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海龟资源保护对中国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2017-03-09李树德
王 頔,李树德,王 莹
(1.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湖北 武汉,430072;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一、引言
巴厘岛的物种丰富多样,其中猴子和海龟这两个物种在巴厘岛的数量比较多。笔者曾经在巴厘岛以志愿者身份从事海龟保护工作,故以巴厘岛海龟保护为例来谈谈有关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机制。海龟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根据现有的化石资源来看,现代海龟与2.2亿年前的海龟并无太大的差异,这为人们研究遗传进化、物种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另外,任何一个达到一定数量的种群,由于各种原因灭绝之后,会对其所处环境的其他生物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之前也存在很多因为某个物种灭绝而导致其他物种灭绝甚至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崩溃的先例。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为了获得海獭的皮而肆意捕杀,海獭的主要食物是海星,此举导致海星的泛滥以及海藻被破坏,从而导致加州原有海洋生态系统彻底失去了平衡。[1]因此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由于人类千百年来不加保护的肆意捕杀、随意污染海洋环境、占据海龟等物种的巢穴、栖息地等行为干扰,很多海龟都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海龟已经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国际自然及自然保护联盟(IUCN)确定为濒危物种,因此保护海龟的工作刻不容缓。
二、印度海龟资源保护现状
印度尼西亚曾经是是海龟的理想栖息地,但是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及海洋污染,印度尼西亚海龟的数量锐减,印尼政府为此专门在巴厘岛建立了依靠志愿者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海龟救助中心。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志愿者到海龟保护中心,但是仅仅依靠志愿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合理的管理,这些处于建设中的海龟中心设备并不成熟,一些基础建筑设施甚至需要依靠志愿者来完善。
海龟总共有2科5属7种。其中成熟的绿海龟为植食性,它们主要以海草为食,年幼的绿海龟却是肉食性的,而除绿海龟外的四个属(棱皮龟、丽海龟、蠵龟、玳瑁)的海龟则主要为肉食性的。[2]以笔者在巴厘岛海龟保护的志愿者经历为例,志愿者工作中心会给几个月大的绿海龟提供切成块状的鱼肉,但是由于有的鱼肉和鱼皮连在一起,有的绿海龟在吞食鱼肉的过程中会出现噎食的情况,这是因为部分海龟的鱼食被非专业、也缺少专业指导的志愿者切得太大,以致于海龟单靠自己的撕咬不足以将其扯碎。一旦绿海龟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影响到绿海龟的进食积极性。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要依靠专业的海龟保护工作人员将绿海龟嘴里的鱼皮扯出,而海龟的咬合力惊人,从海龟嘴里将食物扯出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海龟一生中除了出生、产卵等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浩瀚的海洋中度过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对海龟的习性知之甚少,无法针对海龟的习性形成有效保护。国外有部分科学家曾在海龟龟背上安装GPS,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有效的了解海龟的迁徙、洄游路线和数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这些卫星数据来引导渔民避开海龟群捕鱼,从而避免海龟遭到误捕。就海龟的保护来说,除了避开人类捕鱼网的捕杀之外,还因注意人类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其中这些海洋污染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对海洋的影响,由于人类向海洋中丢弃的难降解垃圾,其代表为玻璃瓶以及垃圾袋一类的白色垃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间接的影响。自人类出现在这个星球之后,就一直在改造着这个星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的居住,但是在改造星球的同时,也对这个星球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从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思·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之后,人类对塑料袋的使用爱不释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袋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这两种物质在自然条件下都是极难被降解的,想要彻底消除白色污染就只能通过高温焚烧或者深埋入地下,但这两种方法都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遗弃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海洋中游荡的海龟很有可能会将这些塑料垃圾错误的当作水母等生物而摄食,一旦吞下这些塑料制品,对海龟来说就基本宣告死亡了,体积小的塑料制品在海龟的胃中难以被消化,而体积大的塑料制品甚至能够直接堵塞海龟的食道,威胁海龟的生命。除了塑料制品之外,尼龙渔网是对海龟生存的又一大威胁。一些渔民在海上作业时,渔民有时会因为遇到风暴而不得已将尼龙渔网砍断,这些尼龙渔网在海洋上随着洋流漂动,常常有海龟因为误入这些尼龙渔网而被困在其中无法及时浮出海面换气,最后活活窒息而死。
巴厘岛的海龟资源非常丰富,而由于人类的捕杀,巴厘岛的海龟数量也在急剧减少,为了保护巴厘岛的海龟资源,印尼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海龟产卵地的保护、建立海龟保护基地等。随着巴厘岛当地渔民海龟保护意识的提高,很多渔民在捕捞网误捕到海龟之后一般都会将海龟放回大海或送往海龟保护中心,当地人的食谱中也没有了海龟,所以巴厘的海龟资源在缓慢的恢复之中。中国拥有比巴厘岛更高的的物种丰富度,因此巴厘岛对海龟资源的保护措施的得失能够给现如今中国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中国物种多样性保护现状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幅员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带,同时拥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多种气候类型,如此多样化的气候和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300余种,鸟类1294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大约440种,已定名的昆虫30000种。[3]此外,中国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这些古老的物种大多是躲过了第四纪冰川期所带来的浩劫,曾经有科学家报告说在湖北神农架地区发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白化物种,科学家推测这些古老的物种很有可能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产物,中国古地理环境的优势条件使之成为许多古老物种的避难之处和新型物种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在的中国处于一个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高速发展期,对比西方历史发展轨迹,西方也曾经因为发展工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而导致部分物种的灭亡,我们则不能走他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成为了决策者一个棘手的难题。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纵横的山脉、起伏的地形、交错的河流、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岸以及广袤的海域构成了我国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以乔木为优势种、共优势种或特征种为标志的类型,主要有212类,竹林主要有36类,灌木丛主要有18类,草丛约为13类,草甸主要有77类,沼泽主要有19类,红树林主要有18类,草原主要有55类,荒漠有52类,冻原、高山蛰伏植被和高山泥石流滩植被主要有17类。[4]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系统资源保护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地方无节制的发展经济,破坏了很多自然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被大面积的破坏,这就导致了野生动物的生境碎片化,使得许多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濒临灭绝。当野生动物的环境出现碎片化时,不同种群之间的个体很难再到一起繁殖后代,这就破坏了整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4]在最近十几年,中国的湿地生态系统也由于人口用地的增长以及农田的开垦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湿地是许多候鸟、小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湿地为这些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鸟类在湿地进行繁殖、迁徙等自然活动。最为重要的是,当江河湖泊涨水时,湿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洪水进入湿地后迅速被“吸收”,对城市的破坏可以降到最低水平。而当我们把城市周围的湿地用来建设商品房开发殆尽时,洪水能够很快地蔓延到城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不便。在破坏湿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是将以湿地为家园的野生动物赶尽杀绝。人类频繁的活动大大加速了野生动物的灭绝速度,而且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灭绝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耕作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破坏性的旅游都是造成野生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间接原因。大熊猫就是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大熊猫本应是食肉类动物,在民间甚至有“食铁兽”之称,但大熊猫笨拙的体型决定了它们如今只能以吃竹子为生,然而随着竹林的减少,大熊猫仅仅只能栖息在很小的保护区内。如果让某一个物种灭绝,对人类、自然、其他物种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首先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处于食物链中的物种具有其特定的作用,如果就一种物种灭绝,和可能造成以它为食的物种的灭绝以及被它所食的物种的泛滥,在自然界中,很多物种都存在互利共生关系,要依靠彼此才能存活下去,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造成了与其互利共生物种的灭绝。其次,物种的灭绝会影响人类药物的来源,人类的很多药物都是提取自天然的动植物,如果这些物种灭绝,人类将很难复制这些药品,而且自然界的物种大都存在潜在价值,人类对其潜在价值没有研究清楚时就已经灭绝了,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后,物种的灭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一些实验室需要从某些生物体内提取活性成分。一旦这些物种灭绝,人类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中国物种丰富度很高,有很多物种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因此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任务刻不容缓。为了保护中国高丰富度的物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hina Wildlif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应运而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83年12月在北京成立,直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省、地、市、县级协会773个,会员34.5万多人。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宪林在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写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通过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和提高了对于野生动物的管理水平,其中就包括了加强人员培训以及相关国际交流等,通过积极筹集资金、支持保护工作来保护诸如大熊猫这类的珍惜野生动物,而筹集到的资金极大地支持了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5]除了这些民间的保护之外,中国政府于1989年3月1日正式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这部法典中,有针对野生动物繁殖路径、栖息地的保护,也明令禁止猎杀、买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同时强调了要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稀有物种的繁育进行人工保护与管理。相比于民间的与志愿组织类似的保护,政府的强制法令对于那些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同时也比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拥有更多的资源。
四、中国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有效举措
在无法适应生存的自然环境、种群形态比较单一或者遇到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洪水、火山爆发、地震、陨石等)的情况下,物种的灭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一种物种灭绝后才能为新的、适应环境的物种腾出生存空间,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恐龙的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兴起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以上这些物种的灭绝案例都属于自然原因,而加速物种灭绝的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巨大冲击,而以下几点则是笔者针对目前中国珍稀动物的现状提出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避免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
从中国古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征服自然的过程,曾经的黄河一带曾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但是由于先民们的过度开发,曾经的森林变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到了近现代也是如此,我们曾经提出过“人定胜天”的口号,从此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强有力的开发。这样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以及野生动物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打击。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的发展,为了发展GDP而完全忽视自然环境问题。有的地方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以用作农业增收,这些造成的后果便是加剧了荒漠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威胁着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甚至可能造成某一物种在某一地区的彻底灭绝。在笔者看来,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突出的地位,做到退耕还林、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取之所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自然、野生动物和平共处。
(二)防止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巨大,随着中国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工业工厂拔地而起,这些工厂有的不具备良好的废液废气处理系统,这类工厂将大量的废气废液直接排放到大气、湖泊中,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入云层,使得雨水变成酸雨,酸雨落下之后所造成的土地酸化可以使大片的森林遭殃。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强制对这类工厂进行技术革新,使之拥有完善的废气、污水处理系统。
(三)严控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造成本地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前的大陆由于相隔甚远,人类的交通也不发达,因此很少出现物种入侵的现象。但从大航海时代一直到今天的地球村,人类的迁徙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当一些物种到达新环境时,有的会因为不适应当地环境而灭绝,而有的则会对新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甚至出现适应性突变的新个体。一位英国人最初只带了24只家兔去澳大利亚,可谁知,一个世纪之后,这些家兔的后代在澳大利亚达到了数亿只,它们和牛羊等家畜抢食牧草,导致澳大利亚的很多草场被破坏,最后人们引进病毒才遏制了这些兔子。在中国,也存在着物种入侵的现象,进入中国的巴西龟生命力比大多数本地龟的生命力都顽强,因此很多本地龟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是目前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对外来的每一个新物种持谨慎态度,对于信奉宗教的人士要为他们专门建立放生池,并要求宗教人士将所有要放生的动物投入放生池中,以防其进入自然环境造成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的压缩。
(四)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环保意识教育对整个自然环境资源来说至关重要。其中,要让下一代明白,人与自然最好的状态就是和谐共处,而不是无尽的攫取自然资源。其次,要从小开始培养下一代在环保方面的志愿者精神,让下一代能够意识到作为地球一份子所应尽的保护地球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与物种资源的任务依然很重,虽然年年都在加大保护力度,但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为物种资源的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1]Heal G.Biodiversity as a commodity.Encyclopedia of Biodiversity.Academic Press.2001 Vol.1:359~376.
[2]谭燕翔,黄祝坚.海龟的摄食生态学[J].海洋科学.1988,(11):6.
[3]马建章,邹红菲,郑国光等.中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05):4.
[4]郭忠玲,赵秀海.保护生物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6.
[5]孟宪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回顾与展望[J].野生动物,1994,(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