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模式及效果研究
2017-03-09洪杰文彭雨田
洪杰文, 彭雨田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 430072)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模式及效果研究
洪杰文, 彭雨田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 430072)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是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不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历过专业实习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模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未来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教学;专业实习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能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实习则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身份转变、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实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于新闻媒体工作的理解,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为未来的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可能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的缺失,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在就业竞争中感到无所适从。由此,专业实习也日益受到各大高校新闻院系的重视。据统计,全国已有639所本科院校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校本科生逾23万人。[1]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将专业实习与实践列入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各个新闻院系由于施行不同的教学培养计划,在专业实习模式的制定上也存在差异。以往也有一些研究从高校教师、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出发,对于专业实习的形式进行调研,对于现存的实习模式进行分析和反思,但少有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于专业实习的思考。另外,以往研究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模式新的发展趋势亦少有关照。本文通过对部分已经历过专业实习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分析和比较各种不同的实习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效果好坏,进而对于未来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的开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各高校新闻专业实习模式设置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我国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模式和实施方案。不同高校的新闻院系,由于自身实际教学安排和教学情况,以及所掌握实习单位资源不同,专业实习的实际开展情况也存在差异。
1.专业实习时间安排
大部分新闻院系会安排学生在高年级进行专业实习,以期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之后再进入社会,并在实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其中部分学校将专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做法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展实习动员大会,了解学生实习意向,指导和帮助学生联系确定实习单位。大三下学期学生则分赴各个岗位,进行专业实习。部分学校将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如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二者都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也有可能导致专业实习与同时间进行的校园招聘、出国考研升学考试等存在时间冲突,导致学生时间和精力无法完全投入到实习中,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卓越班的做法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一部分考研、找工作的同学可以选择在大四下学期再完成专业实习。另外,也有部分学校将实习时间安排得更早。如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培养方案,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尽早接触实践工作,并在后期的学习中针对实习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也存在所学理论知识无法支撑实际工作的可能性。
2.专业实习单位去向
在本研究所调查到的高校当中,关于实习单位的安排一般采取的是学院安排和学生自己联系相结合的方式。不少高校在多年的专业实习组织中,与各大实习单位达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固定地向这些单位输送实习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获得实习机会。
此外,尽管各大高校以学院安排实习单位为主,对于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院系一般采取支持的态度,不会强制学生必须去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实习,给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但一般要求与所学专业相关。
在具体实习单位去向上,由于新闻传播院系一般设置有新闻、广电、广告、传播学等专业,各个专业学生最终进入的专业实习单位也会因自身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新闻专业学生一般会进入报纸等新闻采写一线岗位中进行实习;广电专业学生则多会进入电视台,全方位地了解电视新闻拍摄制作过程;广告专业学生一般倾向于选择各类广告与公关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更多学生会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实习,实习岗位遍及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网络编辑、内容运营、市场宣传等。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3级广告专业的Y同学表示,专业实习期间,本专业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互联网公司实习,人数明显多于去往广告和公关公司进行实习的同学。
除此之外,在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政策鼓励下,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作为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也有学生将创业作为专业实习来进行。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的L同学在大三上学期加入一个创业项目后,大三下学期选择继续在该创业公司实习,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其所在学院的认可。
还有些学校会与境外新闻机构进行合作,选派学生在这些机构进行实习,这也成为专业实习单位去向中的一个亮点。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提到,为进一步培养熟悉境外传媒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新闻与传播学院还与境外媒介机构进行探索性的合作,如选派学生到《南华早报》、路透社北京分社和韩国放送公社(KBS)等媒介机构实习。[2]
另有部分学校没有明确的实习单位,而是由学院组织学生统一进行实践。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会组织学生去往外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视频拍摄实操,以此作为专业实习项目。这样便于学校进行统一管理,也能够更好地通过导师指导学生规范化地完成实习任务,起到一定提升专业能力的作用,但此类做法离实际工作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专业实习的意义。
3.专业实习的实习要求
大部分院系对于专业实习的时间要求是不少于连续的2~4个月,这个周期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参与到实习工作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真正理解专业实习的意义。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延长实习时间,或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实习满后进入其他单位实习,体验不同的实习工作和环境。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的H同学在结束在一家广告公司4个月的实习后,自己联系并通过面试进入一家新闻媒体继续实习。通过对这两份实习工作的比较,H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和明确,认为在新闻媒体工作更加适合自己。
另外专业实习一般与学分挂钩,各个新闻传播院系对于学生的学分要求一般在2~8个学分,占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应修学分的5%左右。但也有个别学校专业实习所占学分比例较高,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给专业实习分配了24个学分,在学生获得学位必修的188个课内学分中占比达到12.7%。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对于专业实习的重视。
实习结束后,高校一般会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成果以及实习鉴定,并以此作为评判实习成绩的依据。此外,还有一些院系会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定期提交实习周记或实习中期自评表等,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并在对于自己工作的不断反思中提高自身能力,真正在实习工作中有所收获。
二、专业实习效果访谈
根据对于多位经历过专业实习的同学进行的访谈,专业实习这一实践过程对于他们提高自身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1.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这一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来说,学生的采、写、编、评等能力都需要在不断的实习实践过程中获得提高,学生对于实际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也需要有全面深入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新闻传播相关工作一般要求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际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就业单位在招聘时也一般倾向于选择实习经验丰富、对于工作适应性更强的学生。专业实习则是学生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通过系统的专业实习过程,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对于理论知识能够有更好的掌握,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反馈到自己的学习中,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和补充。
2.接触到行业最新发展动向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融合的不断延伸,整个新闻传播行业都处于迅速变革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向与趋势,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以适应这样的趋势。虽然新闻传播专业课堂中也会对于行业发展前沿进行追踪,一些新闻院系还会专门聘请新闻业从业人员进入课堂为学生介绍业界动态,最大程度地让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但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切身体验显然更为直接,也更为生动鲜活,会对学生产生更多的启发。了解实习单位的发展理念、所使用的最新技术、所运用的最新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对于专业相关领域形成较为系统、全面和真切的认识,理解媒介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在时代的浪潮中有所作为。
3.明确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指的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对于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于自己未来的去向没有明确的规划,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大学四年这段求知和提升自己能力的黄金时光,并最终导致在临近毕业,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产生迷茫、焦虑情绪,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缺乏职业规划也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一广为人诟病的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大部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结束之后,由于对于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了经历和了解,便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自己的就业兴趣之所在,对于未来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应该选择怎样的就业方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更好地适应社会
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为人处世规则都远比校园内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学生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交往法则。而专业实习则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专业实习中,学生离开自己所熟悉的校园环境,在工作中,要和同事、上司进行沟通,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前往新闻采写一线的学生还会和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这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也有利于学生获取人脉,积累社会资源。除此之外,部分离开学校和家庭所在城市进行专业实习的同学还要尝试自己租房,真正体验独立生活。而这都是将来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后所必须经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提早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尽早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明确的身份认同。
三、反思及建议
虽然新闻传播院系组织学生进行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的好处十分明显,也起到了上述的积极效果,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对于已经进行过专业实习的学生进行访谈中发现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实习工作中学生专业知识得不到全方位的运用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单位一般由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和确定,但学校掌握的实习资源一般有限,无法照顾和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如安徽大学新闻专业的Y同学在专业实习中被分配到一家网络媒体的家居频道,实习工作主要是网站编辑,该同学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接触不到专业相关的新闻采写实操过程,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多与同事、领导沟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尽可能地接触到不同的工作内容,使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另外,新闻传播专业院系应加强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快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展实习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岗位选择。
2.实习工作要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平衡
有一些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去实习的学生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或是只能被动地去做一些基础和枯燥的工作,无法接触到实习工作的核心部分,专业实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实习工作热情因此也大打折扣。
对此,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实习工作中面临压力虽然是一种挑战,但更是良好的机遇。遇到挫折时不应该轻易放弃,而是应该主动、谦虚地向工作中的前辈请教,在工作之余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迎难而上,尽早使自己的能力胜任工作需求。
另外,学生也可以在专业实习之前利用其他时间自己主动进行实习。不少接受访谈的大学生在专业实习之前已经有过一些实习经历,这让他们在选择专业实习去向的时候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能更快适应实习工作的状态。
对于新闻传播专业院系来说,则应该深化课程和培养方案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更为贴近,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在专业实习之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组织学生统一进行专业实习之余,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4个社群教育学分。学生在学院设立的6个工作坊(摄影、新闻采访、纪录片、微电影、品牌创意、数据挖掘)中选择其中一个,工作满一年,工作成绩获指导老师认可,可以获2个社群教育学分学分。[3]虽然这一方案尚在试行过程中,但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尝试。
3.部分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实习都是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但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实习积极性并不高。比如有的学生并不打算未来在新闻传媒行业从业,因而不愿认真对待实习工作;有的学生有继续深造的计划,错误地认为大学期间进行实践没有必要。这使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也给实习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实习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对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在实习过程中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新闻传播院系也可以在实习前开展动员大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的积极性;在实习中途进行巡视和走访,了解学生实习的最新进展;在实习结束后对于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以激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工作。
四、结语
通过对于不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本研究从实习时间、实习去向、实习要求三个维度归纳和总结了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的不同模式。从对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同学访谈可以看出,专业实习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来说,起到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增进学生对社会及工作了解的多重效果,绝大部分学生在参与过专业实习后都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在访谈中也发现目前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生和培养单位的重视,以利于售后更好地开展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工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
[1]张小辉,肖赣生.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研究——以专业实习为例[J]. 新闻研究刊,2015,(22):147+165.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www.tsjc.tsinghua.edu.cn/publish/jc/255/index.html.
[3]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jc.ccnu.edu.cn/info/1031/6775.htm.
[4]余 红.我国985、211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东南传播,2014,(1):12-16.
[5]魏先努.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习模式研究[J].今传媒,2015,(2):144-145+164.
[6]何志武,吕惠.新闻专业实习的效果调查及模式探讨[J].新闻知识,2007,(2):66-67.
[7]李玉迪.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媒体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6,(8):150-152.
责任编辑:彭雷生
Modes and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ONG Jie-wen, PENG Yu-ti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mode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racticing, and finds some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which i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senior students who major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have already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practice. Finally,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2016-12-15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008)
洪杰文(1971-),男,湖北黄冈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彭雨田(1994-),女,湖北天门人,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G209;G642.44
A
1674-344X(2017)1-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