像输入Advantage Workstation AW 4.0-04-sol7软件,将上下顶点设为上下椎体的最凹点,计算出相应的椎间隙高度。疼痛评估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分)进行评估。颈椎功能评估则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估[9]。该系统来源参考于常用的腰椎功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10],共分为10大方面,每方面分为0~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差。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并得出相应结果。在本次课题中,主要采用独立分组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关于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比较 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核磁共振成像的观察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进行记录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关于疼痛与功能指标的比较 在术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标及颈椎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VAS评分与NDI值较术前均有显著减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的比较(±s,cm)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与颈椎功能评分的比较(±s)

3 讨 论

颈椎病是目前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主要病理原因为椎间盘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造成颈神经根的局部受压。以突出病变的神经根性疼痛或其支配区的麻木、感觉减退/障碍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查体可见感觉局部减退、肌力下降、病理反射阳性等。影像学特别是核磁共振成像中可见到明确的神经压迫现象。导致出现疼痛及压迫的方式目前已公认为三种,分别为机械性压迫、化学刺激及自身免疫因素[11]。

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目前绝大多数患者提起颈椎病的治疗,首先想到的便是外科手术疗法。但不论是开放性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其主要原理都是通过外科路径将压迫去除,不可避免的会伴有创伤及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增加。因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一样,保守治疗在目前仍然是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最近出现的药物+牵引+理疗等颈椎系统综合治疗方式以其花费少、风险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广大颈椎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药物疗法是颈椎综合非手术治疗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药物起到镇痛、抗炎、营养神经、脱水、消肿等作用。应用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12]。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稳定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治疗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局部肌肉的紧张度,缓解局部的痉挛,从而为后期的牵引治疗奠定良好的条件。同时,甘露醇等脱水剂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根水肿造成的症状,再配以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能够在牵引的同时,快速促进周围神经的修复,改善神经支配区的恢复和传导,最终改善颈椎的功能。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除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牵引方式外,均给予了基础的系统药物治疗,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牵引技术是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关键技术[13]。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外界机械力量的作用,将牵引力传递到颈椎的椎体关节中,将相应的关节、间隙、肌肉、韧带等进行拉伸,从而达到扩张椎管内容积、增加椎间隙高度、减少神经根压迫、促进椎间盘回缩、松解肌肉黏连的作用[14],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抑制颈椎的进一步退行性变,并能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因此,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自出现以后,就广泛收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和欢迎,在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颈椎牵引方式将头部及躯干部固定于两侧,利用重力或机器直接进行轴向牵引。一方面,由于肌肉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拮抗作用,大部分牵引力量会浪费在肌肉的这种反向作用中,真正到达椎体的力量只是牵引重量的少部分;其次,传统牵引方式无法做到准确的定位,不仅责任节段受到牵引,邻近正常的节段也会受到牵引重量的影响,不但进一步造成力量的损失还会导致周围节段退行性变的加剧;最后,由于传统牵引重量较大,肌肉在拮抗作用中容易产生痉挛,往往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和不适,很多患者因此不能接受牵引治疗。此外,传统牵引在牵引重量、角度、次数、时间等因素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因此,人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更好的牵引方式来在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所使用的SDS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的发明灵感起源于美国宇航局[15]。其发现在外太空处于失重的宇航员的脊柱退行性变,特别是椎间盘突出能够有效自我恢复。因此,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系统,SDS9900颈椎减压系统应运而生。它能够通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数据整理控制,反馈到先进的结合了航天技术的力学牵引系统中,能够使患者在摆脱重力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定位牵引,在几乎无痛的情况下完成传统牵引增加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迫作用的同时,更有效地降低病变责任节段的椎间盘内压,促进退变间盘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作用。将此种技术的功能进行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a)能够依靠计算机的个性化统计,自动选择最佳的牵引角度,从而保证了病变节段的最大牵引重量;b)牵引系统中配有先进的传感器,可以将颈部肌肉的拮抗力量感受后迅速反馈到计算机,随即调整牵引力量,从而能够在不引起肌肉紧张的极限条件下完成牵引过程。在能够保证最大有效牵引重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牵引过程中的痛苦。c)通过每秒13次的闭环式反馈系统与定位牵引,能够有效降低病变节段的椎间盘内压力,在减轻神经根压迫、加速髓核回纳的同时,促进营养物质反流到椎间盘内,最终综合性的加速了椎间盘的修复和重建,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症状的复发率和保证治疗的长期有效性。

总之,与常规普通牵引相比,SDS9900系统能够利用先进的牵引系统位置和体位,结合强大的电子计算机功能,达到模拟太空中失重状态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阻力”的牵引。同时,与常规牵引相比,该项技术能够将牵引力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对责任节段进行责任牵引,将牵引力量用在目的节段,大大提高了牵引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牵引治疗效果。经正规满疗程的牵引后,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且椎间隙的高度有了显著增加。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在治疗后12个月后,未出现显著的椎间隙降低、症状出现等复发行为。从而显示SDS9900能够达到良好的长期疗效。

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是相符合的。SDS牵引治疗与传统牵引治疗一样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变节段高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功能的恢复,并且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但SDS9900系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能够在保证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更有效的升高椎间隙高度,且在术后症状的维持时间和功能恢复时间上发挥显著优势。因此,SDS颈椎非手术减压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更有技术含量的脊柱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1]O’Neill KR,Neuman B,Peters C,et al.Risk factors for dural tears in the cervical spine[J].Spine,2014,39(17):1015-1020.

[2]Yin G,Ni B.Acute postoperative cervical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ica,2014,48(4):437-442.

[3]徐於炘,尚咏,吕奥.颈前路钩椎关节切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7(1):97-101.

[4]Burkett CJ,Baaj AA,Dakwar E,et al.Use of titanium expandable vertebral cages in cervical corpectomy[J].J Clin Neurosci,2012,19(3):402-405.

[5]崔建民.非手术脊柱减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9):38-39.

[6]刘霞,高晓平.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5,19(7):1302-1305.

[7]Kim S,Lee SH,Kim ES,et al.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c5 palsy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for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J].J Spinal Disord Tech,2014,27(8):436-441.

[8]Palumbo MA,Aidlen JP,Daniels AH,et al.Airway compromise due to laryngopharyngeal edema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J].J Clin Anesth,2013,25(1):66-72.

[9]伍少玲,马超,燕铁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25-627.

[10]Nomura K,Yoshida M,Kawai M,et al.A novel microendoscopically assisted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transosseous discectomy surgery[J].J Neurol Surg A Cent Eur Neurosurg,2014,75(3):183-188.

[11]Jhala A,Mistry M.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Experience of first 100 cases[J].Indian J Orthop,2010,44(2):184-190.

[12]汤艳,陈惠德,宋丹丹,等.非手术脊柱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和机制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1063-1065.

[13]田浩文,高晓平.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4):6711-6713.

[14]青祖宏,刘明,高巍,等.非手术脊柱减压与普通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对比[J].北京医学,2014,36(2):148-150.

[15]冯宪煊,白跃宏.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的相关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3,34(6):511-513.

Clinical Study on SDS9900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 in Non-Operative Therapy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Dang Peiye,Yang Zhiquan,Wang Yandong,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Center,Xingyuan Hospital,Yulin 719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SDS9900 in non-operat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06 patients with CSR from 2012.1 to 2015.1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s the way of traction.The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3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 of SDS9900 and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cervical traction.All patients received at least 12 months fellow-up.The clinic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and NDI score.Results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in both groups broaden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P<0.05).The heigh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broaden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comparing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VAS and NDI score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Comparing the VAS score and NDI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in all patients.Conclusion The 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 of SDS9900 can increase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in treating the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relieve the pain of neck effectively,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ervical function.It should be further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

SDS9900;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linical effect;trac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1633);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项目(2015ZX01);*本文通讯作者:李耀章

1008-5572(2017)02-0134-04

R681.5+5

A

2016-06-02

党培业(1974- ),男,副主任医师,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骨2科,719000。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非手术椎间隙非手术治疗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