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7-03-0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2期
关键词:pH值正确率良性

何 铭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镇江 212300)

孤立性肺结节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胸外科常见病,这种疾病有良恶性之分,由于其形态学的多变性以及影像学特征的不稳定性和复杂,因此大大增加了影像学诊断工作的难度[1]。本院选取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开展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接受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24例,将存在既往精神疾病患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对造影剂过敏无法开展影像学检查的患者进行有效排除;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19~74岁,平均(48.18±8.78)岁;结节直径:1.3~2.9 cm,平均直径:(2.02±0.21)cm;结节位于右肺和左肺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3例和61例;病理类型:良性结节、炎性结节以及恶性结节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8例、11例和65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124例患者均接受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 CT扫描,检查时要求患者采取双臂上举的仰卧体位,扫描时患者屏气,扫描的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部分,对病变位置进行确定;以4.0 ml/s静脉注入剂量为80 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6 s后开始动态扫描患者的病变部位,扫描间隔2~4 s[2]。

1.3 观察指标

将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以及炎性结节患者例数,并对PH值(酸碱度)、SPH/PPH(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的比值)进行统计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证实,本次研究中的124例患者均确诊为孤立性肺结节,其中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患者人数分别为55例和69例;经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共检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患者人数分别为53例(诊断正确率为96.36%)和66例(诊断正确率为95.65%),诊断总正确率为95.97%。

2.2 不同类型结节

患者PH值、SPH/PPH诊断结果良性结节患者的PH值平均为(9.05±3.43)Hu,SPH/PPH平均为(3.72±1.37)%;恶性结节患者的PH值平均为(36.58±10.35)Hu,SPH/PPH平均为(20.01±1.99)%;炎性结节患者的PH值平均为(39.61±12.36)Hu,SPH/PPH平均为(21.88±2.06)%;由此能够看出,其均存在炎性结节>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规律,因此不同类型结节的PH值、SPH/PP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孤立性肺结节以胸痛、咳痰、咳嗽、痰中带血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按照病理学特征可以将该病分为良性和恶性结节,瘤样结节和炎性结节属于良性结节,淋巴瘤、肺癌、类癌及孤立的肺转移瘤等属于恶性结节,该病恶变率相对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2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经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36%和95.65%,诊断总正确率为95.97%;就PH值、SPH/PPH指标而言,存在炎性结节>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规律,不同类型结节的PH值、SPH/PPH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实验数据表明螺旋CT增强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可在临床施用中推广。

[1]杨玉海,邵广瑞,宋 磊,等.ROC分析在多层螺旋CT综合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5(04):90-91.

[2]吴业君,孙玲玲,邹 杰,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正增强积分及达峰时间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20(23):3659-3660.

[3]卢洪波,陈敬洪,温书泉,等.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6(13):19-20.

猜你喜欢

pH值正确率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生意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