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份宽容就多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天地

2017-03-09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乡中心学校李淑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同伴角度学会

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乡中心学校 李淑艳

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性格和品质十分重要。做为父母和教师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和气待人;要教育孩子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学会宽容别人这一优良品质,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宽容是生命中的基础,拥有宽容的孩子,更能和其他孩子友好的相处,更容易在孩子们之间获得友情,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收获快乐和幸福,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呢?我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让孩子认识到宽容的重要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大家必须具备的道德水准,宽容,它包含着理解、尊重,有了理解、尊重,就会有谅解,有同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就少一分误解,多一分融合。宽容,是我们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讲讲宽容的好处,如宽容能使人性情温和,能化解许多无谓的矛盾。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因为他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并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有好地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宽容。在教育孩子中,还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有关宽容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宽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宽容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要检查自己行为”。父母让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该有宽容的品质。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学会宽容,不接受他人意见,总是独断专行,不给他人改过的机会,或者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孩子就不能学会宽容。其次是老师,若老师能够宽容、大度,遇事果断不计较,与邻里同事融洽相处,学生就会学着去做,也能照样子处理好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和善,宽容。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宽容心,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妥善处理,与邻居,孩子之间能够好好的相处,遇事替他人着想。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怎么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呢?在生活中有的家长态度比较凶,比较蛮横,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经常在孩子面前埋怨亲人朋友的不对,与同事和邻居相处的也不融洽。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逐渐也会学之,慢慢的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人。因此作为孩子的表率,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宽容的人。

三、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之所以不能宽容的对待他人,是因为他不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他体验他人不被宽容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与同学朋友在一起,应该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己之心宽人”,遇事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多给人一份宽容和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不小心伤害到了别人,而别人不原谅自己,以后也不和自己玩了,那自己的感受如何呢?通过类似的情况换位思考,使孩子们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感受,站在父母的角度体验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站在老师的位置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理解同学的可爱。要让孩子学会有体谅之心,有宽容之心,有忍耐之心,从而宽容的对待同伴。家长和教师亦是如此。如果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是遇到一些不够宽容的人和事时,做为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表述完,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不愉快的事情时,家长和老师的心里也很不舒服,这样便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之后再与孩子一起分析此事情,家长和教师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有了换位思考的体验,自然就会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了。家长和教师还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让孩子从思想上得到认识,真正的学会理解他人。理解是不需要时间的,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去理解别人,才能更深度的看到别人。为对方着想,是为人处事最朴素最稳妥的方法。

四、在自省中学会宽容

许多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想自己怎么样、怎么样,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其实,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所以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孩子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宽容和理解比自己强的、比自己差的同伴,不笑话比自己差的同伴,更不要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真正做到向“强”的同伴学习,帮助“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在交往中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遇事先不要急着责怪对方,怨恨别人,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多反省自己,就会理解他人。要时刻提醒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生的道路上,缺点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和同学,他人交往中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去计较。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矛盾才不会产生,多谅解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的理解,也就是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学校,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当然,宽容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对朋友的退让,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教育孩子遇事要多想想自己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别人,让孩子在自省中学会宽容。

总之,教会孩子宽容,会让孩子的人品更加高尚,可以让孩子能轻松面对很多事情,使孩子的身体和心里都会更健康,让我们立即行动吧,为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好品质而努力吧!

猜你喜欢

同伴角度学会
神奇的角度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学会分享
寻找失散的同伴
角度不同
人啊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