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的课堂变化及教学应对

2017-03-09郑红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课件多媒体

郑红梅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论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的课堂变化及教学应对

郑红梅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走进高职医学院校课堂已成为常态,对教师的授课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随之改变的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新媒体对高职医学课堂的全面渗透也是利弊兼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新媒体;高职医学院校;课堂变化;教学应对

2015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提出职业院校要聚焦课堂教学与实践。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基层应用型技能人才,课堂教学是决定卫生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在高职医学院校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成为教育界讨论的话题。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此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对高职医学院校师生的后期发展产生诸多“后遗症”[1]。本文拟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医学院校课堂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现介绍如下。

1 教师多媒体依赖症

1.1 教学快餐化,学生“消化不良”

如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几乎全面取代板书成为医学课堂的教学常态,虽然省去了大量书写过程,但不少课堂对素材取舍不当,内容不够精练,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医学庞杂的教学信息量不对等,教师于是采取“快进”的模式。医学各学科内容相对枯燥,教师以语言表述、肢体演示、板书“慢进”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尚且能大体跟上课堂节奏,但如果整堂课不论是理论推导还是章节小结,都是PPT、动画及文字的切换,常常会导致学生无暇思考,以手机抢拍存档,以“拍记”替代“笔记”逐渐成为课堂风尚。而且,不少学生课后不整理,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高职卫生课堂教学切入了快餐化模式,违背了医学教育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带来的后遗症是“欲速则不达”与“消化不良”。在教学活动中,看起来打破了“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却将进行“填鸭式”教育的主体由人转变为新媒体设备来进行,其教育实质并未改变[2]。

1.2 滋长教师惰性,影响教学质量

当前,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等信息及时融入教学中去才能与时俱进。比如,砒霜治疗一些肿瘤疾病,特别是急性脊髓白血病的实践近期得到证实等。自从多媒体教学在高职医学院校课堂推广以来,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产生惰性,制作一次幻灯片课件以期一劳永逸,年复一年地使用,还有的教师干脆实行“拿来主义”,不加分析地将课本搬上银幕,整屏文字无留白,“点一点、放一放与讲一讲”已成套路,使多媒体教学演变成现代版的照本宣科,几次课下来学生的新鲜感荡然无存,感到乏味,整堂课看起来是教师自己设计、自己导演的一出“独角戏”。此外,由于很多年轻教师热衷于追求绚丽的PPT课件,设置过多的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加入过多的辅助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图片和声音所吸引,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2 学生手机依赖症

2.1 课堂专注度降低

在高职医学院校,很大一部分课程是多媒体大课堂教学,大课堂具有空间大、人数多、学生座次不固定、师生双边以点对面的互动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因班级规模过大而产生“责任分散效应”,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弱、学习参与度降低。再加上由于播放显示需要,PPT课件通常会在半拉窗帘或开后排灯的情况下播放,教室相对昏暗的光线又产生“隐蔽效应”。如果教师授课方式呆板,不善于借鉴参与性强的新式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案例讨论等,就无法激起学生兴趣。有专家认为:“教师上课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手机的流量”,以手机流量来判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固然有失偏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

2.2 经常提笔忘字

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在“90后”的高职学生中较为常见。教师通过电子课件呈现教学内容,课件中的文字瞬间呈现出来,学生来不及做完整笔记,于是干脆放弃动笔书写。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只能大概记住某些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拿笔写字老觉得不像字,越看越奇怪,对病案书写的一些常用字,如芩与苓、膈与隔、臂与臀、髁与踝、灸与炙等的写法及用法不甚明了而导致混用。究其原因,这与信息化时代学生对手机、电脑的过度依赖有直接关系。

3 建议

3.1 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

以中药学中各论部分具体药物的授课为例,PPT展现图片,板书推导演绎,两者实现优势互补。中药涉及种类繁多的植物、动物、矿物和菌类药材,只进行文字描述,学生会感觉抽象空洞,多媒体课件中配以形象逼真的原生物图谱与饮片图谱,增强学生对中药的感性认识,然后及时跟进,以板书的形式,借助线条与符号对重点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进行推导。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扬长避短,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高。

3.2 将微课引入医学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医学专业具有学科多、任务重、内容广泛、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学习难度大,持续被动灌输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微课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是以单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为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微课不需要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课外各种碎片化时间里进行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将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等医学急救知识制作成微课程[3]。通过微视频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还能让教师从重复的演示教学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个体,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3 教师以身作则,化解汉字书写危机

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多穿插板书,即便是课件制作,也应仔细审查是否有不规范字词出现,避免错误引导。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不规范汉字,应及时向学生做出反馈,引起学生重视,避免错误重现。

3.4 转“堵”为“疏”,提高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

目前这一代高职高专学生成长于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对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其自律能力又普遍缺乏,所以应该通过合理的限制来规范利用,其原则是趋利避害。把诸如屏蔽教室网络信号、强制关机甚至强制上交手机之“堵”的手段转变为对高职学生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上网不仅可用于娱乐消遣,还可以作为学习工具,利用医学类手机应用软件等巩固知识和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自觉、理性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另外,作为一线专业教师,应深入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是不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仍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避免让学生进行“快餐化”学习,把教学内容用手机“一拍了事”,不去好好消化。智能手机应用得当,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应用不当,反而会成为学习中的“绊脚石”,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作为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其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并通过对课堂教学与管理方法的调整,使智能手机时代的课堂更加高效[4]。

[1]田圣会.多媒体教学要谨防“常见病”和“后遗症”[J].学习月刊,2009 (6):62.

[2]张天翼.新媒体背景下的课堂教育革新[J].商业故事,2015(24):59.

[3]黄剑声.浅谈“微课”在医学急救知识普及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5 (1):148-149.

[4]李晓亮.论智能手机时代的课堂变化及教学应对[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5(1):118.

G40-03

A

1671-1246(2017)12-0006-02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