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17-03-09朱小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周 霜 ,朱小平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周 霜1,朱小平2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况、存在的问题和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探索等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状况进行综述,以期促使更多学者对此问题展开探讨,从而推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医学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我国于1998年开始试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它不仅有利于国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还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课程体系构建是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对于保障和提升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当重要。本文对现阶段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所帮助。

1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指在教育理念指引下调控整合课程各要素,使其在动态中保障课程目标实现的系统,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部分组成。

1.1 课程目标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能较好完成临床医疗工作又能顺利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专业医生,课程目标应依此制定。但由于国内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经验有限,目前许多院校不清楚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将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课程目标混为一谈,过于重视学生学习与科研能力,忽视了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1]。

1.2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框架,是课程各要素的排列和配合,明确安排了由哪些学科门类构成课程体系以及各科内容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等。目前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主要分为4种: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学分学时上,公共必修课所占比重极高,其中又以外语课占学时最多[2],选修课开设数量有限,课程类别、内容有待丰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占比较低。另外,整个课程结构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较少,对学术讲座、学术活动等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3],课程比例严重失调。

1.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既定的原理、客观实际、观念、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目前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存在以下5方面问题。

1.3.1 与本科课程重复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应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不能是本科内容的简单延伸,而应与其前后衔接,逐步深入,实现更高层次、更系统、更专业的学习。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在某些方面有重复,未体现出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使研究生所学知识还停留在本科阶段,缺乏系统性、专业性。

1.3.2 未与学术型课程区分 专业学位教育和学术学位教育各有其独特的目标,课程内容也应各有侧重。然而目前专业学位教育并没有完全脱离学术学位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设置的课程相似,过分强调理论和科研,忽视了临床实践能力与思维培养,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3.3 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临床实践能力,而目前国内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临床”现象,学生把大量精力集中在理论和科研上,不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4],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1.3.4 缺乏多学科衔接 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沟通能力、医学哲学思维、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5]。但目前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有限,跨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等较少,法学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普遍滞后,导致大部分研究生知识领域较窄。

1.3.5 滞后于学科前沿 研究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的动向,课程体系也要体现学科发展状况[6]。但当前的研究生课程实效性不高,内容滞后,未能体现医学发展动态,不能满足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1.4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编排整合好的课程规划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完成的过程。其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缺乏多样性;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交流互动少,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2)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课程配备了同样的教师资源,缺乏专职教师队伍。(3)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没有区别,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偏离培养目标。

1.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课程的各要素进行检查,以判断课程的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缺乏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较单一,评价偏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无法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课程体系。

2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随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开展,各高校开始重视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2.1 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构建合理知识结构

青岛大学[7]构建了一种科学、规范、高效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入院理论培训、集中讲座、聘请医务管理专家及律师为研究生进行理论授课、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等形式,加强对研究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医疗法规、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自觉规范医疗行为。

2.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双轨合一”

首都医科大学[8]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双轨合一”,保留重合课程及对临床思维、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容,增加医疗法规、医患沟通以及临床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强化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既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又满足优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四川医科大学[9]同样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双轨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新的整合型课程体系。

2.3 构建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浙江中医药大学[1]构建了以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专业素养、判断性思维能力、临床科学研究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规划发展能力、教学能力及照护病人能力8项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秦永杰[10]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通过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构建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2.4 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天津医科大学[11]构建了重视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加了大量选修课与交叉学科课程,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科研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病例讨论和临床学术活动。重庆医科大学[12]同样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将课程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并通过相应方式整合为一个系统,明确区分了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讲座学分构成,构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方面、三平台”的课程体系。

2.5 构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体系

王洪恩等[13]针对不同层次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有差异性的培养方式,将学生分为应届生和往届生,对前者增加临床技能训练课,主要通过教师带教、讲解及临床操作等强化操作基本功;对往届生强化外语水平培训,以增强其听、说、读、写及外文文献翻译能力。首都医科大学[14]针对应届生开设临床桥梁课程,在其进入临床轮转之前,统一培训综合素质和临床通用技能,使其在思想、能力与角色上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过渡。

2.6 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滨州医学院[15]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采用团队授课、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如临床专家专题讲座或报告、硕士论坛、临床病例研讨会等。天津医科大学[11]尝试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训练,开设以临床相关问题为基础的PBL研讨课程。浙江中医药大学[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目前较成熟且流行的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网络教学法在首都医科大学同样被使用[8]。

2.7 建立多元化课程体系评价系统

孟小平等[6]提出,要逐渐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学位授予质量评价体系,严格评估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教学实效等。浙江中医药大学[7]探索建立了以学校为主体、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课程体系评价系统,实现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灵活丰富的评价方法,利用评价结果促进现有课程体系的改进。

3 结语

研究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培养出真正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是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个艰巨、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还需要所有领导、教师、学生的努力,更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只有健全相应规章制度,完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提升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才能真正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特色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造福于人类崇高而伟大的医学事业。

[1]杨伟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的分析及设想[J].西北医学教育,2014(3):477-478.

[2]马婷,欧阳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调查报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5):154-155.

[3]姜昱竹,吕长俊,栾希英,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索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38-1139.

[4]赵嘉芸.影响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41-142.

[5]陈健,王晓冬.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体系构建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7):5-7.

[6]孟小平,王磊.地方院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1):895-897.

[7]侯英,陈静静,潘琳,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353-356.

[8]雷丽萍,王晓民,吕兆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7-31.

[9]朱小平,尹思源,杜一华,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重庆医学,2015(18):2586-2587.

[10]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11]陈洁莉.建立健全医学专业学位的质量保障体系[C].全国第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10.

[12]吴婧,李情,陈地龙,等.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7):678-681.

[13]王洪恩,高立,潘兴丽,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10-911.

[14]王樵砚,李学谨,邹彤,等.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设立“临床桥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110-111.

[15]吕长俊,魏风云,宫健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3(10):51-52.

G643

A

1671-1246(2017)19-0001-0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系统化常态’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C-2015Y0410-061)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