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土改”助推农村精准脱贫调查
——以河北省定州市为例

2017-03-09姜维生

关键词:定州市农户精准

姜维生

“新土改”助推农村精准脱贫调查
——以河北省定州市为例

姜维生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自1978年农村土地改革以来,河北省定州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致使农村脱贫困难,与其他省市相比,收入分配仍有很大差距。根据定州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土地流转”、“三权分置”和“土地确权”等措施,助推农村精准脱贫,解放农村剩余生产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定州市;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精准脱贫

定州市地处太行山麓的华北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主要为沙壤土和轻壤土;境内有唐河、沙河等多条河流,地下水资源储藏丰富,气候适宜,适合耕种;1988 ~ 2010年间,定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为主,且耕地所占比例保持在 75% 以上,随着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镇村和工矿用地面积也越来越大,定州市劳动力人口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截止到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230 元,粮食总产量为680332吨,虽然总体状态良好,大部分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1]但是,少部分地区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的多元利用没有发挥出来,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造成部分地方土地撂荒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剩余生产力没有释放,导致这部分农民人均收入低于3026元,因而,为了摘掉贫困县和贫困村的帽子,真正帮助农民实现脱贫,缩小收入差距,定州市政府贯彻党中央部署,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用地产权和宅基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征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承包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置”、土地确权等措施,这对于定州市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全国其他省市完成新土地改革任务,助推农村精准脱贫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定州市农村和农业发展状况

河北定州市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4个镇、7个乡,总人口12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77万,总耕地115.56万亩,山区面积占有一定比例。[2]74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集中成片,在农村土地使用中多以耕地为主,工矿用地为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有所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定州市产业结构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耕地、林地不断减少,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不断增多。定州市出租、转包、入股、转让多种形式并存,以出租、转包和入股形式为主,分别占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的 60.24%、19.5%、22.51%,土地流转有待加快。[2]75

二、定州市制约农村精准脱贫的原因

(一)在土地制度层面上,落实不到位

首先,后续保障不健全。土地流转过程中,后续保障不健全,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土地大面积流转后,粮食产量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下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项目经营不善,土地流入方就会撤离,农户的土地流转费就无从着落,引发社会不稳定,亟需政府的监管和协调。其次,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不到位。在土地确权方面,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不到位。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以来,一些地方土地承包关系调整过于频繁,一些耕地征收后没有及时在权证上作出变更,登记簿和承包合同上记载的面积和实际面积不符合等问题。最后,“调地”的实际操作规程和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制定“调地”的实际操作规程和纠纷解决机制,地方镇政府监管不严,使各村对于农民开垦出的“四荒地”确权发证不及时,导致一部分人没有分到承包地,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力受阻,影响农民收入。[3]

(二)在科技、资金、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投入不合理

一是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户科技生产和经营信息不畅通,农业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土地基本没有资金投入,耕作过于粗放,重用轻养,造成耕地用养失衡,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增收困难。二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各级镇政府财政资金在安排农业开发、农田水利、扶贫开发和土地治理等涉农项目没有落实到位,资金使用分散,整合难度很大,对农田建设和项目投入较少,直接造成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束缚。三是管理不到位。在管理方面,有关人员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维修不及时、改造和新建工程滞后,蓄、引、排、灌能力较弱,抗旱、防涝能力不强,极易造成水患灾害的发生,致使农户的极贫、返贫现象的发生,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农民持续增收。四是社会服务不配套。在社会服务上,对农户培训较少,种粮大户自主开展农技试验的意识不强,土地整治与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教育救助等政策尚未有效衔接,促使农民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三)农民自身思想观念上趋于保守,政策执行力度不大

首先,部分农户思想意识保守。由于定州市部分农户思想意识趋于保守,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对政策理解较为困难,缺乏与外界市场的沟通和对接,在传统农作物的种植上过于依赖,对于本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缺乏创新和经验,在经营上缺乏探索精神,不能较好地进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不强。大多农户受小农思想影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观念不强,不愿意接触新事物,开拓新天地,对于国家帮扶措施过于依赖,缺乏自己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束缚了农业生产力。最后,法律意识淡薄。村民对于土地征收、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制度和法律意识淡薄,不接收新政策和新知识的宣传,不参加新技术的培训,正当维权意识不强,造成一定程度的农村生产秩序混乱,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对农村精准脱贫造成很大的影响。[4]

三、定州市助推农村精准脱贫采取的措施

(一)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首先,设立管理机构。在定州市下属各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管理办公室,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土地流转,积极指导乡镇(街道)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工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力度,维护农村正常的土地流转交易秩序。其次,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根据定州市农村具体村情,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带动土地流转,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的发展格局。最后,实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由于定州市土地地租费用较低,且土地集中连片,租赁当地农户土地进行蔬菜大棚种植和小麦、玉米制种,实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政府鼓励外地投资者或本地种粮大户租用土地,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带动土地流转,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二)加大科技、资金和管理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科技、资金帮扶。对贫困村将给与一定的资金帮扶,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农业实用科技和科技信息方面,帮助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指导群众选好适合本村实际增产增收的种植、养殖项目,确保贫困山区人民早日富起来。二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投资拉动脱贫工作,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扶贫开发为先导,统筹规划,整合国土资源、财政、水利、农业、交运、烟草等部门的项目资金,满足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项目助推精准脱贫的目标。三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坚持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与土地流转挂钩,加快土地流转,对一定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重点支持。

(三)完善土地征收和确权,实行“三权分置”

一是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改革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被征收土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二是形成改革合力。政府加快土地确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合作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数据管理制度改革。三是落实“三权分置”制度。定州市政府要在各地落实“三权分置”制度,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守住政策底线、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形式,从而为农村精准脱贫注入活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多元特色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培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定州市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化所有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充分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自主权和土地经营权,采取租赁、入股、承包等多种形式,培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规模适度经营。二是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根据定州市农村特色,优化土地配置,合理开发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打造“农家乐、农村园艺节”文化特色,发展踏青、赏景、骑马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旅游活动,将旅游产业链推向农村和城市,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参与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提升农村旅游档次。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以“北部粮食安全保障示范版块,中部产业多元化发展示范版块,南部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示范版块”的区域生产格局。[5]38四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政府积极支持有偿土地流转、入股、托管、承包等形式,对农户实行土地确权,办理土地承包权证,建立结构合理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确保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四、定州市助推农村精准脱贫实施效果与问题

(一)助推农村精准脱贫的实施效果

1.土地经营实现多元化、产业化,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新土改”实施后,定州市政府通过资金、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信息方面提供帮扶,帮助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帮助群众选好适合村情实际增产增收的种植、养殖项目,初步建立了蔬菜种植特色产业区、苗木花卉特色产业区、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区,此外,为了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定州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蔬菜和花卉等产业发展,基本实现了种植业的半机械化水平,土地经营的租用费用有所减少,农户对土地使用负担减少,收入增加,使得彭家庄村、木佃村等贫困村脱贫。

2.农村土地使用权多样化,取得良好成效,农户信心倍增。笔者参与河北省定州市农村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定州市在颁布新《土地管理法》以来实现了土地的承包、转让、出租、流转等形式的多样化,农户承包合同得到规范化,与往年相比,领取证书的比例增加,有86%的农户拿到了确认其承包地权力的土地承包合同或证书,75%的农户同时具有,11%的农户拥有土地承包书,仅6%的农户有土地证书,经过“新土改”使得产权越来越清晰,农户对未来的土地产权稳定的预期变得更有信心;此外,农户的包租也实现了多样化经营,有35%的农户用于副业经营,28%的农户用于建工厂和商业用途,有30%的农户用于粮食生产经营,7%的农户用于其他方面经营,包租经营的多样化使得农户收入的来源实现多样化,有利于解决定州市农村剩余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助推农村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

1.参与农地土地流转的农户比例较小,非正式流转比例较大。根据定州市扶贫调查显示,该市农地使用权市场已经建立,但是流转速度较慢,农地交易价格不明显,土地流转不正式;经调查,有18.5%的农户转让过土地,有21%的农户转租过土地,62.3%的农户却没有进行土地流转。[5]37然而,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有51.6%的农户转出土地没有约定期限,农户转入未约定期限的比例达到48.2%,有大多数的交易未签订书面合同,并且有一部分农户没有获得补偿,缺乏法律维权意识,造成土地流转受阻,束缚了农村剩余生产力。

2.土地征收程序缺乏监管,造成农户利益受损。根据定州市征地补偿调查情况,由于相关地方政府进行修路、建学校和工厂、建商业区和产业园等,对农户用地征收,在征地补偿环节中,使用现金补偿方式,有56%的农户是一次补偿,19%的分期补偿,25%的延期补偿,但是,由于农户缺乏法律维权意识,政府监管不严,补偿款被政府截留或挪用,征地福利待遇低,农民获得其他收入没有保障,造成农户利益受损。[5]39

(三)助推农村精准脱贫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首先,国家要加强立法,颁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充分地参与征地补偿标准的权利;其次,定州市要加强政府监管,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党风与政风,预防和制止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切实维护好和发展好定州市农民的利益;最后,定州市在基层设立专门的土地法庭、土地审判委员会等机构,更好更快地解决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复杂土地纠纷。

2.加强对土地流转、征收和确权政策的宣传。定州市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户土地权利的宣传,开展相关的土地改革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户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提升农户未来地权稳定的信心,建立有效的农户意见反馈系统,解决好基层干部与农户之间的纠纷,鼓励农户加大对土地的多元使用,便于将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更好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及时化解各种土地承包矛盾和纠纷,有效防范各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保持农村长期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精准脱贫。

(责任编辑 远 扬)

[1] 刘红耀,温利华.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以定州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105-106.

[2] 盖新平,何成江.基于GIS的定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3(6).

[3] 郝晓刚.土地确权: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权益[N].阳泉日报, 2014-05-23(5).

[4] 汪三贵,刘未.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10-115.

[5] 冯忠江,夏建彪.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2).

D668

A

1671-5454(2017)03-0084-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3.024

2017-03-12

姜维生(1989-),男,山东枣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政治经济与外交。

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校级课题“苏俄土地政策与西柏坡土地会议共性研究”(编号:CXZZSS2017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定州市农户精准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学生作品
精准的打铁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蝴蝶迁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