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研报告
——以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2017-06-28向文筠王雨林
向文筠 王雨林
关于当前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研报告
——以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向文筠 王雨林
( 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我国当代大学生科研活动的依赖性强,质量不高。究其原因,除受大学生自身视野及能力局限外,还有一些主客观因素。高校要加大对科研、学术活动的普及宣传,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使之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科研;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世界各国不同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征,是在本科教育阶段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因而科学研究处于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地位,是发展理论、探索高新科技前沿的重要阵地。
就我国而言,当今的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是一个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比较敏捷的特殊群体,富于青春的活力和发展的潜能。他们既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各种专业知识的汲取者,也是促进知识传承与更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后备力量。如何在本科阶段就着手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激发本科生科研创新兴趣,使之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这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为此,笔者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的试点院校、“211工程”高校——四川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全体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10月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297份,回收问卷262份,回收率88.2%,其中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达97.7%。笔者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为2:5,学生年龄在18岁至23岁之间,本硕连读的学生占13.5%;38.3%的调查对象担任过班干部,23.0%的调查对象加入过学生会,25.6%的调查对象加入了一些学术性社团,6.0%的调查对象已经入党。
二、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与成因分析
(一)本硕连读生的科研活动参与意识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3个年级有31.3%的学生参加过科研活动(其活动类型及占比如图1所示),68.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科研活动。其中本硕连读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为73.5%,非本硕连读生参与率为25.3%,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本硕连读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较浓,参与意识较强。其主要原因是本硕连读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要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图1 农经专业本科生参与过的科研活动类型占比
(二)缺乏教师引导和指导
调查发现,在最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帮助中,16.7%的的大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帮助“选择课题”,16.3%的大学生希望老师“传授经验”,希望在“论文写作”(13.27%)“联系调查”(11.73%)和“经费支持”(10.49%)方面得到帮助的也不在少数。在未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同学中,“找不到合适的立项题目(32.17%)”和“对科研不了解(29.57%)”是他们尚未接触科研的主要因素。此外,“找不到相关的导师”占比19.57%,“完全不感兴趣”占比16.90%。可见,缺乏指导是目前本科生科研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应该与现行的科研管理机制相关。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比赛或指导学生比赛往往是自发的,不是学生主动找老师,就是教师出于责任心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机制是难以激发教师积极性的。
(三)大部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对所参加科研活动的评价集中于“比较好 ”和“一般”,所占比例分别为51.3%和32.5%。可见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对于科研活动的热情较高。在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中,认为科研活动利大于弊的比例高达98.8%,认为“非常有利”的比例占到65%。可见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对科研活动的认可度高,确实能够从科研活动中获益。在未参与科研活动的大学生中,关于是否了解科研活动的,选择“比较了解”、“一般”选项的占71.3%,而表示有意愿参加科研活动的占比达到83.8%。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对科研活动的宣传比较到位。
(四)读研对科研参与影响大
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后去向意愿这个问题上,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同学选择“国内读研”的比例达到47.5%,远远高于未参与过科研项目同学的23.4%,说明本科毕业后是否继续读研深造是促使大学生选择是否参与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本硕连读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高,为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前接触科研也是一个重要的参与原因。这个结果的成因,笔者认为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迫于就业压力,将就业压力转化为继续深造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主要与川农大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并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就业压力大、心仪岗位门槛高是不少人选择读研的原因。他们也许并不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研究生”仅仅是他们就业的缓冲区或者跳板。一些大学生在千辛万苦考上研究生后,却发现科研比就业更令自己痛苦。因此在本科生期间积极参与科研,也许更能帮助他们看清未来发展的方向。此外,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也可以在选择保研时助其一臂之力。
(五)亲友的态度影响科研参与度
调查显示,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亲友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为“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的占比为35.8%;而未参与过科研活动学生相同选项占比为23.10%。可以看出身边人对科研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会对本科生产生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要创造发展本科生科研文化,正是需要用这种文化来感染本科生,让本科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
(六)学校科研信息源较多
实际上,本科生了解科研的途径是比较多的,除了参加学校举办的培训、讲座、学术报告外,还可以通过教师、同学介绍以及社交网络、社团等方面的宣传。调查结果表明,在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中,有53.8%的人通过学校宣传这一渠道了解到自己所参与的科研活动,其次是通过老师(17.5%)和同学(17.5%)得知;大学生选择课题除了占比较多的“教师已立项课题”(44.30%)和“教师指导下选择的课题”(27.84%)外,还有“自发选择的当前农经热点问题”(10.13%)和“科研团队讨论决定课题”(16.46%)等。这说明学校的科研信息源是比较多的,学生接触科研的渠道也是畅通的。
(七)本科生获得的关于科研的帮助少
如图2、图3所示,对比参与过科研活动和未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分别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帮助,要求“提供经费支持”和“推荐优秀指导老师”所占比重均很大,“设置有关本科生科研的课程”紧随其后。这说明在科研资金、导师配备、基础能力的培养上,学校采取的措施还不够。本硕连读班的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资源配备在某些方面会优于非本硕连读班学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本硕班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是非本硕班的近三倍。此外,学生个性、科研相关制度、导师对科研指导的态度、学生对科研难度的评估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拦路虎”。
图2 未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同学希望得到的帮助
图3 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同学希望得到的帮助
(八)科研活动质量不高
目前农经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课题选择主要来源于“教师已立项课题”和“教师指导下选择的课题”,且多数人希望得到老师在“课题选择”(16.7%)和“传授经验”(16.3%)方面的帮助,未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中也有近两成“找不到相关的导师”,说明目前本科生在科研方面很依赖导师的指导。在调查的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大学生中,有48.7%的人表示没有立项或者对立项情况不清楚,已立项项目又有56.1%未能形成学术论文,且论文发表率仅为6.3%,获奖率更是低至1.5%。
科研活动的依赖性强,质量也不高,除受本科生自身视野及能力的局限外,还有许多主客观因素。从主观来讲,科研活动的质量受参与者对科研活动的态度影响。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新奇而参与科研活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科研活动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有趣,积极性也随之下降,渐渐变为“打酱油”的角色。参与科研活动的诱导因素还可能是从众心理、为了获得相关奖励、想锻炼提高自身能力、他人邀约等,参与过程中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倘若科研参与者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端正态度,也没有得到导师或参与伙伴的鼓励和支持,可能导致科研活动难以做出成效,甚至变成“烂尾楼”。客观因素则包括科研资金不足、教师没有给予相应指导、学生和导师之间缺乏沟通等。
三、针对大学生科研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客观地说,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要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必须把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更新本科教育观念、改革本科教育培养过程、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合适的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来达到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一)加强大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与了解
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把精力集中于备战高考,无暇顾及或根本没有听说过任何课外的科研活动,并且学校和家庭方面对科研的重视也非常少,更有甚者还会以耽误学习为由扼杀学生的创新兴趣。所以在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和学术培养计划,大部分学生都手足无措。
通过调查分析,受访大学生中参加过科研活动的仅为31.3%,而在他们之中,有43.9%的形成学术论文,论文发表率仅6.3%,获奖率更低。大学生参加科研的初衷,大部分是为了增加综测学分或为自己保研增加筹码,但各项数据表示他们参加科研活动的质量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够,具有明确科研目的的大学生只在少数,大多数还是跟风或被动参与。
针对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学校加大对科研、学术活动的普及宣传。不仅是大学,中学也应逐步设立科研小课题或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了解科研。这样在步入大学之后,有了中学阶段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大学生对科研的接受度与参与度自然会有所提高。
(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自主性
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都是老师安排的子课题,脱离老师之后学生的自主性就大打折扣。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专业、指导科研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科研觉悟,使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从教师的“助攻”转变为自己的“主力”,这才能解决科研参与度最核心的问题。
在表示没有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受访大学生中,有意愿参与科研的达到83.8%,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并不低,但缺乏足够的科研热情。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之后,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投身科研活动。
(三)学校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在调查数据中,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对科研提高经费支持的比例最高,达到46.9%;其次是希望推荐优秀指导老师,占28.6%;排在第三位的是设置有关科研指导课程,占18.4%的。由此可见,学校牵头搭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对优秀的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甚至奖励,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度有激励作用。同时,学校还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加大与地方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的合作力度,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实习、实践,深入现场考察小企业创业经历,调研大公司经营状况。
(四)进一步发挥学校学术性社团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高校最为活跃的学生组织,也是最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组织。尤其是学术性社团,由于其覆盖面广,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参与,烘托了科技氛围,增加了“科技含量”。若依托学术性社团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具有号召力,还能使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加深对科技创新意义的理解。
(五)塑造研究型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因此,学校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联系起来,与课程建设联系起来,将教师与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科学研究成为师生的自觉性、习惯性行为,进一步促进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最终实现环境育人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陶新艳)
G644
A
1671-5454(2017)03-0117-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3.033
2017-03-15
向文筠(1997-),女,湖南长沙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5级学生。王雨林(1975-),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参加本项目调研的还有夏晓梅、方柯钰、银西阳,均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