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背景下的药理学课程改革思考与探索

2017-03-09钱海兵黄勇其李亚峰田维毅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课程目标药理学

钱海兵,黄勇其,李亚峰,陈 帅,黄 聪,杨 虹,田维毅,杨 柱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背景下的药理学课程改革思考与探索

钱海兵,黄勇其,李亚峰,陈 帅,黄 聪,杨 虹,田维毅,杨 柱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于评价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将职业能力提升融入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为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我校在药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运用多种形式,探索教学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药理学;课程建设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性考试,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获取执业资格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检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自实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准入标准不断提高,在现阶段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数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保证较高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就显得尤为重要[1]。因此,很多医学院校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尝试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药理学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医学教育中处于桥梁地位,是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其知识点多且繁杂,还涉及生理、病理、生物化学、解剖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部分临床学科知识,常被学生称为“杀手”课程。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药理学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半学期,而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已是3年后,故药理学方面失分成为必然。因此,如何在学生阶段打好基础,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做好知识储备成为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结合教学实际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也就成为重要的切入点。我校药理学教师大部分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药师资格,对药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以及工作后的重要性有着深入了解,且具有多年药理学教学经验。笔者及教研室其他教师,以药理学课程为载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1 明确课程目标是探索课程改革的必要前提

课程目标对日常教学和管理具有导向性,其制定不但要考虑学科特点,而且受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影响,体现较强的方向性、规定性以及课程性质和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要有明确规定,对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有重要影响,才能真正做到课程目标指导课程实施与评价。因此,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每门课程都必须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我们在制定药理学课程目标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医学生培养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建设需求,结合药理学在医学生培养体系中桥梁学科的性质,提出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知识要求,应掌握的常用药物基本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求,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利用课程目标的指引作用,对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教学进度进行监督,做到教学目标不偏离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逐步实现。另外,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经常邀请授课班级学生参与教研活动,了解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下一阶段课程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

2 调整教学大纲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划定了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和教学节奏。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背景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在满足本科教育教学基本素质要求的前提下,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考点进行标记,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常出现的内容或易失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将临床上常用但教材中尚未列入的内容作为知识链接,以求课堂教学不脱离临床实践。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历年考试题进行分析,将原教学大纲重点和难点进行调整,切实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结合临床实践突出药物应用,特别是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药物,尽量详细介绍,实现知识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双重培养。同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意见,紧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反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3 改革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

大学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习方法也由简单记忆转变为理解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面对人才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传统教学方法更难以满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有所改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根据药理学学科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以解决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对知识长期掌握的目的,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以病例为导向引入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往往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为今后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2]。如在讲到抗心绞痛药物时,我们从介绍心绞痛病例入手,联系病理生理过程,导入药物分类和药物作用机制,再进行药物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药物的应用、作用机制及适应证,做到对知识的长期记忆和理解应用。

4 考试是评价课程改革与职业能力培养成效的直接方式

大学期间对学生的考核往往是多种形式的,根据课程特点可以是论文形式、试卷形式,或是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考核方式等,试卷是最常用的终结性考核方式。试卷一般采用客观题结合主观题的方式。现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采取客观题形式,且题量远远大于期末考试,因此,学生常因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大题量、高强度的客观题训练,而感到不适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因此,要想提高考试通过率,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考试题型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考试命题与题库建设也可以提升任课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教学双方都有利[3]。我们建立了药理学试题库,将主观题客观化,由题库随机组合试卷,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时间、题量、题型进行期末考试,实现课程考核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虽然首次考核结果不太理想,但客观化考试在引起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方面和适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面起到了作用。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各门课程在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药理学课程作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具有重要地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往往被认为是检验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性指标,是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从多方面切入,将素质教育要求和职业要求有机结合,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与远期教学质量的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1]漆艳春.赣南医学院七届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分析[J].科技信息,2011(11):180.

[2]张慧,李生莹,刘瑞丽,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07-108.

[3]钱海兵,李媛,曾万玲,等.浅析以教学设计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9-12.

G423.07

A

1671-1246(2017)19-0138-02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改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贵州省教改项目(黔教高发[2015]337号);贵阳中医学院教改课题(贵中医教改合字[2015]48号);贵中医教改课题(贵中医教改合字[2016]27号)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课程目标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艺术药理学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