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分析

2017-06-28李书贞

关键词:人民日报体裁新疆

李书贞 周 丽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分析

李书贞 周 丽

(新疆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通过抽样调查,可见《人民日报》在对新疆进行报道时,全方位展示了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形象。《人民日报》较多使用通讯体裁,着重报道新疆的经济及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其所运用的语言多为积极的词语,加以肯定的态度,为受众展示一个正在进步的新疆形象。《人民日报》对新疆的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报道比例有些失衡。

《人民日报》;新疆形象;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它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闻媒体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对区域发展尤其重要,影响到人们对某一地区的认知和评价。因此,新闻媒体如何更好地在报道中塑造区域形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新疆的报道从内容、体裁、倾向性及标题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内容分析

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为2016年《人民日报》以新疆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从2016年1月到12月1日每隔8天抽取一份报纸,使每周中的任意一天都有被抽中的机会,保证抽样结果的科学性。通过抽样分析,共得到有关报道36篇,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体、社会、生态环境等。

表 1

从表1可见,《人民日报》对于新疆各个领域的报道都有涉及,其中经济类的新闻所占比重最大,而在经济类新闻中,农牧业的新闻又是最多的。这与新疆的地理特点有关,新疆是一个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响应国家的三农政策,新疆重视当地的农牧业发展,《人民日报》对于新疆的报道也倾向于农牧业,呈现出农牧业快速发展的新疆。其次是科教文体类新闻,《人民日报》有关新疆的科教文体类新闻占比达28%,其中教育方面的报道4篇,可见《人民日报》对新疆教育领域的重视。

二、《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体裁分析

《人民日报》关于新疆报道的体裁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使用篇幅较为短小的消息外,通讯的数量逐渐增多,甚至超过消息体裁,其中图片新闻和简讯使用较少。

表2

从表2看出,《人民日报》关于新疆的报道体裁丰富多样,以通讯、消息为主 。通讯篇幅较长,更能全面反映新疆面貌,因此《人民日报》着重运用这一体裁报道新疆,如2016年5月23日第6版(要闻版)题为“百件实事 百姓舒心”的民生报道运用的就是通讯体裁,篇幅达2587字。再如9月28日第13版题为“孔雀河畔棉如海”的有关生态的报道,运用通讯加图片的形式,既用文字详细描述孔雀河畔的生态景象,又配原图给受众更直观的视觉感受。

三、《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态度分析

本文在对《人民日报》报道中的新疆形象进行分析时,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主要分为赞扬、中性、批评三方面,从这个角度对《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态度进行分析更具有说服力,更加客观。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抽取的《人民日报》有关新疆的36篇报道中,赞扬态度的24篇,占总数的67%。如2016年4月29日第12版题为“琢玉成器 服务南疆”的报道,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其态度。“琢玉成器”一词本身就是褒义,用来赞扬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服务南疆的精神,报道中有些句子,如“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等等,更充分表明其赞扬态度。同时,中性态度的报道12篇,占比33%。如2016年1月8日第9版题为“村级组织骨干开展集中培训”的政治类新闻,仅仅是中立客观地传达了骨干培训的这一消息。再如7月10日第2版题为“新疆第十三届哈密瓜节开幕”的新闻,客观报道了在新疆发生的这一事件。而《人民日报》持批评态度的新疆报道数量为零,可见《人民日报》的新疆报道以支持赞扬为主,以客观中性为辅。

四、《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标题关键词分析

根据前文《人民日报》有关新疆报道的数量分析可知,经济类和科教文体类报道为主,而生态类报道仅占比6%。新疆地大物博,原生态美景更是新疆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笔者主要以这三类新闻标题中相对来说最有特色的标题进行分析。在经济类报道中,2016年5月15日第11版的一篇报道题为“这里有了‘豆腐西施’”,关键词是“豆腐西施”。“西施”一词,意味着非常美丽的年轻女性。追求美的事物是人的本性,这个词设置了悬念,能够激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在生态类报道中,6月24日第20版题为“伊犁河更美了”的报道,标题关键词“美”字就让人眼前一亮,加上“伊犁河”是新疆著名景点,受众看到这一标题仿佛美丽的伊犁河就在眼前。在教育类报道中,2016年4月29日第12版题为“琢玉成器 服务南疆”的报道,关键词“琢玉成器”比喻经过修磨锻炼,方能成器成才,出自《礼记·学记》,选择此词作为标题的一部分暗含深意,耐人寻味。

再如9月28日第2版一篇关于新疆的报道题为“生命大迁徙”,其中“生命”一词带有庄重肃穆的色彩,“大”字更突出了生命之重,“迁徙”这个动词使整个标题充满浩瀚壮阔之感,为整篇报道赋予仪式性。所谓仪式性,“即新闻或电视节目具有‘仪式’的特点和功能,并非所有的程式化行为方式都能构成仪式。仪式的主要特征除了表演性外,最重要的是其象征性,即仪式是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仰的活动”。[1]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见《人民日报》选用有趣、通俗、有吸引力的词语作为新闻标题的关键词,为受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新疆。

五、结论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在对新疆进行报道时,全方位展示了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多维形象。《人民日报》较多使用通讯体裁,着重报道新疆的经济及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呈现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在不断进步的新疆。《人民日报》对新疆的报道所运用多为积极的词语,加以肯定的态度,为受众展示一个正在前进、正在进步的新疆形象。

当然,《人民日报》对新疆的报道也存在不足,报道比例有些失衡。其中经济和科教文体类报道居多,政治、社会新闻和生态环境类报道较少,这影响到受众从整体上了解新疆,因而所构建的新疆形象是不立体的。“读者”在感知作者所预设的文化意义时,也从自身的视角与观点出发,对于这些意义进行着不断的再解读与重构。[2]所以,新闻媒体在为受众构建认知框架时,应从多方面、多视角出发。

《人民日报》关于新疆的报道要突破创新,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多方面的均衡报道。在报道选题上,除了经济、文化之外,需加强社会、民生、生态等受众感兴趣的报道。在报道视角上,不仅要有宏观角度,更要重视从普通群众的角度出发。如《新疆经济报》在对2016年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进行报道时,在11月2日这一期第四版设置了微言博语版块,供广大网友发表自己的心声。这一创新不仅为政治会议报道增添了趣味与活力,而且激发了广大网友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促进了受众与报纸的互动。在报道内容上,不仅要用词正确恰当,也要适当改变语言风格,使报道更有感染力,以富有魅力的文字将有关新疆的新闻传递给广大受众。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董华峰,霍丽姗. 电视媒体仪式化传播的回潮及思考[J].当代传播,2013(5):15-17.

[2] 安宁,朱竑.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研究[J].地理学报,2013(12):1702-1713.

[3]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

G212

A

1671-5454(2017)03-002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3.008

2017-04-10

李书贞(1991-),女,河南郑州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周丽(1968-),女,浙江慈溪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亚文化传播。

本文为自治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对外宣传中的新疆形象研究”(编号:2016BXW08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体裁新疆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